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 “抱抱心理治愈系列”绘本:这里有一片可供休憩的精神绿洲
发布时间:2025-08-13 16:10 浏览量:2
作者: 卿韵欣 等 著绘
责任编辑:王晓娣 尹明明 孟祥鹭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07
这里有一片可供休憩的精神绿洲
——“抱抱心理治愈系列”绘本编辑手记
春风文艺出版社
孟祥鹭
“抱抱心理治愈系列”历时一年多,于2024年8月出版。
这是一套心理治愈主题的动画绘本,基于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被心理问题困扰的读者,我们策划了“抱抱心理治愈系列”绘本选题。
这是一套看起来并不厚重但内容充实的书,它的作者团队由24人组成,主编是中国传媒大学动画系教授。
这是一套装帧朴素、人文情感充沛、艺术表现卓越、技术应用先进的可以动起来的书。它将精美的画面定格在书页间,实现了“绘本是静止的动画”的效果;通过充满想象力和洞察力的艺术加工,打造出可阅读、可欣赏、可品味的充满故事感的关注心灵成长主题的温暖治愈绘本。
六本书,六个主题,六个令人动心的故事——关于勇敢与包容、爱与温情、真诚与感恩、珍惜与失去、生命与怜悯、坚持与从容……关乎每一位读者心灵的慰藉。
2023年年中,总编辑及出版社领导带领我们在众多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中遴选了六部,签订了六本书的合同后,陆续收到各位作者发来的插图文件,之后就正式进入了编辑审稿环节。出版社多次催促出版进度,我们总是信誓旦旦:“此书只要交稿,后期的编辑工作会很快。”等到正式审稿开始,我们才发现绘本的审稿工作似易实难。起初,带着对绘本图书字少图多好审好排好校对的乐观心态,我们三位编辑笑容甜美地开启了一审。当我们进行完第一本《云朵小信使》的稿件审读,笑容逐渐僵化。面对打印样稿的或寡淡或浓烈的严重色差,我们意识到问题:《云朵小信使》是传媒大学动画系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作者未曾出版过图书,原作只为电子版毕业设计而著,所以全书的稿件格式与清晰度无一能达到出版印刷所需标准。这就导致打印后的彩样稿无法还原电子屏幕中细腻唯美的观感。
于是,我们开启第一轮“细改”——带着原作,现场对比,请排版人员在文件中逐页、逐块、逐线条进行调色、补色。排版技术人员面对如此繁杂耗时的工作,全无抱怨,给予我们充分的支持和理解。几番改下来,确实较之前有所改善。但这本书通篇满页满图,色块繁多,且布满大面积的晕染、过渡色,后面更是有远景树木枝叶、纷飞雪花等微小细腻的场景刻画,即便逐块调改,依然达不到原作细腻精致的效果。
接下来是第二轮“远程改”——请作者比照打印的实际效果调改。我们将打印的彩样打包寄往北京请作者参考,逐个图补色调色。作者也给予我们充分的支持,点灯熬油修改调整。很快便发来新一版稿件,我们重打彩样,但实际效果依旧不尽如人意。
为了更好地推进选题,达到理想的印制效果,我们背上厚厚的样稿,带着一大堆的问题赴北京约见了主编艾老师向他请教。在他专业的讲解和指导下,我们从动画与绘本相结合、毕业设计与大众审美的共通点等角度全方位分析,对这套书的选题方案重新做了细致的调整和完善。
而后,我们开启第三轮“现场改”——我们把《云朵小信使》的作者请到沈阳,带着她一起去打样机跟前,边打边改、边修边印。作者周雨朦,一位温柔安静的小姑娘,背着硕大的电脑,在现场狭小的木桌前,手持画笔,头也不抬地认真改稿,不漏过每一处微小细节。在调改间,甚至还寻觅到了许多新的灵感,对原作的几处人物造型做了大胆的调整。看着她专注投入地创作,我们不由得心生敬佩,敬佩这位“00后”年轻人的才华和敬业之心。同时也更坚定了要做好这套书,不枉费作者信任、读者期待的信念。
《云朵小信使》成功改图经验,为《落花灯》《泡泡抱抱》《捉迷藏》《小羊裁缝铺》《象群挽歌》等几本书的插图修改提供了借鉴。《落花灯》是这套书中极富中国风元素的一本,为了能更好地突出它的艺术特点,我们尝试了多种排版形式,但始终未能满意。于是,我们多番联系作者一起想办法,作者虽然忙于工作和学业,但依旧随时随地不厌其烦地逐一回复我们铺天盖地的琐碎的问题,甚至在机场的候车大厅里四处寻找网络与我们连线线上会议,探讨方案。几番推敲,我们推翻了前期的排版形式,并请作者重新补绘了部分插图,还在其中嵌入漫画元素,如此,终于在多番易改下,敲定插图排版。但接下来,又面临新的问题。《落花灯》《泡泡抱抱》《小羊裁缝铺》《捉迷藏》《象群挽歌》这几部作品只有插图,没有文本。考虑到目标读者会有青少年,我们决定还是要加注文本,以便小读者更好地把握故事主旨。为已有作品加注文本不是易事,而要为绘本作品加注文本更为不易。绘本就是要在有限的篇幅里面,把一个成年人对世界的感受、对生命的感悟、对孩子的理解进行图、文融合,而且,不是要写一份感言放进去,而是要编一个故事,要在现有插图的框架下编一个讲起来简简单单但又不乏深意、能被孩子接受的故事。实在地讲,这很难,但我们做到了。
后续的印制环节,我们又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困难:首先是扫码看动画的技术落实。目前众多扫码阅读、扫码看视频等多以平台为依托实现阅读和观赏。我们为了能给读者提供最直接的沉浸式阅读与欣赏体验,几番波折,终于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寻找到合作对象,完成了这项任务。而后,为了不浪费纸张调改尺寸、体现系列性,实现装帧既统一又和谐,为了突出动画绘本的画面感,实现“画中画”观感,结合漫画与动画特点,寻找艺术性与文学性的协调统一的版式设计,为了上市后的营销而调整CIP分类,提报修订材料……每一个琐碎问题,我们都一一经历。当我们一步步走完这些关卡,拿到印制完成的图书,我们收获了一种一路打怪通关的快意。
要特别感谢作者团队,图书制作的过程和细节如此琐碎,他们始终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始终相信我们能为这本书做出最好的选择。也感谢排版员、装帧设计师、排版设计师、扫码技术员以及印制环节各部门的每一位,没有大家的坚守和齿轮一样的配合,就不会有关于这套书的顺利面市。
对我们来说,作者、设计师、印制方和编者们不断地创作、改易、编辑、调试,这种相互信任、回望、探索、对话的过程,无疑是治愈的过程,也是收获的过程。我们都带着对书的热爱,在每个著书、编书、做书的日常,从容做好当下,诚实尽责每天。
希望这套“抱抱心理治愈系列”绘本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时候,不论是陪伴孩子阅读的父母长辈,还是自主阅读的孩子,都能让读者在图书的沉浸式阅读中慢慢放下“紧绷感”,获得心智的启迪,治愈每个失意的瞬间,引导读者在少年这段关键的成长阶段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珍视情感,进而获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可供休憩的精神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