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博物馆,寻潮汕文化的发展脉络,看南澳一号出水的宝藏

发布时间:2025-08-13 12:00  浏览量:2

人文旅行达人/小众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

汕头博物馆位于中山公园西北角的梅溪河畔,从公园的西门出来,沿月眉河绕到这里,梅溪河面已是烟雨蒙蒙,雨已经开始慢慢落下。

博物馆中的常展包含汕头历史陈列、南澳1号、潮汕钱庄和馆藏精品等,还有反映汕头百年历史的老照片和中医展览,另外,还遇到了伟人号机车文物的巡展。

汕头历史陈列的主题为:江河入海流。汕头的城市历史虽然只有百余年,但位于南澳后宅镇的象山遗址,距今约有8000年左右,是华南地区除韶关马坝遗址外,较早的人类生活遗存。根据考古研究,先秦时期的粤东、闽南大地的广阔区域,分布着特征鲜明的浮滨文化,这源于商周之际中原奴隶主对长江以南和闽粤的扩张。

中原汉人南迁入潮自秦开始,一直延续到唐宋等朝,从未间断。隋唐时期,以韩愈为代表的南来官员,则带来了儒学教化。宋元时期是潮汕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潮汕民系开始形成。公元前204年,赵佗自立南越国,在南海郡增设揭阳县,潮汕地区的行政建制,也至此开始。

移民浪潮主要发生在两个时期,一是两晋南北朝,一是五代十国。伴随着人口大迁移的,还有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因潮汕地区和闽南地区接壤,自北宋开始,大批闽南人移居潮汕,使得潮汕在方言、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融入了众多闽南元素。

潮汕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对外经济交流的前沿,樟林港、南澳岛、南澳一号沉船等,无不体现了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

1860年,汕头正式开埠,成为中国近代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1921年7月,汕头市政厅成立,与澄海分治,逐步取代潮州,成为潮汕、粤东地区的中心城市。鼎盛时期,港口吞吐量居全国第三,多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

辛亥革命后,无论是大革命、抗日,还是解放战争,汕头作为粤东的中心城市,都积极参与到了历史进程之中。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汕头被划作经济特区,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在馆展精品展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那件清代的金漆木雕人物博古纹神椟。这件精美的展品,富丽堂皇,充分展现了晚清潮汕民间木雕的高超技艺。

汕头开埠后,这里很快发展成为金融中心,钱庄也于清末民初开始兴起,自1930年达到顶峰,新中国成立后退出历史舞台。汕头钱庄促进了汕头埠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是近代中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澳一号沉船位于南澳岛东南三点金海域,发现于2007年。2010-2012年,经抢救性水下发掘,共出水文物2.7万余件,是目前我国出水器物数量最多的古代沉船遗址。这是一艘明万历年间的商船,反映了海禁时期,广东港口的繁荣、制瓷技术的发展、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