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最经典的3句箴言,读懂受益一生!

发布时间:2025-08-13 08:27  浏览量: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短短几个字,道尽了中国文人一生的追求。而真正做到的人,屈指可数。——曾国藩

对于曾国藩来说,人生既是公平的,又是不公的。

公平的是,他可以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智慧,从一个农家子弟成为晚清重臣;

不公的是,他生逢乱世,要在内忧外患中艰难前行,承受住平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从七次科举才中秀才的"笨小孩",到平定太平天国的中兴名臣,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天道酬勤"。

曾国藩的成功并非偶然。

他留下的家书、日记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

其实,百年前曾国藩面临的困境,和我们现在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譬如,现在的年轻人,无论多么努力奋斗,却无法摆脱买房难、压力大的困境。

这种焦虑固然让人疲惫,但也充满了突破的可能。

其中,我摘录了最经典的3句箴言,读懂它受益一生!

01

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出身普通农家,父亲曾麟书考了17次才中秀才。

家境贫寒的他,深知读书的不易,因此格外勤奋。

他给自己定下严格的作息:每天五更起床,读书到深夜。

即使后来身居高位,他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凭借着他这股韧劲,曾国藩28岁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

但真正让他与众不同的,是他对"勤"字的深刻理解。

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席卷半个中国,清军节节败退。

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办团练,面对的却是一穷二白的局面。

没有兵源?他就挨家挨户去招募。

没有军饷?他就四处筹款,甚至变卖家产。

没有经验?他就日夜研读兵书,亲自训练士兵。

正是这种"勤"的精神,让湘军从无到有,最终成为平定太平天国的主力。

更难得的是,曾国藩不仅自己勤奋,还将这种精神传给了子女。

他在家书中反复强调:"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

他的儿子曾纪泽后来成为了著名外交家,曾纪鸿成为数学家,都与这种家风密不可分。

勤奋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生的坚持。

就像现在的我们,有时候为了一个目标废寝忘食地努力。但三分钟热度过后,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真正的勤奋,是把努力变成习惯,把坚持变成日常。

《朱子家训》里有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意思是要珍惜每一份收获,因为都是勤劳换来的。

只有真正理解"勤"的价值,并付诸行动,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02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朝廷论功行赏,他被封为一等毅勇侯。

此时的他,可谓是位极人臣,风光无限。

但他却时刻保持着清醒,在家书中告诫子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为了以身作则,他给自己定下规矩:不收礼、不置产、不留财。

即使是女儿出嫁,他也只准备了简单的嫁妆。

有人不理解,堂堂一品大员,为何如此"抠门"?

曾国藩的回答是:"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

他深知,奢侈会腐蚀人心,安逸会消磨斗志。

同治三年,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攻克天京,缴获了大量财物。

部下建议将这些财物分给有功将士,曾国荃有些心动。

曾国藩得知后,立即写信严厉批评:"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

在他的坚持下,所有财物全部上缴国库。

这种自律,让曾氏家族避免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我们不况反思一下,身边有多少人因为一时的成功就飘飘然。

买奢侈品、过度消费,最后债台高筑。

还有一些人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目中无人,结果人际关系一塌糊涂。

《道德经》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意思是最大的灾祸来自于不知满足,最大的过错来自于贪得无厌。

03

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曾国藩的人生,恰好印证了这句话。

少年时期,他并非天资聪颖,考秀才就考了七次。

第六次落榜后,他甚至被主考官当众羞辱:"文理不通,秀才无望!"

这种打击啊,换成是你,估计早就放弃了。

但曾国藩却把失败当作动力,更加发愤读书。

正是这些挫折,锤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中年时期,曾国藩身兼数职,日理万机。

即便这样,他仍不敢有丝毫懈怠。

每天除了处理公务,还要读书、写日记、教导子女。

他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有一次,他因为身体不适想要休息几天。

但想到前线将士还在浴血奋战,他又强撑着继续工作。

这种"闲不住"的精神,让他在中年创造了人生的辉煌。

晚年时期,曾国藩历经了天津教案等重大挫折。

舆论的谩骂、身体的病痛,让他备受煎熬。

但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坦然面对:"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

临终前,他还在为国家的前途忧心,为子孙的教育操劳。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考验。

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假如一帆风顺,反而更容易迷失方向。

中年人如果过于安逸,就会错失事业的黄金期。

老年人如果不能接受变化,晚年就会过得很痛苦。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认清每个阶段的特点,做好相应的准备,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写在最后

有人说:"读懂了曾国藩,就读懂了中国式的成功学。但他的成功,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实实在在的努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的坚持。"

曾国藩用一生证明,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

因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不能只靠聪明才智。

更要懂得勤能补拙、戒奢戒逸、因时而变的道理。

如果只是羡慕别人的成功,抱怨自己的不幸,只会在怨恨中虚度光阴。

没有人生来就是强者,也没有谁的成功是偶然。

接受自己的平凡,然后通过努力变得不平凡。

既然不能选择出身,那就选择奋斗、选择坚持。

而不是一边羡慕,一边躺平,把自己的人生过得毫无意义。

既然选择了奋斗,便只顾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