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变天!美国撬走俄“后院”,普京补救已晚?

发布时间:2025-08-13 11:22  浏览量:3

8月11日,普京与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通话时表示,俄罗斯“愿意帮助”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关系实现全面正常化。

客观而言,电话线两端,普京“愿意协助”的承诺背后,是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影响力崩塌的刺耳声响。

普京的这一承诺迟到了三天。就在8月8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领导人已经在美国白宫握手言和,在特朗普见证下草签了和平协议。

更令莫斯科难堪的是,两国领导人盛赞特朗普协助结束冲突,甚至表示,要提名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曾经被俄罗斯视为“后院”的高加索地区,如今挂起了美国招牌。

亚美尼亚的转向早有预兆。6月12日,总理帕希尼扬在议会宣布,亚美尼亚将退出俄罗斯主导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他指责联盟内部成员国暗中与阿塞拜疆联手,“策划针对亚美尼亚的战争计划”。

更早的2月,亚美尼亚已中止与俄罗斯的关键军事安全协议,数千名俄军维和人员面临被扫地出门的境地。

亚美尼亚的愤怒源于俄罗斯的“背叛”。2020年9月,阿塞拜疆通过闪电战重夺纳卡地区时,当地亚美尼亚人发现俄罗斯维和部队在危机时刻未提供保护。2023年停火协议被打破时,亚美尼亚在缺乏国际援助的情况下被迫快速投降。

亚美尼亚人悬挂的普京肖像广告牌,成了历史讽刺画。

阿塞拜疆同样在疏远俄罗斯。巴库不仅逮捕俄罗斯官媒员工、计划取消俄语教学,还开启全面“去俄化”。更让莫斯科难堪的是,阿塞拜疆公开援助乌克兰,8月11日拨款200万美元用于向乌克兰运送电力设备。

甚至威胁解除对乌武器禁令。

俄乌战争成为转折点。当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战场,这个传统上主导高加索地区的大国无暇他顾。俄罗斯影响力的消退,创造了权力真空,美国与土耳其迅速填补了这一空白。

土耳其成为关键变量。作为阿塞拜疆的坚定支持者,土俄“百年世仇”的地缘博弈,在高加索再次上演。有了土耳其撑腰,阿塞拜疆在与俄罗斯对抗时底气十足。

美国则扮演了“和平掮客”角色。8月8日,特朗普在白宫促成阿亚领导人达成历史性和解,双方承诺承认彼此领土完整、划定边界、不部署第三国军队。

美国调停成功的秘诀是利益交换。根据协议,美国获得穿越南高加索的战略走廊——“赞格祖尔走廊”的99年独家开发运营权。这条被命名为“特朗普国际和平与繁荣之路”(TRIPP)的走廊,成为美国打入高加索的楔子。

美国组建财团负责基础设施建设,获得100年独家运营权,收取过路费。原本两国可直接协商解决的问题,现在美国作为“中间商”吃了甲方吃乙方,两头通吃。

莫斯科的回应,充满了外交辞令下的酸楚。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勉强表示:“华盛顿会晤值得肯定”,但随即警告“域外势力介入不应制造额外困难”。

她强调,解决南高加索问题的最佳方案,应在俄罗斯、伊朗和土耳其支持下制定。这无异于提醒各方:俄罗斯才是地区传统主导者。

普京8月11日致电帕希尼扬时,特意提及他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的会晤,以及与特朗普即将在阿拉斯加举行的会谈。这些细节暗示俄罗斯仍在国际舞台拥有影响力,但在高加索地区,俄罗斯的杠杆已所剩无几。

最尴尬的莫过于——俄罗斯倡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框架被架空。扎哈罗娃特意提及“亚美尼亚作为欧亚经济联盟统一关税区成员”的身份,但这一身份在美国主导的新经济协议面前黯然失色。

阿亚和解催生地区新联盟。随着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这对世仇走向和解,加上土耳其的积极参与,整个高加索地区正在形成一个 “新的反俄联盟”。这对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布局构成沉重打击。

俄罗斯的衰弱肉眼可见。曾经的小弟阿塞拜疆,如今敢公开威胁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亚美尼亚则直接退出俄罗斯主导的军事联盟。莫斯科过去数十年建立的地区秩序正在崩塌。

美国获得战略立足点。通过99年特许经营权,美国不仅获得经济利益,更在俄罗斯南翼打入战略楔子。这条走廊所在的区域是能源重镇,与俄土伊接壤,石油天然气管道纵横交错。

地区国家选择“去俄”实属无奈。亚美尼亚曾试图在美俄间玩平衡,但俄罗斯在关键时刻未能提供保护。阿塞拜疆则凭借土耳其支持和自身能源优势,抓住俄乌战争的机会窗口摆脱俄罗斯影响。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闪光灯下,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领导人握手言和。特朗普站在中间,笑容满面。而在莫斯科,普京的电话外交显得苍白无力。

阿塞拜疆已拨款200万美元援助乌克兰,甚至威胁向基辅提供武器;亚美尼亚则彻底转向西方,寻求新的安全保障。高加索山脉见证了俄罗斯影响力的消退,那条被命名为“特朗普国际和平与繁荣之路”的走廊,将成为俄罗斯地缘政治失败的永久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