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厂餐具清洗流程是怎么样的?

发布时间:2025-08-13 10:03  浏览量:1

洗碗厂的餐具清洗流程需兼顾清洁度、杀菌效果和效率,结合你提到的核心环节,具体流程及操作要点如下:

1. 除渣:减少后续清洗负担

操作:将回收的脏餐具倒入专用除渣机,通过人工或机械(如自动除渣机)清除明显食物残渣(菜叶、骨头、米饭等)。关键:残渣需集中收集处理(避免堵塞管道),若餐具粘连顽固残渣(如干涸的淀粉类),可先用水简单冲淋软化。

2. 初次喷淋清洗:预除表面油污

操作:除渣后的餐具进入流水线粗洗区,通过高压冷水(或 30-40℃温水)喷淋,冲掉表面浮油和细小残渣。作用:降低后续洗涤剂用量,避免残渣在高温清洗时凝固附着。

3. 洗涤剂浸泡:分解顽固油污

操作:餐具进入浸泡池,槽内为 40-45℃的中性洗涤剂溶液(浓度约 0.5%-1%),浸泡 3-5 分钟(根据油污程度调整)。关键:洗涤剂需定期检测浓度(用试纸或检测仪),避免浓度过高导致残留,或过低影响去污效果;塑料餐具需控制水温(≤60℃)防止变形。

4. 二次喷淋清洗:冲净洗涤剂残留

操作:浸泡后的餐具进入主洗区,用 60-70℃热水 + 高压喷淋冲洗,彻底清除油污和洗涤剂残留。细节:喷淋管水流压力控制在 0.3-0.5MPa(避免冲坏餐具)。

5. 高温水浸泡:杀菌 + 深度清洁

操作:餐具浸入 82-90℃的热水槽中浸泡 2-3 分钟。作用:高温既能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又能溶解残留的油脂和洗涤剂,实现 “物理杀菌 + 清洁” 双重效果。

6. 高温热风烘干:避免二次污染

操作:餐具进入烘干区,通过 80-100℃热风循环烘干(时间 5-10 分钟,根据餐具材质调整)。注意:不锈钢、陶瓷餐具可耐受高温,塑料餐具需降低温度(≤70℃);烘干后餐具表面温度需降至 40℃以下再进入下一环节(避免水汽凝结)。

7. 餐具拼装成套:按规格组合

操作:烘干后的餐具由人工或半自动设备分拣,按客户需求拼装成套餐具(如 1 盘 + 1 碗 + 1 杯 + 1 套筷勺)。要求:拼装区需保持洁净(定期消毒),操作人员佩戴一次性手套,避免手部接触餐具内壁。

8. 自动包装:防尘防潮 + 便于运输

操作:成套餐具通过自动包装机,用食品级 PE 膜或纸质包装密封(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关键:包装前需检查餐具是否洁净、无破损,包装后标注消毒日期和保质期(通常为 7 天)。

流程核心原则

卫生优先:高温环节(≥82℃)是杀菌关键,需全程监控水温(安装温度计或自动报警装置);效率平衡:各环节时间需匹配流水线速度(如浸泡时间过短去污不彻底,过长影响产能);成本控制:洗涤剂和热水需循环利用(如二次喷淋的废水可过滤后用于预洗),降低能耗。

通过以上流程,可确保餐具达到 “无残渣、无油污、无异味、无致病菌” 的标准,同时满足批量生产的效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