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书写绿色答卷,用全域整治唤醒“全域美丽”

发布时间:2025-08-13 11:09  浏览量:3

潮新闻客户端 吴兴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雅萍 记者 朱高祥

湖州吴兴区东林镇万亩良田现代化综合农业示范区内,稻田绿意盎然,生机无限。这几天趁着天气晴好,种粮大户尚年军正忙着打药、施肥,装满药水的植保无人机在他的操纵下,不停穿梭在田间。

受访者供图

从高空俯瞰,这里田成方、路成框、水成网、绿绕庄,秀美田园勾勒出景美人和的乡村画卷。很难想象,以前的这片土地,养殖排污不规范,民居老旧杂乱……整体环境与“秀美”两字毫不搭边。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龟鳖养殖业成为东林镇的支柱产业之一,至2013年底,全镇龟鳖养殖年销售收入近7亿元。但以生态成本换来的经济发展,注定不是长久之计。要想持续发展下去,必须进行转型升级,首要任务便是痛定思痛,清理温室龟鳖棚。2014年,吴兴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正式启动龟鳖产业整治。历经3年攻坚,存在近20年的2616个龟鳖养殖大棚,实现全面“清零”。

卸下“龟鳖大镇”这一沉重“门匾”后,宝贵的土地资源蕴含着推动东林发展的巨大潜力。为发挥这片土地最大的效益,该镇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通过“连片整治”和“生态修复”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对乡村建设、农业、生态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后,东林镇于2018年启动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过去零散的碎片化耕地被集结连片成规模化、高品质的粮田,通过零星耕地地块整合和空间置换腾挪,变“小田”为“大田”,高效盘活了土地资源,绿色高效农业起势成势,也进一步壮大了乡村产业。

受访者供图

位于该镇保卫村的温氏现代化高效种鸡场项目,总投资1.3亿元。走进厂内,自动化环控设备、自动喂料、清粪、通风系统一应俱全。项目年产鸡苗预计可达4000万羽,带动周边就业120余人,为村集体年增收超40万元。

“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镇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我们已经成功引育中化果蔬、温氏种鸡等优质现代农业项目15个,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超800人,农业总产值从4.7亿元提升至12.5亿元。”该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4年全镇的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47万元,较整治前增长了329%。

走进东林镇东华村,整齐的房屋鳞次栉比,干净整洁的村道处处展现着和美乡村的生动图景。一大早,村党群服务中心里热闹不已,大学生志愿者正认真辅导学生们做功课。转个弯,东华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一出越剧《碧玉簪》婉转悠扬,老人们不时跟着哼唱。东华村是东林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第一个试点村,这些年着力打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型乡村社区。

受访者供图

“现在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这成了村民们常挂在嘴边的话。近年来,在综合整治土地的同时,该镇打破村与村的传统居住环境,加快新村集聚建设速度,形成了集中连片、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五大新型乡村社区集群,2万名群众住上新房。与此同时,镇卫生院、文体中心等一批民生项目陆续投入使用,文化礼堂、老年食堂等惠民场所逐步覆盖,人居环境实现了美丽蝶变。

就在上个月,全省土地综合整治(多田套合工程)二季度现场会在东林召开,并将东林的三个项目作为现场参观考察点位。全省现场会选址东林,是对东林多年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果的集中展示,更重要的是传递出清晰信号:这是一种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和实践。

如今,“龟鳖大镇”的旧标签已彻底成为历史,全域整治更是唤醒了“全域美丽”。实践证明,全域整治不仅是重塑空间形态的“手术刀”,更是驱动生态价值转化、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引擎,为未来乡村的发展绘就了充满希望的新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