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ver21重新进入中国市场,这次能留下吗

发布时间:2025-08-13 15:42  浏览量:1

本文转自【北京商报】;

三进三出之后,美国快时尚品牌 Forever 21依然没有放弃中国市场。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近日,Forever 21宣布通过合作本土公司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并开启一系列相关营销活动。值得一提的是,Forever 21此番选择的合作对象背后的第一大股东为唯品会,不少业内人士认为,Forever21或将通过唯品会平台开展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然而,当下的中国快时尚市场早已发生改变,ZARA、H&M等外资品牌不断加紧布局的同时,UR等本土快时尚品牌也在快速崛起。对于Forever 21而言,此番归来虽然搭上了唯品会,但市场留给它的机会能有多少还是个未知数。

补电商渠道短板

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的Forever 21开启了一系列营销活动。近日,Forever 21在上海地铁18号线包下专列广告车厢,并在上海、杭州、武汉三地购物中心投放大屏广告。此前,在电影《魔法蓝精灵》上映时,Forever 21也借势宣传,发布与蓝精灵IP的联名系列。今年6月,Forever 21在杭州草莓音乐节举办快闪活动。

一系列营销活动背后是Forever 21想要重新布局中国市场。前不久,Forever 21母公司Authentic Brands Group(以下简称“ABG公司”)在微信公众号宣布与上海橙迪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橙迪”)达成合作,重新布局中国市场,且全面升级Forever 21在中国市场的业务。

目前,Forever 21小红书官方账号已经上线,其背后运营主体为上海橙迪。根据ABG公司官方披露的信息,作为Forever 21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被授权方,上海橙迪将负责Forever 21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生产、销售与线上、线下渠道的市场营销,品类涵盖男装、女装、鞋履、休闲装、内衣、包袋及配饰。同时,ABG公司也表示,通过此次与上海橙迪的合作,Forever 21将加速其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焕新,线上店铺也将同时焕新,并计划于未来继续布局线下零售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橙迪背后的第一大股东是唯品会。根据天眼查信息,上海橙迪成立于2015年,广州唯品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5%,为第一大股东。这也被业界认为唯品会是Forever 21此次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合作伙伴。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对Forever 21、上海橙迪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时尚产业独立分析师、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表示:“Forever21选择合作唯品会,可以看作是Forever 21补齐电商渠道的一种策略,唯品会具备电商平台的能力,利用平台渠道资源能力能够更好体现Forever 21快时尚的定位,补齐其之前的电商渠道短板。”

唯品会成立于2008年8月,定位是‌品牌特卖‌,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国内外中高端品牌折扣商品,涵盖服饰、美妆、家居等品类。其经营模式区别于传统电商的常规销售模式,唯品会通过限时折扣模式为品牌方处理库存,同时满足消费者对品牌低价购物的需求。

三进三出中国市场

对于很多中国消费者而言,Forever 21并不陌生。Forever 21早在2008年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这一年,Forever 21在江苏常熟开设首店,但因选址偏离核心客群、品牌认知度不足,仅一年后便停止运营。

2011年,Forever 21卷土重来,与永远二十一商业(上海)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负责Forever 21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线下门店扩张与线上渠道布局。Forever 21此番进入恰逢中国电商发展得如火如荼,但Forever 21没有吃到电商红利,反而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线下,不断开设线下门店。在本土服饰与成千上万的电商卖家夹击下,2017年开始,Forever 21在中国市场开始收缩,陆续关闭其中国官网、电商平台及剩余线下门店,而永远二十一商业(上海)有限公司也于2023年7月因破产被注销。Forever21也不得不以失败收场。

其实这一时期的Forever 21不只是在中国市场发展不乐观,其在世界范围内也一直处于“退退退”的状态。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6年,Forever 21就宣布退出苏格兰市场。2017年末,Forever 21在悉尼关闭仅有的旗舰店后。同年,Forever 21还关闭位于日本东京原宿旗舰店。

对于中国市场,Forever 21有着自己的执着。2021年,Forever 21第三次尝试布局中国市场,运营方变更为Lasonic Limited(旭声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旭声电器(深圳)有限公司,计划通过少量线下门店及天猫、拼多多、唯品会等电商平台重启业务。但此次回归也未能突破瓶颈,线上销量平平,线下布局有限,其运营的品牌公众号于2024年10月停更,门店也陆续关闭。

整体来看,Forever 21几次进入中国市场的定位是中高端快时尚品牌,产品单价基本在200—300元上下,部分价格甚至更高。但是在产品风格方面,不少消费者认为该品牌产品与本土审美脱节。

在要客研究院院长周婷看来,Forever 21三进三出的核心问题是品牌力和产品力的问题,其次是市场策略,特别是渠道选择方面。

“中国市场有着庞大内销市场,这是任何国际品牌不容忽视的,三进三出可以看到Forever21对于中国市场的执着。Forever 21之前本土化策略没有认准问题点所在,此番重新归来,和唯品会合作正好可以形成互补。”程伟雄补充道。

低价竞争

众所周知,唯品会以打折促销闻名,低价分销是唯品会的优势,Forever21重回中国市场选择背后有着唯品会支撑的上海橙迪,而此番合作对象的选择被认为是Forever 21释放的一种信号——低成本开拓中国市场。

周婷认为,Forever 21此番进入中国市场合作唯品会,就是想低成本或者零成本开拓中国市场,或者没有预算也不想投入太多预算。唯品会除了能通过打折促销帮助Forever 21卖一些货以外,并不能帮助品牌实现更多的发展。

市场也有另一种声音传出——Forever 21此番进来是为了抢占ZARA、H&M等放弃的低端快时尚市场。

事实上,如今的中国快时尚市场早已发生改变,曾经的快时尚巨头ZARA、H&M等随着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在不断调整发展战略,放弃低价竞争,弱化平价时尚标签,向高端化转型,如ZARA大量关闭低效门店,将门店转型为“体验中心+前置仓”,通过RFID技术实现线上线下库存打通,提升品牌形象,强调高端时尚品牌定位。同时ZARA母公司也发力更具潜力的高端品牌。

再看本土快时尚品牌,近两年崛起的快时尚品牌UR以“快”闻名。据了解,UR采用“小单快反”模式,依托高效供应链体系实现快速迭代。这种模式既能保持商品新鲜感,又能降低库存风险。其货品迭代周期为‌45天‌,每周二、周五更新货品。每年推出3000—4000款商品,采用45天淘汰周期,确保货品新鲜度。而快时尚品牌Shein的新款从设计到上架周期压缩至‌1周内‌,实际生产窗口期仅‌3—5天。‌而在低价领域,Shein似乎更有话语权,据了解,Shein产品的单价几乎在10美元以下。

快时尚的市场竞争在加剧,此番归来的Forever 21能有多少机会?

在周婷看来,靠品牌、产品和价格错位而获得发展的快时尚品牌正在逐步退出市场,消费者越来越明白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特别是高端消费者,越来越对物美价廉概念不感冒,这就导致快时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Forever 21此番归来并不具备多大优势,特别是在客户消费多元化个性化、供应平台化去中介化的当下,客户选择越来越多,Forever 21的竞争力也就越小。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目前Forever 21在唯品会开设了旗舰店,店里一款格子衫特卖价为166元,原价为759元。在该旗舰店,大部分产品进行2折甩卖,甚至部分产品优惠折扣为1折。

在程伟雄看来,中国电商快速崛起让中国快时尚市场的发展快于全球市场,在供应端采购生产的“快”和消费端上新的“快”,已经让国内外快时尚品牌市场发生快速迭代,让更多的本土中小品牌快速成长,Forever 21此番归来不仅仅是要弥补线上渠道的不足,也需要利用数字技术、数字驱动、数字营销,快速捕捉消费者新画像,做好适合中国用户穿着的系列产品才是关键。

不过程伟雄也认为:“中国市场足够大,Forever 21只要坚持下去,有足够的本土化市场策略和战略定力,在中国快时尚市场依然能够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