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金秋助学”活动来了!具体详情,点击查看→
发布时间:2025-08-13 16:21 浏览量:2
金秋助学行动是一场点亮希望、传递温暖的阳光工程、民生工程、幸福工程。它如同和煦的春风,吹拂过云岭山岗、抚仙湖畔,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红土高原的阡陌巷陌;又似甘甜的雨露,把党和政府的牵挂浸润到万户千门,滋养了无数求学少年的心田。这项工程以爱的名义架起连心桥,让每一个受助家庭都触摸到时代的温度,让每一份殷切期盼都绽放出梦想的光芒,生动诠释了工会组织"职工之家"的深刻内涵,奏响了"不让一个孩子因困失学"的民生乐章。
2025年昆明市总工会金秋助学活动
已经启动
你的梦想,有人守护
你的未来,我们同行
让这个金秋不仅有丰收的喜悦
更有梦想启航的力量
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金秋助学”政策吧
👇
助学对象
1、在昆明市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或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企业关停并转过程中的下岗、失业职工,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度总和3倍的困难职工子女。
2、长期居住在城镇,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度总和3倍,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且加入工会组织关系隶属昆明市总工会辖区范围内的农民工子女;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度总和3倍,工会组织关系隶属昆明市总工会辖区范围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
3、因公牺牲、工伤死亡或因公致残、工伤与职业病致残导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困难职工子女,职工及其配偶双亡的子女。
补助标准
子女当年参加中考,被国家统招范围内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录取并入学的,补助标准为每生不超过5个月2025年云南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子女当年参加高考,被国家统招范围内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录取并入学的,补助标准为每生不超过8个月2025年云南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补助程序
一、申请
由职工本人向所在基层工会提出书面申请,提供下列材料,并签订核对授权书,授权工会组织对其家庭经济状况与政府部门进行核查比对。
1.本人书面申请(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子女就学情况等);
2.基层工会签署意见的金秋助学申请审批表(附件1);
3.核对授权书,授权工会组织对其家庭经济状况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核查对比(附件2);
4.本人填写的金秋助学申请信息表(附件3);
5.职工子女的身份证、高考分数、录取通知书、学籍认证书复印件或学费缴费证明(学籍认证书复印件或学费缴费证明可后补);
6.职工双方身份证复印件、一年以上有效期内劳动合同复印件(特殊情况可提供可证明劳动关系的相关材料);
7.提交半年的工资收入证明,银行发放工资流水或工资总额证明均可(下岗、待岗、轮岗等特殊情况需由单位出具证明并盖公章;退休职工提交单位劳资部门提供的退休金收入证明);
8. 工惠卡或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账号、卡复印件(复印件上注明姓名、卡号、联系电话);
9.证明职工特殊困难的其他相关材料(复印件);
注:1-8为必须提供的申报材料。
二、信息比对
基层工会将核对授权书提交至建档工会,建档工会通过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对申请金秋助学职工家庭的经济情况进行比对,在2个工作日内回复信息比对情况。
三、核查
基层工会收到信息比对回复后,须在5个工作日内对困难职工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核查,符合条件的填写《工会金秋助学申请审批表》,申请审批表由基层工会主席签字并加盖公章后,连同相关材料按照工会隶属县(市、区)总工会进行审核。
四、审核
审核工会须在5个工作日内,对所属基层工会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申请审批表由分管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后,连同相关材料报昆明市总工会审批。
五、公示
经信息比对、核查、审核各环节确定符合补助条件的,须在申请人所在基层工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不符合条件的基层工会应及时回复申请对象。
关于做好“金秋助学”组织工作的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工会组织和领导要提升政治站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金秋助学活动和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帮扶项目纳入工会工作重要日程,高位统筹谋划,周密部署安排,精心组织实施,扎实开展摸底调查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对象应帮尽帮。特别是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二)严格工作程序
压实各级工会职责,切实按照文件规定,有序推进项目落实,对提出金秋助学申请的职工家庭,基层工会要认真进行调查,对所职工申报材料逐项进行核实,市总工会将进行抽查。各级工会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面落实助学金的申请报送工作,公布举报监督方式,定期对资助对象跟踪回访,并自觉接受职工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做好宣传引导
各级工会要充分发挥工会宣传阵地的作用,利用公众号、媒体等平台,围绕金秋助学活动大力开展宣传,提高职工群众对相关政策的知晓度。要及时总结报道活动成果和典型,传递正能量,着力提升工会助学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工会“金秋助学”工作的良好氛围,积极向市总工会职工帮扶服务中心报送有关宣传信息。
联系人:胡明月
电子邮箱:9782520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