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与老龄化 | 天一约书·好书推荐 Vol.184

发布时间:2025-08-13 08:59  浏览量:2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引发热议,发钱鼓励生育成为现实,从放开生育到二胎三胎政策的不断推进,无不说明生育率的重要性。

与少子化对应的老龄化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银发经济的同时仍要关注老年人的切实需求。

出生率的降低让部分幼儿园关门,应届毕业生则是在担忧毕业即失业,戏称“让大学生毕业就升学幼儿园,满足生育率需求吧”。

这些现象背后的缘由都关乎人口问题,82年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在于人口持续膨胀会引发资源消耗过大和环境与生态承压,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带来的会是更严重的断崖式老龄化。

当政策不再适宜的时候,如何去调整,如何去改变现状,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史为鉴,以他人为镜,人口问题是每个国家都要应对的挑战。

01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下一步去往何方?

人口未来的颜色——

《人口浪潮:

人口变迁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作者: [英] 保罗·莫兰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6

该书从人口学角度重新解读近现代全球历史,认为“人口是社会的底层逻辑”,核心论点是:人口是历史的慢变量,却具有颠覆性力量。以1800年为起点,全球人口经历过两次重大转型,第一次人口爆炸给欧洲带来发展动力,第二次人口增速减缓导致老龄化。“浪潮”始于欧洲,蔓延至北美、亚洲,最终抵达非洲。潮头带来“人口红利”,退潮则留下老龄化与社会重构挑战。保罗·莫兰认为年轻劳动力的激增让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欧洲霸权因此确立,但后续战争削弱欧洲青壮年人口,同时美国因移民潮和婴儿潮巩固霸权。苏联解体部分原因是低生育率和高死亡率的人口结构恶化,而西方则是通过移民缓解老龄化。日本因“人口红利”经济腾飞,但随后成为全球最老龄社会,中国通过“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但或面临“未富先老”危机。非洲是最后的浪潮,现面临着青年暴增与资源不足的矛盾。面对生育率的下降,也有国家做过尝试——罗马尼亚的“770法令”,强制生育、禁止堕胎、高额生育税以及孤儿院,骇人听闻,更是对文明的践踏,这场现实版社会实验说明强制生育此路不通。

保罗·莫兰预言未来人口结构的“三色图景”:更多的灰色,老龄化社会增多;更多的绿色,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更少的白色,非欧洲人口增多,移民或引发文化冲突。

02

长寿是礼物,还是噩梦?

《百岁人生:

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

作者:[英] 琳达·格拉顿 安德鲁·斯科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6

该书探讨了一个正在发生的、颠覆性的现实:人类寿命正在显著且持续地增长,21世纪初出生的人有50%概率活到100岁以上,这绝非仅仅是“多活几年”那么简单,而是将彻底重塑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财务乃至整个社会的结构。作者认为,传统的“教育-工作-退休”三阶段人生模式在百岁寿命面前必然崩溃,因为它既无法解决漫长的养老财务问题,也无法应对快速变化的技术和社会环境。

本书的核心在于揭示这一“长寿时代”带来的深刻变革,并引导读者思考如何积极应对,将长寿从潜在的“诅咒”,如老后贫困、技能过时、健康不佳、生活乏味,转变为一份“天赐礼物”。“长寿是把双刃剑,若无远见与规划,延长的岁月可能沦为沉重的负担”。

03

穿透国界的人口经济图谱

《人口大逆转:

老龄化、不平等与通胀

作者:[英] 查尔斯·古德哈特马诺杰·普拉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7

过去三十多年全球低通胀、低利率的“黄金时代”,其实很大程度上是靠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源源不断的年轻、便宜的劳动力支撑起来的。就像一股强大的“人口红利”浪潮,压低了全球生产成本和物价。同时,这些国家的高储蓄率也为世界提供了大量便宜资金。但现在,这个局面正在发生根本性逆转。全球,尤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都快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像一记警钟,告诉我们建立在“人口红利潮水”上的旧经济模式正在退去,一个劳动力稀缺、通胀更高、养老更难、资本回报更低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创造的繁荣,究竟建立在怎样的‘人口地基’之上?当地基崩塌,文明该如何重新锚定自身?”

04

人口、创新和文明的竞争

《人口创新力:

大国崛起的机会与陷阱

作者: 梁建章、黄文政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3

该书以冷峻数据颠覆常识:人口并非负担,而是创新的第一燃料。梁建章以企业家与学者的双重视角,揭示了大国崛起的“人口密码”——规模创造市场,年轻激发活力,开放孕育突破。

贯穿全文的是作者独创的“人口创新力模型”,创新力=人口数量*人口能力*(内部交流量+外部交流量),并由此引出规模效应,人越多,对创新力更有促进,指出马尔萨斯思想是针对农业社会,不适用当前工业化社会。同时强调老龄化社会导致年轻人晋升受阻、创业意愿降低,形成“倒金字塔”压制机制,不利于经济发展,故而提出鼓励生育+教育改革+人才开放的三维政策。“人口问题没有单解药,唯有在历史镜鉴与未来模型中寻找动态平衡点”。

一条

”天一约书“书友喜闻乐见的好消息

又一台信用借阅柜落地海曙区

书柜位于文体中心二楼平台处

深夜想充电?凌晨想还书?

统统安排!

这个柜子,它不打烊!

附近的书友快来试试吧~

您可能还想知道

(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