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校排名洗牌:山大第21,中国海洋大学第41,青岛大学第157

发布时间:2025-08-13 15:54  浏览量:2

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正式发布,统计结果得出山东省在本次榜单上高校分布数量还算客观,山东大学(全国第21位)、中国海洋大学(全国第41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全国第64位)均进入全国前100名。在省内排名中,也有不少高校排名靠前,比如山东师范大学(第111位)、山东农业大学(第130位)、山东科技大学(第139位)、青岛大学(第140位)、青岛科技大学(第156位)、济南大学(第157位)、山东财经大学(第157位)等,这是ABC排名中山东省高校的主要分布情况。

山东大学在济南,是全国高校第21位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校本部承担主要的教育和科研任务,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的山东大学堂,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高校,参与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学科门类包括理工,医药,工学等传统学科,也包括人文社科和管理类学科,学校在科研经费,博士授权点,国家级科研平台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上投入较多,承担了大量国家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任务,在国内外学术网络中保持稳定的交流和合作,山东大学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规模在国内属于大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的比例长期维持较高水平。

中国海洋大学(全国第41位),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鲜明特色,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高校,位于青岛,该校学科涵盖理、工、农、医、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经过多次整合后于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该校入选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并且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高校,该校在海洋科学、海洋资源与环境、渔业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拥有多项国家级科研平台和若干重点实验室,承担国际和国家级海洋科研任务,学校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设置了与海洋相关的多个一、二级学科博士和硕士授权点,并且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海洋产业对接方面有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渠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排名为第64,学校是以石油、石化以及能源类学科为强势学科的知名高等院校,原本隶属于教育部的重点大学,学校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以及地质工程等专业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在学校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学校一直和各大能源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有着较为稳定的输送人才的渠道,是行业内重要的人才培养地。学校开设了工、理、管、文、法等多类别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且有国家以及行业提供的实验平台以及科研项目,学校在行业的认证,工程实践,毕业生的就业等方面均有较高的成绩。

山东师范大学(111)坐落于济南,其前身是师范类教育机构,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这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基础,逐渐发展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重点高校,目前学校是省部共建高校,具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体系,承担多项国家和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及教师培训任务,在师范类人才培养及教育学、心理学、基础学科教学法等方面,学校有较强的学术和实践能力,山东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基础教育研究以及区域教育政策咨询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地方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师培养和继续教育支持。

山东农业大学(130)位于泰安,泰山脚下,前身是二十世纪初的农业教育机构,学校以农学、林学、生态学、生命科学等学科为特色,承担农业科研、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科技推广等任务,设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多学科并举,但以农林类学科为特色,拥有农业领域国家级科研平台和产学研合作项目,学校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积累了作物学、园艺学、动物科学、农业工程、农业资源利用等方面系统的教学与科研,承担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单位技术合作与推广任务。

青岛大学(140),办学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的多所地方高等教育机构,学校以青岛为基点,发展成为一所以理、工、医、文、法、经管等学科为支撑的综合性大学,在医学教育、工科及海洋相关学科方面,学校在区域中具有明显优势,并设有医学类专业及临床教学基地,与地方医疗机构、产业开展合作,青岛大学在区域服务与地方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科研活动围绕城市发展、海洋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方向展开,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并进行成果转换。

以上内容依据2025年ABC排名发布资料与各高校官网公开信息进行陈述,排名数据及上榜数量来源于排名机构公开发布的排名信息,各高校的历史沿革、学科定位、办学宗旨均来源于官网与公开介绍,文中所有数据和叙述均以已公开的排名信息与各高校官网内容为准,若要查询各校具体的学科排名、师资规模、在校生人数、科研经费等详细信息,可以直接查阅各排名完整版和各高校信息公开栏目,获取最原始的数据和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