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青禾农遗行动:全球文化共栖”在沪举办
发布时间:2025-08-13 14:14 浏览量:2
人民网上海8月13日电(记者董志雯)8月12日,在国际青年日当天,“青禾农遗行动:全球文化共栖”开幕式在上海举行。本次活动以“农耕文明”为纽带,通过实地考察、举办国际青年圆桌对话会、共创营等形式,将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与全球青年行动创新联动。
今年国际青年日以“地方青年行动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及未来”为主题,适逢《世界青年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这与“青禾农遗行动:全球文化共栖” 项目促进青年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宗旨高度契合。开幕式在位于杨浦区的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举办,展示上海全力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生动图景。
“青禾农遗行动:全球文化共栖”开幕式现场。
开幕仪式上,中国外文局总编辑、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任高岸明在视频开幕致辞表示,“青禾农遗行动:全球文化共栖”,是国际传播助力文明对话的创新探索。“我们正通过多语种多形态向世界传递一个核心理念:农业遗产绝非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人类应对挑战的智慧源泉。每一次镜头记录、每一场跨界对话,都将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拼图。”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周利瑾致开幕辞表示,青年不仅是农业文化遗产的继承者与受益者,更是推动者。世界粮食论坛(WFF)中国为青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汇聚他们的热情与创造力,孕育青年主导的创新,并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享来自遗产地的创新经验,本次活动鼓励青年打破固有思维模式,深入探讨社会、经济与环境议题,并提出由青年驱动的、面向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可持续创新的解决方案。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项目官员曾子心介绍,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以来,中国便成为这项事业的最早响应者、坚定支持者、成功实践者、重要推动者和主要贡献者。截至2025年8月,中国共有25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居全球首位。
当天,“青禾农遗行动:全球文化共栖”项目正式启动。项目由世界粮食论坛(中国)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发起,旨在围绕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交流互鉴打造系列活动,今年计划在中国上海、韩国济州岛、老挝万象、意大利罗马四地开展青年助力农业文化遗产创新相关交流和视频等成果发布,吸引联合国机构、多国农业部门、媒体、权威专家、知名人士、青年多元参与共振。
作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国青年代表走进位于杨浦区的老挝经贸合作展示馆,参观老挝特色农产品与绿色农业发展成果,感受中老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该馆不仅是中老经贸往来的重要窗口,也正在成为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国际传播、促进可持续农业技术交流与青年创新合作的平台。本次青年交流及“绿色农遗影像展映暨招待会”在馆内举行,中老及多国青年围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农业和绿色贸易展开深入探讨,为即将在老挝万象举办的系列青年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础。
“青禾农遗行动:全球文化共栖”活动中外青年代表参观位于杨浦区的老挝经贸合作展示馆。
本次活动由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世界粮食论坛(中国)、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联合国粮农组织、拼多多、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作为项目支持单位,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承办,上海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杨浦区人民政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