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猛兽” 之 “黄鼠狼” 步兵战车:辉煌往昔与卓越性能
发布时间:2025-08-13 16:36 浏览量:2
在装甲战车的命名世界里,日耳曼人对以动物命名的偏爱尤为突出,尤其是那些象征着力量与凶猛的动物。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中,德国就推出了如“黑豹”战斗坦克、“虎”式重型坦克,以及“象”式、“犀牛”、“黄蜂”、“野蜂”、“强虎”、“鼠”式等众多装甲战车。二战的硝烟散去后,德国在装甲领域的创新脚步未停,先后研制出举世闻名的“豹”1、“豹”2主战坦克,还有“猎豹”、“山猫”、“鼬鼠”、“海狸”、“非洲小狐”等一系列装甲车辆。在这个独具特色的“装甲动物园”中,“黄鼠狼”步兵战车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
“黄鼠狼”步兵战车,在西方军队的步兵战车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虽然世界上最早装备部队的步兵战车是前苏联于1966年列装苏军的BMP-1步兵战车,法国的AMX-VCI步兵战车也在1969年装备法军,但它们都是由装甲输送车改装而来;而“黄鼠狼”步兵战车,则是西方国家中最早独立研制并装备部队的步兵战车。
1960年,联邦德国军方将步兵战车的研制重任委托给工业部门。莱茵金属集团,以及由德国亨舍尔公司与瑞士莫瓦格公司组成的工业集团参与了这场激烈的竞标。在数年的时间里,两大集团分别精心打造了4批样车。1968年,这些样车交付联邦德国陆军进行广泛的部队试验,经过近一年的严苛测试,于1969年3月试验圆满结束,各项性能令人满意。同年4月,“黄鼠狼”步兵战车正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并在5月被正式命名为“黄鼠狼”步兵战车(后称“黄鼠狼”1步兵战车),莱茵金属集团成为总承包商,马克公司则作为子承包商。
1970年5月,“黄鼠狼”1步兵战车正式装备联邦德国陆军。到1975年,预计的2136辆生产任务全部完成,它成为德军装甲旅和摩托化步兵旅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甚至在德国维和部队中也时常能见到它的身影。
“黄鼠狼”步兵战车特色鲜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它在重量方面的“突出表现”,是世界上最重的步兵战车之一,战斗全重高达28.2吨,比后来装备部队的美国M2、英国“武士”、日本89式、俄罗斯BMP-3和瑞典CV90等步兵战车都要重。在世界步兵战车家族中,仅有以色列由T-54/55坦克改装而成的“阿奇扎里特”步兵战车(44 吨)比它更重,但“阿奇扎里特”属于特例,因此在正经研制的步兵战车中,“黄鼠狼” 可谓是 “大哥大”!
它车长6.79米,车宽3.24米,车高(至炮塔顶)2.985米,车体顶部高1.9米,车底距地高440毫米。较高的车体和炮塔,主要是考虑到欧洲人身材高大,强调乘坐舒适性,这与苏制步兵战车过分强调外形低矮形成了鲜明对比。
“黄鼠狼” 步兵战车拥有4名乘员和6名载员。在总体布局上,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配有一扇向右开启的舱门和3具潜望镜,中间的潜望镜可换为被动式夜间观察镜。驾驶员后方的乘员也有一扇向右开启的舱门和1具360度旋转的潜望镜。驾驶员右侧是动力舱,安置着发动机和变速箱等设备。中部的战斗室配备双人炮塔,装有20毫米机关炮和并列机枪等武器,车长在炮塔内右侧,炮长在左侧,各有一个顶部舱门。后部的载员室设有2条长椅,6名载员背靠背而坐,长椅可放平供 4名载员躺下休息,此时其余乘载员只能轮班休息。载员室两侧各有2个球形射击孔和3具潜望镜,顶部有4个开启方向各异的舱门,车体后部还有一个跳板式后门。载员人数较少或许与德国摩托化步兵旅的步兵班编制有关。
其主要武器是1门由莱茵金属公司生产的Rh202型20毫米机关炮。该炮采用气动复进式,弹带供弹并遥控操纵射击,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机关炮高低射界为-17度至+65度,方向射界360度,最大射速可达800-1000发/分,可发射曳光穿甲弹和榴弹,由3条弹带供弹。发射曳光穿甲弹时,在1000米射击距离上可击穿32毫米厚的钢装甲,对付轻型装甲车辆游刃有余,但面对先进步兵战车的主装甲则略显乏力。其对付软目标的有效射程为2000米,对付飞机的有效射高为1600米。炮长和车长通过电动操纵装置实现遥控射击,20毫米炮弹的弹药基数为1250发。
在机关炮右侧是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弹药基数2500发,左侧为6具76 毫米烟幕弹发射器。“黄鼠狼”的独特之处在于车体后部设有1挺向后射击的7.62毫米机枪,弹药基数同样是2500发,可遥控操纵射击,方向射界180度,高低射界-15度至+55度,与主炮及并列机枪构成环形射击。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挺后机枪设有装甲防护,通过密封旋转轴承座与车体顶部相连,确保了车体顶部的密封性。搭载步兵还可利用4个球形射击孔用冲锋枪向外射击,方向射界40度,高低射界-10度至+25度。
“黄鼠狼”步兵战车的火控系统包括电动操纵装置、备用手动操纵装置、车长超越射击装置、炮长瞄准镜和车长瞄准镜等。两种瞄准镜放大倍率为2倍和6 倍(可变换),夜间作战可更换为红外夜视瞄准镜。机关炮左侧有1具红外/白光探照灯,可随火炮一起俯仰。车长另有8具周视潜望式观察镜,炮长配备3具潜望镜。
动力装置采用戴姆勒-奔驰公司制造的MB833Ea500型6缸水冷涡轮增压柴油机,最大功率600马力,使“黄鼠狼”步兵战车单位功率高达20.5马力/吨,最大速度达到75千米/小时,在当代步兵战车中表现出色。传动装置为伦克公司制造的 HSWL-194型液力机械式变速箱,变速机构由3个行星排组成,因有倒顺机构,可实现4个前进档和4个倒档,但一般仅使用一个倒档。传动装置还包括静液差速转向机构,可实现无级转向。
行动装置采用扭杆式悬挂装置和液压减震器,每侧有6个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第 1、2、5、6 负重轮处装有液压减震器。履带为钢制、端部连接履带,底部有可更换的橡胶衬垫,冬季可换为防滑齿,最大行程达520千米。车体两侧加浮囊后可浮渡,装上发动机进气筒后可潜渡水深不超过2米的江河,最大爬坡度为31度。
“黄鼠狼” 步兵战车采用钢装甲全焊接结构,车内采用隔舱化布置。由于要与“豹”式主战坦克协同作战,研制方采用了与轻型坦克相同的装甲。车体首上装甲厚30毫米,可抵御20毫米机关炮攻击,其他部位可抵御轻武器和炮弹破片攻击。车体两侧设有侧裙板。车内配备集体式三防装置,超压为30毫米水柱,还有自动灭火装置,可两次使用,第一次自动灭火,第二次手动灭火。
车内电气设备采用24伏直流电,由1台9千瓦的发动机供电,6个蓄电池总容量为300安小时。车内配备2部无线电台、1部收报机、3根天线和6部车内通话器。此外,“黄鼠狼”的维修性良好,车体首上甲板可“大揭盖”,便于发动机吊装。
“黄鼠狼”步兵战车研制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服役超过三十年,当前已衍生出多种不同型号,它既能与德国的豹2坦克配合协同作战,也可单独执行任务,在装甲战车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上一篇:暖“新”关爱·文化润苗项目走进烟台蓝海社区
- 下一篇:2025南国书香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