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外小游园,打碎了我对女儿的“滤镜”

发布时间:2025-08-13 16:02  浏览量:3

文/蟠桃

在武汉家长的教育清单里,外小始终是个特殊的存在。这所教学质量数一数二的公办学校以“非对口选拔”的特质,每年牵动着上万家庭的神经——上万人报考,最终仅录取240余人,“考上外小”像一枚勋章,却也像一面镜子,照见无数家长对“优秀”的执念。

汤女士也曾是这面镜子前的万千家长之一,直到女儿伊一的一场外小游园,悄悄改变了她对“优秀”的刻板印象。

01

一场以“玩”为名的奔赴

“就当去玩一趟。”这是汤女士给伊一的“游园宣言”。

那是2024年的7月,彼时伊一刚从幼儿园毕业,对“外小”的认知,仅限于妈妈口中“很好的学校”。

汤女士并没有给孩子报班搞特训,只是整理了历年真题,挑了些伊一没接触过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补了补。

△去游园的伊一

6岁的伊一揣着“去玩”的期待走进外小,游完园回来还有些兴奋:“妈妈,今天全组老师就夸了我一个人!”她叽叽喳喳地复述全程:从和妈妈分开后的路线,到每个环节的细节,甚至记得有个小朋友把塑料杯丢错了垃圾桶,而她自己发现不可回收桶满了,硬是往里塞了塞才丢进去。

“老师给我打了三个D。” 末了,伊一忽然补了一句。原本还满怀希望的汤女士心里咯噔一下——怎么会是D呢?ABCD的评级里,D应该是最差的。

再三和女儿确认没看错后,汤女士的心凉了半截。倒是伊一的爸爸看得开,安慰她们:“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表现不足的地方,可能我们只是在这个地方有点没表现好而已。”

△5岁多的伊一可以背诵《滕王阁序》,获得免门票参观滕王阁的机会

那时年仅6岁的伊一并不知道D意味着什么,她还沉浸在被老师夸奖的喜悦之中,有时候出去玩还会和身边的小朋友说:“我可能要去外小上学了。”

02

十分之差里的成长课

没过多久,结果出来了:未录取。

几天之后,汤女士终于拨通了外小的电话。那年外小的最低录取线是240分,伊一考了230分。

电话里,老师解释了扣分点:搭房子环节,广讲完《三只小猪》的故事后,其他孩子迅速动手,伊一却先站在原地观察了一会儿其它小朋友才慢慢开始。

△在玩耍的伊一

告诉伊一录取结果的那天早上,她没哭,只是瘪了瘪嘴,默默去刷牙。早餐时又忽然开口:“妈妈,我觉得自己有点骄傲了,给我再加点数学题吧。”

伊一的懂事,让汤女士心里涌起了复杂的情绪。“没有考上不代表你不优秀,也不代表你骄傲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或许你在幼儿园里经常被老师表扬,是一个很优秀的存在,但是你要明白跳出这个集体还有很多像你一样的小孩,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

△游园那天,伊一还参加了一场舞蹈表演

小小的伊一或许并不能听懂妈妈的宽慰,但是那段时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经常被她挂在嘴边。再后来,如果还有人在伊一面前问起“外小”的事,她总是一言不发默默跑开。

03

一条突然爆火的帖子

聊起外小的选拔,汤女士坦直言:身边被外小录取的孩子,好多都是平时看着不算出众的,甚至游完园都没法说清自己的经历。

“外小的考察维度,可能和我们家长的日常评价不一样。” 她笑着说,“但我认可这种评价体系——游园时看了他们的宣传片,三四年级的孩子就能自己写剧本、拍视频,这是很难得的。”

△汤女士在小红书上发的帖子

游园结果出来后,汤女士把女儿落选的经历随手发在网上,称 “这场外小游园,粉碎了自己对女儿的滤镜”,没想到帖子突然爆火。评论区炸开了锅,有理解的,也有恶意中伤的。

△网友们的一些评论

“老实说,那些声音还是让我emo了好一阵子的。”汤女士坦言,“我不是因为一场游园结果就觉得女儿不优秀了,而是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的亲妈滤镜太重,对她的期待太高了?这场游园让我放平了心态:她在班里可能还不错,但放在人海里,或许就是个普通的孩子。”

“现在说这些太早了”我忍不住接话,“也有可能,她以后会比你想象的更优秀。”

“是的,每个孩子的未来都有无限可能,不必急着定义当下。”

04

普通小学里的 “不普通”

最后,基于各种因素的考量,伊一上了一所对口的三梯队小学。

入学后的这一年,她的成绩虽然不算顶尖,却也稳当,性格更是活泼开朗,很招老师和同学的喜欢,经常参加一些演讲和舞蹈比赛,拿过不少奖项。

△伊一的奖状

“感觉她比以前更有主见了。” 汤女士说。

尽管常表现出超出年龄的懂事,但伊一终究只是一个7岁的孩子,和同龄人一样爱玩爱闹,疯起来就不想写作业。

△和妈妈一起玩耍的伊一

汤女士记得有一段时间,因为既要排练节目又要完成作业,伊一每天晚上十一点钟才能睡觉,早上六点就要起床。小小的脑袋想不明白人为什么要学习。

“妈妈,为什么非要写作业呀?我觉得同样的时间我去玩会更快乐。”

“那你以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想做一个很厉害的人。”

“不管以后想成为厉害的人还是普通人,每个年纪都有该做的事呀。你现在是一个学生,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即使以后没有成为一个顶尖的优秀人才,但是这段时间你付出了没有荒废时光就是值得的。”

......

△爱看书的伊一,是学校的朗读小明星

好在这种忙碌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表演的结束,伊一的作息很快也就恢复了正常,每天八点半就能写完作业。空闲的时间她喜欢看书、画画,几乎每天都能保证一个多小时的阅读时长。

那场游园留在她身上的印记,越来越浅。

其实对于汤女士来说,这场外小游园打碎的,从来不是女儿本身的 “优秀”,而是曾经自己心里那层关于“优秀” 的评判标准。

这世上,多数孩子都不是“天选之子”比起“考上哪所学校”,“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人生最长的答卷。

注:本文图片由汤女士提供。

这里是“家长说”的一个小小聚集地,在这里没有地域、年龄、职业的界限,只有共同的父母身份。这里不提供 “标准答案”,只搭建真实交流的平台;这里没有高高在上的专家,没有神化的“完美父母”,只有真实的你和我。

在这里,您将获得:

过来人的宝贵经验
同龄家长的理解共鸣
专业团队的升学指导

我们还将提供:
不定期社群福利
一对一升学咨询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