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会无故患基孔肯雅热!研究发现:染上病毒的,离不开这3点

发布时间:2025-08-13 09:58  浏览量:1

有人在没出国、没接触过患者的情况下,突然发烧、关节痛,一查竟是基孔肯雅热。

问题来了:这到底是怎么感染上的?难道病毒会自己找上门来?

答案很明确——基孔肯雅热不是无缘无故染上的,背后总有原因。

研究显示,感染者往往绕不开三个关键因素。

第一点:蚊虫叮咬,是传的源头

基孔肯雅热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就是通过蚊子,尤其是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的叮咬。它们活跃在清晨和傍晚,尤其在夏秋季节最为猖狂。

你以为只是“蚊子咬了下”那么简单?一个带毒的蚊子叮你一口,就可能把病毒传进血液里。

而且这类蚊子并不一定出现在热带国家。

广东、海南、广西等南方沿海城市,随着气候变暖、城市积水多,本地传播链条早已悄悄形成。特别是住在低楼层、门窗不紧、家附近有花盆积水或下水道的,更容易成为蚊子的目标。

第二点:入境传播,防不胜防的隐形路径

你可能没出国,但身边的人出过。

随着旅游、留学、商务活动频繁,有些人从印度、东南亚、非洲等地带着病毒回来,一旦被本地蚊子叮上一口,就可能引发局部传播。

更麻烦的是,这些“输入性病例”初期症状和普通感冒、登革热非常像,比如高烧头痛寒颤眼后痛,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是基孔肯雅热,就这样在小区、办公室、地铁里成了“隐形传播者”。

尤其是刚回国时不太注意防蚊,病毒就这么悄悄地扩散开来。

第三点:身体免疫力差,更容易中招

并不是每个人被咬了都会得病。研究发现,免疫系统疲弱、长期熬夜、压力大、营养不良的人,更容易感染病毒。而一旦感染,他们的症状也更重,恢复更慢。

比如有些人出现了持续关节肿痛,甚至几个月都不好,连走路都成问题。这种后遗症在老人、慢性病患者身上更常见。

还有部分人会出现皮疹红眼,甚至短暂的失眠、疲劳、记忆力下降。这不是普通的“病毒性感冒”,而是病毒对免疫系统的全面挑战。

不少轻症患者以为“扛一扛就过去了”,结果却发展成慢性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见,身体状态本身就是一道防线,弱了,病毒就有机可乘。

除了三点,还有这些“细节”不能忽视

很多人以为只要不被蚊子咬就安全了,但其实还有一些被忽视的高危因素。

有人睡觉不关纱窗,门口放了香蕉皮,结果吸引了大量蚊虫。还有些家里常年不开空调,窗户大开,蚊子进进出出,根本无法防得住。

再部分人喜欢在黄昏时在阳台纳凉,穿着短裤短袖,完全没有防护意识。埃及伊蚊最活跃的时间就是傍晚,它不像普通蚊子怕光怕动,飞行速度快、目标明确,一旦锁定你,几乎躲都躲不掉。

如何尽量避免感染?这些细节要记住

不是说“出门就中招”,但日常生活中确实有一些非常管用的小细节,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家里要定期清理积水,不要让水桶、瓶盖、碟子这些小容器积水超过三天。洗澡间的地漏也要保持干燥。

外出时尽量穿长袖长裤,尤其在树荫、草地、水边等蚊虫密集的地方。睡觉时开空调或使用蚊帐,避免夜间被咬。还可以喷一些含有避蚊胺(DEET)的驱蚊液,尤其是去野外或南方出差时。

如果近期有发热、关节疼痛出疹子等症状,尤其在夏天,千万别当作普通流感糊弄过去。及时就医,查明病因,才能避免严重后果。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李红,陈玉兰,柳婷婷,等.2019年我国首次本地传播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分析[J].中国病毒病杂志,2020,10(1):47-52.

[2]杨岚,张文宏.基孔肯雅热临床特征及防控策略研究进展[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1,39(6):357-361.

[3]WorldHealthOrganization.Chikungunya–Globalsituationupdate.Geneva:WHO;2024.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chikungu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