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检察“未爱守心”团队多维守护未成年人暑期安全

发布时间:2025-08-13 16:20  浏览量:1

2025年暑期,青海省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部署,联合教育、妇联、公安等多家单位,在全省11个基层院组织开展暑期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通过58场专项活动,覆盖师生家长3.2万人,重点推进法治教育沉浸化实践、安全风险精准化防控、家庭监护协同化赋能三大任务、构建“预防+教育+干预”全链条保护体系。

一、法治教育多维实践,沉浸式体验撒法治种子

法治夏令营别样精彩

湟中区检察院“荷华”未检“法治戏剧营”引入上海戏剧院编导,首创“心理疗愈+角色扮演”双轨课堂,将生硬的法条和深奥的心理知识转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戏剧实践。城北区检察院“北检护蕾”法治夏令营带孩子们体验别样精彩,在VR法治展区穿梭、在皮划艇上感受协作、在制作植物标本时感受自然律动,并暖心为营员们举行集体生日,让法治的温度融入关爱与陪伴的点滴。大通县检察院“花开北川”未检精心策划“战地小英雄、体验自然资源博物馆与冰上项目、星空露营、检察之旅”四天“成长冒险”之旅,让法治的种子在欢笑与探索中悄然萌芽。

暑期托育班精准服务

同仁市检察院“德秧”未检工作室面向暑期看护困难的30多名少年儿童,开设爱心暑托班,暑托班整合VR法治体验、心理宣泄设备打造“一站式”成长空间,丰富青少年假期生活。互助县检察院暑期托管班带领“检娃”了解“检爸检妈”工作环境,并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量身定制的趣味体验中,既解决了干警的后顾之忧,也让“公平正义”的种子悄然撒播在新一代心间。

法治作品展创意孵化

大柴旦矿区检察院依托“小盐花,未爱守护”未检品牌,倾力打造“我眼中的检察”法治作品创意活动,点燃了孩子们的艺术热情,同学们以赤子之心铺展素笺,执笔起画,巧用匠心,以文字、绘画、手工诠释心中对“检察”“法治”的纯真理解与无限畅想,法治的种子借势在校园土壤中扎根萌发。

法治教育基地创新实践

互助县检察院创新推出海东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线上预约平台,未成年人只需扫码,即可便捷地预约参观基地。7月18日,基地迎来首批线上预约参观的青少年,在检察干警的陪同下,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法治学习之旅。海南州检察院的未检小姐姐们化身“安全主播”打造线上教育基地,拍摄寓教于乐的暑期普法微视频,为孩子们送上远离风险的智慧提示。

二、推进安全防护,筑牢暑期风险防线

防性侵专项教育

化隆县检察院举办的“守护花蕾”行动火热进行,通过情景剧挑战赛破除性侵认知误区,演员们通过逼真的表演还原女童可能遇到的危险场景,让同学们在屏息凝神中学会了辨别风险、勇敢拒绝。循化县检察院“北斗星”未检团队总结“拒绝—逃离—取证”快速求助“三步自救法”,推动防性侵教育纳入学校常态化课程。乐都区检察院对涉案女性未成年人开展了名为“心起点、爱相伴”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运用“情绪ABC理论”开展性侵案件女性未成年人心理重建,一步步引导她们走出阴霾,重建心灵的灯塔。

多场景安全实训

海晏县检察院“春晖工作室”的检察官们把课堂搬到了金沙湾景区,开启“检爱同行·安全一夏”实景教学,通过户外生存演练提升防溺水、防诈骗技能。湟中区检察院创新推出安全“暑”于我四维课堂,将“防溺水、防性侵、网络安全、反有组织犯罪”四大主题巧妙结合,通过家长沉浸式监护责任课与“孩子安全情景模拟剧”双轨并行,让责任与自护意识在亲子互动中悄然扎根。

重点场所安全排查

杂多县检察院凝聚公益诉讼与妇联之力,联手排查度假村风险,针对毕业季未成年人活动增多的特点,重点排查度假村入住登记、安全管护措施、对无监护人陪同的青少年入住、未成年人向成年人提供酒类等风险点逐项排查,织密未成年人暑期安全防护网。

禁毒防欺凌攻坚

治多县检察院未检干警走进热闹的虫草市场,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禁毒”普法宣传活动,将禁毒知识送到每个人的身边。囊谦县检察院法治副校长盘腿坐在孩子们中间,席地畅谈校园欺凌,真诚的交流为构筑暑期和谐校园的基石添砖加瓦。天峻县检察院组织的“模拟法庭竞赛”以校园欺凌案为蓝本,让学生们全程沉浸式体验庭审流程,在角色代入中深化对司法的认识。

三、协同助力家庭监护,激活保护源头力量

督促监护令精准干预

互助县检察院“蓓蕾工作室”精准制发《督促监护令》,督促监护人依法带娃,心理咨询师从专业视角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和亲职教育,为如何实现有效家庭沟通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家庭教育指导全覆盖

称多县检察院打造的“家庭监护支持中心”,为需要支持的家庭提供心理疏导+临时照料综合服务。民和县检察院“法治进校园+家长课堂”双轨并行,发放《守护身体小秘密》读本3000册。平安区检察院联合妇联为同学和家长送上了暑前最后一课,将晦涩的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的“安全通过密码”。

强制报告制度落地

甘德县检察院微电影《“未”你撑伞》以检察官温情履职故事为主线,通过还原办案细节,生动展现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为指引,检察官办案、安抚同步进行的过程。强化了强制报告制度社会认知。海东市检察院联合公安干警开展旅馆业、娱乐场所强制报告制度培训,说明不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法律责任和“未爱守心”强制报告小程序的操作流程,重点强调旅馆业从业人员必须履行未成年人入住“四实”登记、“五必须”履责要求。

四、暖心护航重点群体,靶向帮扶困境儿童

困境儿童微心愿点亮

乌兰县检察院“未兰树”党员服务队点亮困境儿童“微心愿”,结合法治绘画普及《义务教育法》。德令哈市检察院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推出“暑期安全法治小课堂”,结合检察官驻村工作,延伸检察职能,建立“检察官+村委”联动机制,共同呵护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特殊区域送法上门

曲麻莱县检察院党员干警背起普法背包,深入虫草采挖点开设“帐篷法治课”,发放蒙藏双语漫画册,将法治课堂开在牧民身边。尖扎县检察院未检检察官走进寄宿制学校,为即将放假的孩子们贴心送上“法治护航暑期安全”法治大礼包。玉树州检察院针对牧区交通不便等现实困难,组织党员检察官先锋带头承担偏远学校的送法任务,驱车千里遍及玉树州辖区内的所有中小学,用法治情景演绎等多元方式激发同学们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