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库斯捐赠618张历史照片后,恶心一幕上演,应验了张纯如的话

发布时间:2025-08-13 16:24  浏览量:1

“对不起,我来得太晚。”

27岁的法国青年马库斯,近日将一箱沉睡了近百年的照片,亲手交到了中国人的手中。

那是618张泛黄的底片,每一张都如锈迹斑斑的子弹,穿透历史的沉默,击中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里面记录的,是日军在华犯下的累累罪行。

马库斯未必预料到,自己跨越万里,将照片无偿捐出中国,换来的不只是掌声,还有另一场无声的“战争”。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拉锯,硝烟藏在屏幕背后,质疑、恶评、造谣四起。

正如张纯如在《南京大屠杀》中写下的那句话,仿佛成了预言:当历史被唤醒,总有人试图再次将它埋葬。

1

上世纪30年代初,劳伦斯身为法国侨民,旅居上海法租界,本是来经商,却意外亲历了淞沪抗战与南京沦陷。

他亲眼看见街头残尸遍地,亲身感受到战火如何无差别烧到百姓头顶,也因此在最危险的年代拿起相机,用胶片对抗遗忘。

这一拍,付出了沉重代价。

两个孩子惨死于日军之手,妻子在惊恐中精神失常,唯一幸存的孩子回到法国后终生饱受创伤折磨。

劳伦斯本人也在回国后封口缄默,不再提及在中国的日子,唯有这些照片,静静地躺在巴黎阁楼的尘埃里 。

劳伦斯临终前曾交代家人:“等中国强大了,再把照片交出去。”

几十年过去,这个愿望成了家族无法释怀的沉重遗嘱。直到马库斯,从母亲口中得知这些资料的真实背景。

他开始理解外祖父为何常年沉默,母亲为何拒绝触碰那只旧皮箱。

他的舅舅们,一个疯了,一个死了,那是整个家族都没能逃开的噩梦。

直到一位名叫张纯如的华裔作家点燃了他家族的火种。

张纯如在英文世界里首次系统讲述南京大屠杀真相,虽然她自己因精神压力不幸早逝,但她的书、她的话、“忘记屠杀,等于第二次屠杀”,一直在马库斯脑海中回响。

也正是这句话,促成了一个决定:将外祖父留给世界的证据,交还中国 。

外祖父的愿望,马库斯等了整整一个世纪才替他完成。

2

2024年,马库斯带着箱子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与他同行的,还有两位朋友,松松和士杰。

他们组成一个自称“历史守护者”的小队,顶着各种诋毁、怀疑、甚至死亡威胁,完成了这场跨越三代的“捐赠接力”。

但这个过程并不顺利。

468天的漫长等待,照片的鉴定、内容的复核、身份的确认、捐赠流程的落实……

这一切不是一纸文书就能解决。

在等待的那段日子里,马库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有自媒体恶意抹黑,说照片是打印品;有人攻击他“造假求赏”;还有网友称他是模仿埃文凯尔捐赠炒作流量。

甚至开玩笑说他是“来蹭国礼瓷的”,还有人私信骂他“滚回法国”。

哪怕马库斯早就公开表示,这是“无偿捐赠”,往返中国几次的开销全由他自掏腰包,他也从未直更没有带货盈利,可网络上依旧是一片质疑之声。

他和朋友组建了讲述这批历史照片的社交平台,几天之内被骂到崩溃,不得不关闭。

可马库斯并未放弃,他坚定地说:“照片是实底片,拍摄者是我外祖父。我要做的,只是完成他的遗愿。”

8月专家鉴定结果出炉,这些照片确为原底片冲印,全是侵华日军滔天罪行的铁证。

淞沪抗战纪念馆更在官方渠道发布公告,证实照片的历史价值与真实性。

谣言不攻自破,那些一度指责他“作秀”的账号,一个个悄然消声。

2025年8月4日,这位法国年轻人在驻法大使馆亲手将618张日军侵华的照片送到公使手中。

这些照片记录了淞沪会战、南京沦陷、百姓屠杀、轰炸后的断壁残垣。每一张,都是铁证如山 。

他们静静躺在箱子里,仿佛一段不肯消散的回响。

3

8月6日,马库斯一行三人来到再次来到中国

落地的第二天,马库斯马不停蹄赶赴哈尔滨,参观731部队罪证陈列馆。

那一刻,他心中已经有了准备,但现实比想象更残酷。

铁笼中展示的锈蚀医疗器械、实验室留下的血迹与记录、墙面嵌着的日军笔迹,还有一张张惨不忍睹的受害者照片,让马库斯呆站原地。

他不停叹息,嘴里只重复一句话:“医生是救人的,但他们在杀人。他们也是人啊,怎么能做出这种事?”

这不是简单的观感震撼,而是血脉与历史的共鸣。731,不只是中国的痛,也唤起了马库斯家族的隐痛。

他想到被日军毒杀的舅舅,想到被活埋的中国保姆凯希琳,想到那个在精神病院里反复涂画红色太阳旗的舅舅。

他的愤怒与沉默,交织成一种难以承受的失语。

“我不配接受中国人的感谢。”马库斯说,“我们家早就知道这些照片,但一直没有拿出来。”

他说得不多,可已足够令人动容。作为家族的代言人,他承受的不只是审视与诘问,还有来自历史的重负。

最终,马库斯获得了来自中国的三份回礼:一封感谢信、一份捐赠证书、一枚青花瓷U盘,里面存放着全部照片的电子档案。

他没有收到所谓的“国礼瓷”,但这三件礼物的意义却比任何形式都更庄重。

这是对一份跨越三代接力的认同,也是对“正义不分国界”的最好回应。

人们开始理解他为何一次次奔赴中国,穿梭于南京、上海、哈尔滨,走访四行仓库、731陈列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他不是来“赢得关注”,而是带着一封家书和一份良知来交账。

他的留言写着:“和平与正义。”

那一笔一划,像极了张纯如的预言应验,她曾说:“请相信一个人的力量。”

现在,她留下的火种,被马库斯接过,继续照亮世界的黑夜。

结语

从劳伦斯的快门声,到马库斯颤抖的手,再到张纯如在英年早逝前留下的控诉与文字,这些声音跨越国界与语言,在这一刻融合成一句话:“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那个任人宰割的国度。

我们站在和平的土地上,更不能忘了曾经用血肉守护过它的人。

马库斯不是救世主,也不是网红。

他只是一个在风中颤抖却依然坚持做对的事的人。

感谢他,也请记住他。

面孔·不能忘却的记忆丨张纯如:点亮历史真相——央视新闻

曾被质疑、网暴!法国小伙捐抗战照片是“骗局”?鉴定结果来了……——环球网

法国小伙所捐618张照片入藏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已排除造假可能——中国青年网

马库斯捐赠抗战历史照片:468天的双向奔赴——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