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长期主义还是资本至上?
发布时间:2025-08-13 16:27 浏览量:2
近期,创新药可谓是火得一塌糊涂。作为创新药的龙头,药明康德2025年中报的业绩不可谓不光鲜。不过,就在药明康德发布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又宣布配股募资77亿港元,配售价为104.27港元。药明康德表示,拟将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90%用于加速推进全球布局和产能建设,及约10%将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不得不说,药明康德董事长李革也确实是资本高手,在业绩光鲜的同时,发布配股融资方案,必然也是手到擒来。不过自从创新药龙头药明康德开启新一轮配股融资,创新药的股价似乎就被扼住了增长势头,如期迎来了多日回调。
那么,药明康德作为创新药的龙头,其长期价值究竟几何呢?
CXO赛道:景气依旧在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海外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呈现复苏趋势,BD高额首付款直接增厚了企业现金流,叠加市场对管线价值的乐观预期,推动创新药板块整体上行。与此同时,国内市场预期BD资金和二级市场热度上涨也将反哺国内市场,新药研发需求不断起量。随着国内一级创新药项目融资活跃度不断提升,内需CXO也有望受益。
一方面,全球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这也就会促使全球在医药研发投入方面持续增长,从而推动医药研发外包需求。
与此同时,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明显。药企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越来越倾向于将研发、生产等环节外包给专业的CXO企业。这种行业发展趋势为药明康德所在的CXO赛道复苏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另一方面,近年来,生物药、细胞基因治疗、ADC、核酸药物等新兴领域发展迅速,为药明康德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此外,AI技术在药物发现、临床试验设计等环节的应用,也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这也进一步推动了CXO行业的发展。
核心战力:龙头优势依旧在
不得不说,药明康德作为CXO行业的龙头,其行业地位和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
核心战力一:一体化龙头优势
药明康德作为一体化服务平台,提供从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到商业化生产的全链条服务,覆盖小分子化学药、生物药、基因与细胞治疗(CGT)等多类型创新药研发。
这种一体化服务平台覆盖药物研发全生命周期,客户留存率高,新增项目转化率强,形成较高的客户粘性。同时,一体化服务模式显著降低了客户研发风险和转换成本,也提升了研发效率。
核心战力二:技术创新
AI药物发现平台可将研发周期缩短60%,并提升化合物筛选精度,而药明康德拥有全球最大的化合物库和先进的AI药物发现平台,不仅能大大缩短研发周期,还能提高研发效率。
核心战力三:全球化布局
药明康德在全球30多个国家设有运营基地,服务全球6000多家客户,形成了多元化的收入结构。与此同时,药明康德服务全球前20大药企,贡献大量收入,新增客户年均超1000家,Ⅲ期及商业化阶段分子转化率达8-9%。
此外,药明康德还深度绑定了头部药企,与辉瑞、默沙东等合作超过20年,形成了技术协同与项目粘性。
业绩力:持续力依旧在
从药明康德的最新财报来看,药明康德在第二季度实现了111.45亿的营收,同比增长20.37%;归母净利润达到了48.89%,同比增长112.78%。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扣非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样也实现了32.53亿元,同比增长36.7%。
此外,这一次药明康德的净利率和毛利率都所有提升,这说明药明康德的盈利质量还是相当扎实的。
一方面,药明康德2025年上半年的现金流表现强劲,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7亿元,同比增长49.1%,这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一次港股的配股融资,也进一步加强了公司的现金流。
另一方面,药明康德在手订单充足,截至2025年6月30日,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为566.9亿元,同比增长37.2%,持续的在手订单,也为药明康德后续的增长提供了保障。
此外,药明康德与GLP-1减肥药密切相关的TIDES业务(寡核苷酸和多肽)持续高增长,2024年收入达58亿元,同比激增70.1%。与此同时,公司计划2025年末将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容积提升至10万升以上,产能规模较2024年末增长143%,以应对全球药企的产能需求。
风险:不确定性因素依旧在
作为CXO行业的龙头,药明康德并非高枕无忧,其中同样存在些许不确定性的因素。
其一、政策不确定性。对于药明康德这样的龙头企业来说,面临最大的不确定性其实来自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美国客户占药明康德的比例高,政策一旦有任何变动都很可能会直接冲击订单和收入。此外,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也可能会影响药明康德的订单获取和服务定价,进一步增加运营不确定性。
其二、竞争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同样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外CRO/CDMO企业不断增多,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可能会压缩药明康德的利润空间。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在新兴领域(如AI制药、基因治疗)的技术突破可能削弱其优势。
其三、技术不确定性。医药研发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AI等新技术,对于医药研发可能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药明康德需要持续投入保持领先,否则随时可能被市场淘汰。
其四、客户不确定性。一方面,药明康德的大客户集中度非常高,一旦有哪个大客户的项目终止或者转移,对于药明康德的业绩影响就会比较大;另一方面,客户需求的变化也会有影响,比如创新药研发预算收缩也可能会影响临床CRO业务增速。
其五、运营不确定性。药明康德的公司规模庞大,跨地域、多业务线的整合与管理复杂度高,这给公司的运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此外,作为人才密集型行业,药明康德的人力成本上涨可能会侵蚀利润空间。
其六、资本不确定性。现金流充足的药明康德多次从资本市场融资配股,从2021年以来,
创始人李革及其一致行动人等多位股东更是多次进行了减持。2022年,李革及其一致行动人从药明康德减持套现约22亿元;2023年,减持套现约55亿元;2024年,减持套现约22亿元;2025年,减持套现约68亿港元。
此外,2021年至2025年,李革及其一致行动人又从药明生物通过配售减持,累计套现约806亿港元。李革通过减持药明系公司股份,累计套现金额达数百亿港元,引发了资本市场对其减持动机和公司治理的质疑。
由此看来,药明康德作为CXO行业的龙头大哥,其龙头地位和优势依然明显,长期价值依旧在,但药明康德的未来发展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