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指数:《南京照相馆》三榜夺冠 《浪浪山》逆袭!
发布时间:2025-08-13 08:50 浏览量:2
1905电影网专稿 上周共上映11部影片。大盘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周里,全国院线放映总场次 294.5万场,周票房16.12亿元,观影人次约4467.9 万人次。2025年总票房达到了 359.2亿元。
【一周M指数榜单】
M指数-市场指数TOP3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M指数-口碑指数TOP3
第一名:《南京照相馆》&《罗小黑战记2》
第二名:《浪浪山小妖怪》
第三名:《戏台》
M指数-传播指数TOP3
第一名:《南京照相馆》
第二名:《东极岛》
第三名:《浪浪山小妖怪》
【一周M数据观察】
本周《南京照相馆》持续断层领跑市场,在M指数市场榜、口碑榜、传播榜,三榜强势夺冠,实力不容小觑!
其中,专业媒体关注指数、社交媒体热度指数、视频平台传播指数单项指标均为第一。8月6日影片全平台共产出16个营销话题,微博平台上出现了#南京照相馆拍出了战火中的普通人#、#南京照相馆将在多国上映#等话题,快手平台上出现了#南京照相馆东极岛传递历史真相#话题,抖音平台方面有#人民网评电影南京照相馆#等热议话题,合力发酵带动影片传播力扩张。
而与《南京照相馆》这样的严肃历史题材情绪切口不同,《浪浪山小妖怪》提供了完全不同的观影体验——用幽默解构无力感,用泪水冲刷委屈,在暑期档中成为一股清流,也助力票房持续逆跌增长。
该片位居市场榜第二,并且大盘数据显示在8月10日单日票房近1.1亿元,以微弱优势夺得单日冠军,在口碑长尾效应与合家欢受众扩张的双重驱动下,实现对头部影片《南京照相馆》的逆袭。目前影片已经突破6亿元,刷新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
新片《东极岛》首周末凭借真实历史事件、技术革新、民族情绪共振,形成多维度传播爆发力,获得传播榜第二,市场榜第三。
影片取材于1942年舟山渔民冒死营救英军战俘的真实事件,在舟山本地影院上映排片率超40%(远超全国均值),市民观影后自发分享“精神传承”故事,影片8月8日在舟山举行的路演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本地的关注度。
【一周M数据评析】
暑期档好片接力,你方唱罢我登场,本周邀请到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马若驰从观众画像上解析暑期档热门电影。当前暑期档呈现出“类型细分、地域共振、情感制胜”的显著特征。
首先,历史题材影片受众分化。
《南京照相馆》以南京大屠杀期间平民保护罪证的故事为叙事核心,其票房的40%来源于全家观影团。这种“家庭观影”特征的形成,归因于影片对历史创伤进行的情感化处理,借助个体命运映射集体记忆,从而引发受众群体的情感共鸣。
而《东极岛》聚焦于二战渔民营救英军战俘这一真实事件。朱一龙、吴磊等男性主演阵容以及影片呈现的“战争奇观”,满足不同受众观影需求。
其次,喜剧影片受众画像分层显著。
古装职场喜剧《长安的荔枝》20岁以下观众占比达27%,其“现代梗植入”的创作手法获得年轻观众的喜爱;
《戏台》作为由话剧改编的传统喜剧,在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热映,以40岁以上观众为主要受众,占比达43.8%,陈佩斯的表演以及戏曲元素更易赢得中老年观众的青睐;
《奇遇》作为奇幻喜剧,以“灵魂互换”为核心梗,通过融入QQ、网吧等怀旧元素,宛如写给80、90后的一封“时代情书”,且主创团队中有不少东北籍演员,也受到了东北观众的喜爱。
第三,动画电影代际受众更迭。
春节档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受众覆盖全年龄段,其“逆天改命”的主题以及合家欢风格,吸引了亲子群体;而《浪浪山小妖怪》作为暑期档不可忽视的又一部国产动画之作,更聚焦于年轻网络世代,25-35岁观众占比超过60%,“离开浪浪山”的职场隐喻,成为职场青年的精神寄托。
它们的成功表明,动画已不再是“低幼”或“合家欢”的单一代名词,是丰富动画类型电影的代表,共同推动动画市场的拓展。
总体而言,观众对暑期档影片内容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超越了类型标签的限制,成为各影片票房的核心驱动因素。头部影片通过精准的受众画像分析,实现了“题材-情感-地域”的三维匹配,为后续档期市场提供了“内容深耕+圈层运营”的双重启示。
【本周好片推荐】
本周推荐新片:《捕风追影》
犯罪动作电影《捕风追影》,构建了一场“老派智慧”与“高科技犯罪”的极致碰撞:71岁的成龙化身隐退多年的跟踪专家黄德忠,对抗梁家辉饰演的“优雅狼王”傅隆生及其高智商黑客盗匪团。警匪之间的跟踪与反跟踪戏码充满张力,能看到成龙经典警匪片的影子。
而67岁的梁家辉将一个迟暮之年的冷血暴徒塑造的令人过目难忘,狠戾猖獗与脆弱并行、贪婪兽性又掩盖了人性,匕首出鞘时招招索命,一场独战三十人的血腥厮杀,极致演绎优雅与癫狂。
两位老将联合张子枫、此沙,重新定义了警匪类型片的表达边界,等你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