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 29 岁失联摄影师确认遇难 好友:还计划出国游,没人看出异常
发布时间:2025-05-16 21:40 浏览量:6
4 月 24 日凌晨 5 点,杜炎军(网名 "蟹堡王")带着摄影设备离开峨眉山金顶酒店,监控显示其走向崖边后消失在盲区;4 月 27 日,酒店发现其行李、电脑未动且未退房,联合朋友报警;4 月 29 日,警方通过无人机搜索,在金顶下方陡峭崖底发现遗体;5 月 15 日,好友正式发布讣告,确认其已遇难,终年 29 岁。
据参与搜救的工作人员透露,遗体发现地位于垂直落差超 200 米的崖底,周边布满湿滑青苔与裸露岩石,专业救援队尝试索降作业仍难以接近。"相机还挂在脖子上,保持着拍摄姿势。" 一位不愿具名的救援人员回忆,现场未发现打斗痕迹,随身物品完整。
作为南京摄影圈活跃成员,杜炎军常自称 "石臼湖的王",其社交账号满是湖光树影的作品,尤其偏爱拍摄石臼湖畔的 "孤独树"—— 这棵反复出现在他镜头中的意象,如今成为朋友悼念的精神地标。好友侯先生透露:"他总说摄影能让他找到 ' 被需要的感觉 ',哪怕是帮朋友修图,都特别认真。" 失联前一天,他刚给朋友发去峨眉山金顶的摄影作品,叮嘱 "帮我调调色调"。
看似开朗的杜炎军,实则背负着坎坷身世:襁褓中被亲生父母遗弃,由养父母抚养长大,18 岁时养父病逝,养母改嫁后断了联系。"他总说 ' 朋友就是家人 '",侯先生哽咽道,杜炎军常自费请朋友吃饭、帮人扛摄影器材,甚至在云南旅游时给每位朋友寄鲜花饼,"失联前还说 ' 五一一起办护照去东南亚拍海景 ',谁能想到这成了最后约定?"
峨眉山景区警方虽未公开详细调查结果,但通过家属渠道透露三点关键信息:①遗体无外力损伤痕迹,随身物品无丢失;②酒店监控显示其独自走向崖边,步态平稳无追赶迹象;③手机云端数据未发现威胁信息,最后一条动态停留在 4 月 23 日分享摄影作品。"我们理解朋友的震惊,但现场情况确实指向自主行为。" 一位警方内部人士表示。
"他连一只流浪猫都舍不得伤害,怎么会主动放弃生命?" 杜炎军的摄影搭档小李难以接受:失联前一周,他还在南京帮粉丝免费冲洗照片,"那天他说 ' 最近有点累,想出去走走 ',我们都以为是工作压力,谁知道是永别。" 心理学专家指出,部分抑郁症患者会刻意隐藏负面情绪,用过度热情掩盖内心挣扎,这种 "微笑抑郁" 常让身边人猝不及防。
4 月 14 日从南京出发,杜炎军先到云南丽江拍摄古城星空,19 日转乘高铁至四川,23 日抵达峨眉山金顶。酒店监控显示,他在房间内整理摄影器材至凌晨 3 点,4 点 50 分独自出门时穿着轻便冲锋衣,未携带御寒装备 —— 而峨眉山凌晨气温低至 5℃。"现在回想,他可能刻意选择了这条风景最美的路线。" 侯先生指着杜炎军朋友圈最后一张照片:金顶日出时分,云海翻涌如金色海洋。
在杜炎军酒店房间,警方发现一台未关闭的笔记本电脑,桌面文件夹命名为 "石臼湖 2025",内含 37 张未修图的湖景照片,其中一张孤树剪影下标注着:"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记得把这些发给《国家地理》。" 这句看似玩笑的备注,如今成为朋友心中的痛。
5 月 17 日清晨,20 多位摄影爱好者聚集在杜炎军最爱的石臼湖孤树旁,将他的摄影作品制成灯箱环绕树干,用蜡烛摆出 "蟹堡王一路走好" 的字样。"他说这棵树像他自己,孤独却坚韧。" 好友小张点燃一支烟放在照片前,湖风掠过,灯箱上的孤树剪影与水中倒影重叠,仿佛这位年轻摄影师从未离开。
杜炎军的悲剧,为社会敲响了关注心理健康的警钟:那些总是 "报喜不报忧" 的人,那些用热情掩盖孤独的灵魂,或许正经历着无声的挣扎。正如他镜头下的 "孤独树",看似挺拔傲立,根系早已在黑暗中千疮百孔。愿这场痛心的告别,能让更多人懂得:真正的关怀,是看穿笑容后的欲言又止,是对身边人说一句:"你最近,真的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