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合资韩国电商,右手收购锐步补齐短板?谁能阻碍“安踏帝国”

发布时间:2025-08-13 16:01  浏览量:3

在全球时尚产业格局加速重构的当下,中国运动品牌巨头安踏正以两记战略重拳打破行业边界——左手通过收购韩国潮流电商Musinsa股权进军年轻化市场,右手拟收购国际品牌锐步Reebok补足海外短板。

这两步棋看似分属不同战场,实则暗藏打通Z世代消费心智与突破欧美市场壁垒的战略协同。

2025年初安踏以2.64亿元购入韩国最大潮流电商Musinsa的1.7%股权,随后在五个月内迅速升级为合资公司模式。

当下安踏和Musinsa平台以前者40%、后者60%控股权主导中国市场的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计划2025年9月上线电商旗舰店,并在上海徐家汇打造融合艺术展览与社群运营的潮流地标,为吼往后布局线下实体门店奠定基础。

这种“韩方输出内容+中方提供基建”的模式,让安踏首次实现了从生产端到营销端的全链路闭环:Musinsa Standard自有品牌的引入可直接填充安踏在基础款品类的空白,而其平台积累的300万韩国潮流用户数据,则成为洞察年轻消费趋势的实时雷数据。

更深层的战略意图在于构建潮流内容生态护城河。不同于得物平台依赖第三方流量,Musinsa的自有内容矩阵能直接触达95后消费群体。

安踏可通过该平台将专业运动产品与潮流穿搭场景深度融合,例如将篮球鞋设计植入潮流街拍内容,或将防晒衣与K-pop偶像打歌服进行搭配营销。这种“产品即内容”的转化效率,相当于在现有的内容生态之外再造了个垂直领域的种草引擎。

与此同时,安踏对锐步的潜在收购被视为其海外战略的“战略补给站”。尽管ABG集团否认交易传闻,但锐步的困境与价值同样明显。

这个曾被誉为耐克杀手的品牌,在被阿迪达斯38亿美元收购后迅速衰落,2021年虽提出复兴计划,但市场表现仍显疲软。对安踏而言,锐步的价值在于其沉淀40年的欧洲市场认知度——这恰是安踏现有海外资产如亚玛芬旗下始祖鸟所缺乏的大众化品牌基础。

收购价值不仅在于品牌溢价,更在于其可激活的协同效应。锐步在健身领域的PUMP充气技术、与WNBA等赛事的历史合作资源,能与安踏现有科技专利形成互补。

安踏亦可复制FILA的操盘路径:利用中国供应链降低成本,通过本土化营销激活品牌。不过在欧洲市场锐步不得不面临一个品牌老龄化的难题,其“舒适性+时尚”的定位在Lululemon、HOKA等新锐品牌围攻下显得模糊,这也是锐步品牌急需解决的品牌定位问题。

从FILA、可隆体育、迪桑特的经营权归属再到控股亚玛芬体育,站在2025年的产业转折点上,安踏的这两步棋本质上是在重构运动消费的底层逻辑

安踏与Musinsa的合作如同潮流实验室,测试年轻化产品与建立自由种草平台;拟收购锐步则扮演全球化跳板,其欧美渠道能反向输出安踏系品牌。

这场战略进化的终局或许如安踏构想:到2030年,Musinsa在中国开出100家门店形成潮流地标网络,锐步则成为欧美市场的第二增长曲线。

届时“安踏帝国”将真正完成从“中国制造”到“全球生态”的惊险一跃。不过在此之前如何平衡资本运作与品牌运营的节奏,仍是考验管理层智慧的关键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