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咸阳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绩单→
发布时间:2025-08-13 10:51 浏览量:1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4.49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农业增加值76.87亿元,同比增长3.0%;牧业增加值22.97亿元,同比增长3.3%;林业增加值2.17亿元,渔业增加值0.5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1.92亿元,同比增长3.5%。全市297.10万亩夏粮总产量89.72万吨。上半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08.68万吨,同比增长4.4%。猪牛羊禽肉产量9.81万吨,同比增长6.6%。二季度末,全市生猪存栏117.46万头,牛存栏10.76万头,家禽存栏1002.19万只。
这份成绩单既彰显了我市对粮食安全底线的坚守,又展现了特色产业的蓬勃生机。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全力以赴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夏粮稳产丰收,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1
粮食生产稳步提升
盛夏时节,咸阳乡村田野满眼翠绿、万物丰茂。一条条大路小道通村达户,一株株挺拔的玉米迎风招展,一片片苹果园郁郁葱葱……一幅农业农村蓬勃发展的画卷次第展现。
蝉声正浓,行走在兴平市的田野上,田间地头升腾起阵阵热浪。站在田垄上,抬眼望去,一片片玉米田纵横交错,秆粗叶绿,长势喜人,暂时还没有灌溉的玉米叶子绿中透黄,不少叶片被高温炙烤得卷起了边。
村民正在灌溉,汩汩水流顺着渠涌入玉米田。
兴平市南市镇陈文村村民陈兆丰手握铁锨熟练地在土埂上铲开一个口子,引导渠里的水顺势涌入地里,汩汩水流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今年兴平市播种玉米面积29.1万亩,结合当前高温天气及玉米苗情、土壤墒情等,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灌溉,截至目前已全部灌溉完成,我们将持续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打牢粮食稳产丰产基础。”兴平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负责人刘撑路说。
在抓好粮食生产方面,我市积极应对旱情,全面落实农业抗旱三级应急响应机制,安排抗旱资金4684.26万元,抓好抗旱保粮工作。全市夏粮播种面积297.10万亩,增幅0.32%,居全省第二;总产量89.72万吨,居全省第二;单产301.97公斤/亩,位居全省第三。针对旱情导致夏粮减产的实际,多措并举落实“以秋补夏”各项措施,以3个整建制推进县、9个“吨粮镇”、60个“吨粮村”创建为依托,以23.64万亩“三主融合”示范田为抓手,以点带面推广秋粮高产集成技术168万亩以上,秋粮面积较上年增加12.55万亩。
2
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从长武县城出发,穿过一排排高楼大厦,便看到公路两边连绵成片的苹果园。约莫半个小时,走进长武县枣园镇,一颗颗套袋苹果挂满枝头,苹果园里虫情测报仪、土壤墒情监测仪、肥水一体化设备等装备一应俱全,通过手机就能查看土壤温湿度、病虫害等情况。
“近期我们时刻关注天气,担心强降雨后苹果园积水,土壤透气性下降,造成苹果树根部缺氧沤根,根系吸收能力降低,高温高湿环境诱发病害流行,我们正在疏通果园排水沟渠,挖排水沟,将果园内落果、断枝、落叶及时清理出园,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保障苹果生产安全。”果农赵广社把参加市县举行的技术培训成果活学活用,成为我市果园规范化管理的生动缩影。
作为全省千亿级果业示范园创建核心区,长武县按照“稳基础、优布局、强品牌”思路,大力推进果业振兴,重点从全程机械、水肥一体化、果品智能分选、冷链物流等方面入手,培优培强绿资、天丰、乾富祥、瑞杰等果业产业基地,推动长武苹果全产业链融合度不断加深。
从推广旱地苹果无支架密植节水高效栽培“3332”模式——每亩33株密植、3年挂果、30年盛果期、2项节水技术,今年已新建标准化果园5100亩,建成集中连片示范园16个,瑞阳、瑞雪、瑞香红等新品种果树面积不断增加。去冬今春苹果价格持续上升,全县苹果早已售罄,群众苹果产业收益逐渐增加。
在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方面,我市实施苹果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三大行动,新建高标准果园3.81万亩,高接换优1.73万亩,推广国育新品种27万亩以上,建成省级高质高效示范园35个,“咸阳马栏红”品牌价值有望突破百亿大关。蔬菜产业提效升级,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生猪、家禽存栏显著增长。产业融合深度推进,新增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1家,龙头企业总数217家,乡村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3
农村发展提质增效
走进彬州市新民镇雷北村,蓝天白云下,树木葱茏,一条条水泥路整洁平坦,一排排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一幅幅描绘农村生活的彩绘墙连绵不绝,处处透着舒适的生活气息,干净整洁的环境令人耳目一新。
彬州市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聚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截至目前,累计改厕5.4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93%,村民用上了干净、卫生的厕所;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厕所粪污、黑臭水体治理,污水治理率提升至48%,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配置收运车辆40台,建设转运站2座,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超94%,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小村庄折射大变化。咸阳市大力实施富民强村行动,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百村提升行动”,投入财政衔接资金5600万元,精准支持80个相对薄弱村培育内生动力。实施村集体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248个,“陕农经”平台共建立组织10286个,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达到6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27元,增长6.5%,农民腰包越来越鼓。
- 上一篇:时隔三年后,又有一家村镇银行破产了
- 下一篇:儋州洋浦:项目建设提速度增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