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21-25】 画面如何呈现 先欣赏东林大佛壁画
发布时间:2025-07-25 00:25 浏览量:3
阿弥陀佛艺术创作日记之二十一
东林大佛无量寿殿原创壁画《四十八大愿》局部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是其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所发的庄严誓愿,核心是建立西方极乐世界并救度众生。我们从之前的日记里面知道,因四十八大愿而建立的极乐世界是多么美妙殊胜,吸引了无数的众生向往,由彼推此,四十八大愿应该也是极美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创作画面,更是画阿弥陀佛时,无可缺少的组成元素。
据东林大佛资料显示,其无量寿殿内的大型原创壁画《四十八大愿》,是历史上首次创作该主题完整壁画的寺院,我黏贴到下面请读者朋友一起欣赏,同时也从个人艺术创作的层面,再次深入经藏,认真研读四十八大愿的内容,以准确地创作出想要表达的画面效果。
第二十一 各具三十二相愿 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东林大佛无量寿殿原创壁画《四十八大愿》
阿弥陀佛: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三十二大人相是佛陀的庄严德相,代表着无量的福慧和功德。【获得方式】每修一百福才得一相好,菩萨修行要经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庄严。如一福是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盲人的眼睛治好,可见修一福很不容易。
三十二相有两种:一种具足【成满】,包括八十种好,非常细微难见,能使人生起喜爱之心,这只有佛陀才具有;另一种称为不具足三十二相,如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但比佛的具足三十二相要逊色得多。
阿弥陀佛发愿,如果我成佛,国中天人,不成就圆满三十二大人相,不取正觉。这里的【国中天人】指的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阿弥陀佛怜悯众生福薄、少德、不具妙相,甚至有些众生相貌丑陋受人蔑视,所以发此愿,让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和佛一样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靠阿弥陀佛愿力的加持,而不用像菩萨修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再用一百劫的时间来修相好。
这一愿体现了阿弥陀佛对众生的深切悲悯和度化众生的宏大誓愿。给予众生信心,只要信愿持名,往生极乐世界,就能获得与佛等同的庄严相好,与阿弥陀佛及极乐世界的诸大菩萨都是平等一相。阿弥陀佛的这一愿为众生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愿景,激励着众生向往极乐世界,精进修行,最终成就佛果。
看画面内容:仍然是上下结构,上为极乐世界具三十二大人相的佛,下为娑婆世界外貌各有特色的众生,中间有天人和带有背光的佛,似乎都是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典故画面,是什么故事我还没有看懂,需要继续深入经藏,才能看懂。
我如何创作:我可能会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做画面上的表达,例如佛在娑婆世界救赎,例如人在极乐世世参观,这种地理上的互换,或者是身份上的互换,会形鲜明对比,就像变形记一样,对换一下地理或身份,一切都会更强烈,对比更显著,视觉冲击更炸裂。
第二十二 菩萨一生补处愿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东林大佛无量寿殿原创壁画《四十八大愿》
净土功能与菩萨行愿【第22-48愿】
阿弥陀佛: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 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 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法藏比丘发愿,若他成佛,其他佛土的菩萨众生来到极乐净土,最终必将达到一生补处菩萨的果位,即等觉位,只需一生即可成佛。除非这些菩萨有其特别的本愿,如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本愿,他们可以自由地以大悲愿力化现世间,为度化众生而积累功德。
这些菩萨在极乐世界修习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开化无量的众生,使他们安立无上正真的佛道,超越常伦的修行阶位,现前修习普贤菩萨的大行大愿。
此愿保证了来到极乐净土的菩萨能够迅速达到成佛的关键阶位,除非他们自愿为了度化众生而延迟成佛。强调了阿弥陀佛的净土是一个修行的理想环境,能够帮助菩萨快速积累功德,实现成佛的目标。同时,也体现了阿弥陀佛对于所有众生的慈悲和智慧,愿意帮助他们实现最高的佛果。
此愿表达了阿弥陀佛对于所有众生的深切关怀,愿意为他们提供一个修行的净土,帮助他们迅速成佛,实现解脱和觉悟。体现了阿弥陀佛对于他方佛土菩萨众生的深切关怀和接引。
看画面内容:画面还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呈现的是在极乐世界进修的,其他佛土的菩萨们,在听阿弥陀佛讲法。下部分呈现的是其他佛土的菩萨们,在还没有获得果位的刹土上修行,看起来也是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典故,但是我可能没有看过这些典故,不知道其出处在哪里,需要继续深入经藏。
我如何创作:或许我可以把地藏菩萨的故事画进去,或者把竖三世佛里面的弥勒佛的故事画进去,也或许可以把现世圣僧的故事画进去,例如,东林大佛的大和尚,应该也是此幅画的一个好题材。这些故事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也可以很好地表达这些菩萨们【只需一生即可成佛】的概念。
我对这一愿是从娑婆世界来理解的,如果把西天极乐比喻为地球上一流的大学,那么,上面创作画面中提到的地藏菩萨、弥勒佛、东林大佛的大和尚大安法师,应该都是去西天极乐留学的各刹地的菩萨,他们在阿弥陀佛建立的西天极乐世界深造,按此大愿的说法,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修行的净土,按他们自己的意愿,花开见佛时,是可以按自己的意思,回到来处的刹土上,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
看过地藏经的老铁都知道,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按阿弥陀佛此大愿来看,地藏菩萨能把地狱众生全部救赎,那肯定是成佛的践行,按因果关系来说,地藏菩萨是有佛位的,才会有能力和实力做到【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应该是已经在极乐世界有留学名额的,那么,现在是在留学前,还是留学后海归,从无量劫的时间来看, 时间应该是同一个,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同一个时间。
我们都知道弥勒佛是竖三世佛里面的未来佛,但是佛经已经告诉我们了弥勒菩萨是未来佛教主,由此及彼,按上面的逻辑,弥勒佛应该也是极乐世界的留学生,未来是会做海归的,重新回来娑婆世界。
为什么我会想把东林大佛的大和尚画进去,因为这个更容易理解,按阿弥陀佛此愿来推理就知道了,东林大佛的大和尚应该也是极乐世界的留学生,至于现在是学成归回娑婆世界的海归,顾忌人类的认知而不以三十二大人相示人,还是正在发愿阶段,准备度过【只需一生即可成佛】,也就是今生定成佛果,这个我找不到证据是前者还是是后者,但是按阿弥陀佛此愿推理,肯定是两者之一,因为无论是建成东林大佛,还是创造一个不收费唯一道场,都不是凡夫能轻易做到的事情,做到了就不能称为凡夫,而是应该称之为圣僧。
这样的三个故事呈现在画面上,应该是内涵丰满了,只需要注意画面表达手法就行了。老铁们,我分析得有道理吗,这可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认知和观点,没有受任何人影响,绝对的认知原创思维原创观念原创,欢迎评论区发表看法。
第二十三 一时普供诸佛愿 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不取正觉。东林大佛无量寿殿原创壁画《四十八大愿》
阿弥陀佛: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发愿,若他成佛时,极乐国土中的菩萨们能够凭借阿弥陀佛的威神力,在一顿饭的极短时间内,分身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以香、华、灯、饮食、幢幡、音乐等种种供具供养十方诸佛。如果这一愿不能实现,他就不取正觉。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获得如法身大士般的神力,能于一念一时遍至十方世界供养一切诸佛。虽然从事相上看有往来之相,但从法身角度来看,是尽虚空遍法界,无来无去,如太阳当空,其影像遍现于所有江河湖海中。
广修供养是菩萨修行的重要科目,通过遍供诸佛,极乐世界的菩萨们能快速积累福慧资粮,有助于他们迅速成就佛果。同时,也让净业行人往生到安养净土后,得阿弥陀佛加持,平等尊重供养无量诸佛,所培的福德深广如虚空大海。
这一愿体现了阿弥陀佛对众生的深切悲悯和宏大愿力,旨在帮助众生通过供养诸佛的修行,迅速积累功德,迈向成佛之道。
看画面内容:这次的画面是以菩萨为中心,以阳光发射的方式表达,一念一时遍至十方世界供养一切诸佛。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在菩萨周边接收到了菩萨的供养。
我如何创作:我可能会直接画成太阳光,更加直观明了,中间画个大太阳形状的光圈,菩萨画在中间,精细微妙。也可能我会用粒子运动的方式做画面表达,或许更易于当代人理解,需要深入经藏找点智慧,再做更好的画面安排。
第二十四 供具自皆如意愿 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东林大佛无量寿殿原创壁画《四十八大愿》
阿弥陀佛: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此愿意味着,若阿弥陀佛成佛时,生到极乐净土的菩萨,在十方诸佛前显现功德、智慧之本,众多所欲希求的供养之具,诸如华香、伎乐、幢幡等,都能自然化生,应念即至。如果此愿不能兑现,便不成佛。
法藏菩萨考察他方世界,见有些国土的菩萨虽遍至佛前,然自身福德浅薄,供具难以如意。如常啼菩萨割身肉、觅供具,善惠仙人殷勤求莲花等,内心难免懊恼。为解除众生之苦,法藏菩萨发此悲愿,给予往生者在十方佛所恭敬种植福田的增上缘。
极乐世界的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能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随心所念,种种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间所有。这些供具奉散给诸佛及菩萨、声闻之众后,在虚空中化成华盖,光色闪耀,香气普熏,其华周圆可达四百里,乃至覆盖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前后,依次化没。
法供养与财物供养:虽然法供养被认为比财物供养更为殊胜,但财物供养仍有其必要性,不能完全被法供养替代。财物供养是积累福德的一种方式,与法供养在本质和修行上各有其重要性。这一愿体现了阿弥陀佛对众生的深切慈悲,确保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能够毫无障碍地供养诸佛,积累无量的功德,从而迅速成就佛道。
看画面内容:实是一个供具自由的画面,上半部分画的是极乐世界,下半部分画的是娑婆世界获得供具自由的供养画面,不故道是否有典故在其中,这个画面里面我没有看出来,感觉上几个局部是类似的场景,也可能有故事情节,也可能只是画面表达。
我如何创作:我可以会找几个经典的故事,实现了供具自由的供养,和找不到供具的供养,做一个简单的对比画面,以此来理解此愿的重要性,以及福德显化的画面效果。
第二十五 菩萨演一切智愿 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东林大佛无量寿殿原创壁画《四十八大愿》
阿弥陀佛: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发愿,如果他成佛时,极乐世界中的菩萨不能像佛一样演说一切智,他便不取正觉。
一切智的含义:声闻缘觉所证的一切智是指空性之智,证到一切法的总相是空。菩萨所证的道种智,是从空出假,借假修真。佛所证的一切种智,是佛智圆明,即空即假,证得中道第一谛。
阿弥陀佛通过这一大愿,加持极乐国中的菩萨具足佛智,能像佛一样演说诸法秘要,无违无失,妙契中道,开示悟入佛知佛见,普度众生。这一愿不仅帮助极乐世界的菩萨快速成佛,还能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
极乐世界的菩萨能够宣说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正法是无相无为、无缚无脱的真实道理,非佛创造,而是本来就存在的。宣说正法对于正法久住非常重要,能让众生了解生命的意义,远离妄执,了脱生死。
通过这一愿,阿弥陀佛展现了其度化众生的宏大誓愿,不仅赐予众生无量的福德,更以无上的智慧加持,使众生得以在听闻佛法中开启智慧,最终迈向成佛之道。
看画面内容:这也是一个纯粹的极乐世界场景,也终于明白了佛和菩萨为什么在一起,还被称为佛菩萨,阿弥陀佛此愿解答了多个疑问,画面的表达也可以清晰度地理解到极乐世界的菩萨是能像佛一样的演说一切智。
我如何创作:佛和菩萨混在一起画,我理解的佛都是有肉髻的,我理解的菩萨都是天人形象,两者外表的不同还是很容易区分的,画的时候把佛和菩萨画在一起,来表达菩萨能像佛一样演说一切智,具体的画面需要再做精细刻画。
AI画的阿弥陀佛《火山熔岩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