美国发现数个“10倍辐射”的黄蜂巢,变异生物要来了吗?

发布时间:2025-08-13 08:36  浏览量:2

图源:网络)

撰文 | 苏澄宇

2025年7月3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萨凡纳河核设施的工作人员在例行检查时,探测器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萨凡纳河核设施 图源:ap

他们发现了一个黄蜂巢。

这本来没什么特别——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巢的辐射值达到了每分钟10万次衰变,整整超出联邦安全标准10倍的话。

更让人不安的是,到7月底,他们又陆续发现了3个放射性黄蜂巢。

图源:网络

黄蜂巢怎么带辐射了?

答案其实没那么科幻。

黄蜂筑巢需要木质纤维。它们会从周围环境中刮取木材碎屑,混合唾液,制成类似纸张的材料。在萨凡纳河这个曾经生产核武器的地方,土壤和植物早已被铯-137等放射性物质污染。

2006 年 1 月 28 日,国际空间站拍摄的南卡罗来纳州萨凡纳河核设施的卫星影像 图源:NASA

这些废料是裂变产物、超铀元素和化学试剂的复杂混合物,被储存在大型地下碳钢储罐中,F区储罐区的储罐便是其中一部分 。通过蒸发浓缩,目前废料体积已减少至约3400万加仑,存放在43个仍在使用的储罐中 。

2011 年,能源部的工作人员在南卡罗来纳州艾肯的萨凡纳河工址拆除重水测试反应堆相关部件时的情景。图源:U.S. Department of Energy

铯-137有个特点:它在化学性质上与钾元素极其相似。

当环境中钾元素不足时,植物和动物的细胞会"误认"铯-137为钾,将其吸收进体内。黄蜂采集了这些被污染的木材,自然就造出了放射性的巢穴。

这让人想起海洋中的水母。水母看似脆弱,却能在各种极端环境中生存。有些水母甚至能在核电站的冷却水排放口附近大量繁殖——温暖的水流为它们提供了理想的生存条件。2013年,瑞典奥斯卡港核电站就曾因水母堵塞冷却系统而被迫关闭。

正在清理水母 图源:网络

这并不是第一次发现有辐射性的黄蜂巢。

1964年,在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当时,安装在放射性废物处置区附近的无人监测站开始出现异常的高读数。昆虫生态学家阿尔文·弗利特伍德·辛(Alvin Fleetwood Shinn)经过调查发现,罪魁祸首是藏在仪器箱内的黄蜂巢。这些蜂巢有时甚至直接糊在真空管上。

肇事者被确认为黑黄泥蜂(Sceliphron caementarium),它们使用了来自废物处置区的放射性泥土来筑巢 。研究发现,这种辐射暴露使得成功羽化为成虫的黄蜂幼虫数量减少了40%。

图源:网络

至关重要的是,辛的调查还发现,另一个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管风琴泥蜂(Trypoxylon politum),则会有选择地避开这些放射性泥土,其巢穴总是“干净”的 。这暗示了某些物种可能已经演化出了探测并规避辐射的能力。

另一次则在2003年,华盛顿州汉福德核设施发现了覆盖6英亩的放射性黄蜂巢,清理时不得不挖走一英尺深的土壤。

对于这些最近发现的黄蜂巢,官方做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使用杀虫剂喷洒蜂巢,随后将其作为放射性废料进行封装处理,并对周围区域进行了勘测。据报告,周边区域未发现任何放射性污染 。

图源:wyff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被移除的蜂巢中,均未发现存活的黄蜂 。美国能源部的官员表示,这些黄蜂巢"不会对工作人员、社区或环境构成健康风险"。

前面说的辐射值虽然超标10倍,但仍低于一次CT扫描的辐射量。而且黄蜂的活动范围通常只有几百米,不会飞出核设施的边界。

不管怎么样,这些核废料必然需要处理掉,但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预计将至少持续到2065年 。这4个放射性蜂巢提醒我们,即使经过了数十年的清理和封存,冷战的遗产依然深刻地书写在土地之上。

当然,不会出现黄蜂侠的。

参考资料:

[1] CNN. "Radioactive wasp nest found at site where US once made nuclear bombs." July 30, 2025.

[2] ABC News. "Radioactive wasp nests have been found near former nuclear weapons production site." July 2025.

[3] Scientific Reports (Nature).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of arthropods from different trophic levels." 2016.

[4] BBC News. "Jellyfish force nuclear plant shutdown in Sweden." October 2013.

[5] Washington Post. "Radioactive wasp nests found near nuclear storage site in South Carolina." August 2, 2025.

[6] Seattle Times. "Radioactive rabbit trapped at Hanford." 2010.

[7] The Wildlife Society. "Q&A: The effects of nuclear disasters on wildlife." 2022.

[8] Marine Biology Research. "Deep-sea organisms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2019.

[9] Science Advances. "Genetic signatures in Chernobyl dogs reveal rapid evolution." 2023.

[10] Department of Energy, Savannah River Site. Official Statement. July 2025.

将“把科学带回家”

不错过每条有趣科学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