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中饱私囊,员工实名举报?金地:高度重视并已开展核查

发布时间:2025-08-13 16:43  浏览量:2

近日,有消息称金地集团华东区域员工向集团内部发邮件实名举报了金地集团华东区域某高管的经济问题。

据网传举报材料,此次员工实名举报的核心点,包括高管经济问题、国有资产处置存疑、"一言堂"式人事决策等。其声称,“不接受徐某静降职降薪及逼迫离职的恐吓,要求公司人力介入去留员工的能力评估,必须揭露其中饱私囊的事实。”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员工实名举报中还透露了公司裁员等问题,直指今年7月份的一场大规模组织架构变革,因此备受市场关注。

对于以上问题,金地集团方面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司已关注到相关报道,公司高度重视并已开展核查。“

员工实名举报公司高管

据网传举报材料,傅某于2016年8月1日正式加入金地集团,正值第九个年头,入职负责金地天境项目营销经理。之后陆续负责奉贤、松江等难点项目。于2019年调至区域跟随徐某静配合管理华东区域营销部各类工作事项,其间徐某静经常以各类奖励、团建等名义将费用报销至下属名下再私下转回给她,傅某称希望公司审计可介入核实相关费用真正去向。

在此之后,傅某主动申请远离该“领导”回上海公司,2020年—2023年期间操盘西虹桥虹悦湾、金地西郊风华、金地嘉源、金地嘉悦湾、金地峯汇、金地悦章,最终因金地悦章操盘失利,愿意回归平台负责上海公司大宗业务。

傅某还表示,此时徐某静为区域营销负责人不让傅某再插手管理上海大宗业务(此时傅某明确表示其有泗泾8760项目的客户,当初对外报价1.2亿,客户是愿意1亿成交的),但是最终徐某静将泗泾8760项目以8000多万的价格成交,是否有损公司损失还请审计查证。

同时,傅某又被徐某静逼迫离开大宗业务,至嘉定项目负责报批报建工作,其间冯总认为傅某具有一定的销售、公关能力,将其调至投资并购部配合代建业务的拓展。拓展期间,傅某因手握泗泾会所大单客户,并且以3000万的价格成交(一次性付款),上海公司在年底的时候用这笔资金支付工程款及员工奖金而得以喘息。

此次契机后,傅某有机会回上海公司负责大宗业务,今年(上海公司大宗业务只我一人单干)截至目前已完成2个会所、2个商业大盒子、5个自持项目的定价工作,2个自持项目的招标工作,自认为是最了解上海目前所有大宗资产的员工。

傅某称,8月1日徐某静任命发出后,就指使其他同事通知傅某准备好离职。8月4日其找徐某静核实具体情况,徐某静明确表示上海营销无法挤出大宗的编制让其继续工作。8月7日徐某静让下属与傅某交接工作,要求将所有工作成果及客户信息移交。傅某称不接受徐某静降职降薪及逼迫离职的恐吓,要求公司人力介入去留员工的能力评估,必须揭露其中饱私囊的事实。

对于以上信息,金地集团回应称,“我司已关注到相关报道,公司高度重视并已开展核查。“

一场大规模的架构调整

此次内部举报,还指向金地集团7月份掀起的一场大规模的组织架构变革,带来的大规模裁员。傅某正是被裁员工之一。

据公开报道,此次架构调整的核心策略是“区域公司功能弱化与城市公司合并”。金地集团在本次组织架构变革中,首先对区域公司的职能进行了显著的调整。原先的三级管控体系(集团-区域-城市)被简化,现在集团总部将直接管理地区公司,取消了区域公司的中间层级。

同时,区域公司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型,它们不再承担核心业务职能,而是专注于业务督导、审计监察、人力行政等后台支持功能,定位转变为辅助一线经营单元。

为了实现资源的更有效集中和跨城市的协同发展,金地集团设立了十大地区公司,包括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浙江等核心城市公司,以及天津、东北、南京、华中、西南等重要区域公司。这种调整旨在更聚焦于核心城市群,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强化在这些关键区域的深耕能力。

金地集团的组织架构调整,也反映出行业深度调整期,房企普遍面临的经营瓶颈和转型的迫切。

金地面临连年亏损困境

作为一家老牌上市房企,金地在2024年业绩经历了明显的波动。

2023年10月16日,原董事长凌克因身体原因辞任公司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公司总裁黄俊灿代为行使公司董事长职务。2024年3月17日,金地集团董事会选举徐家俊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

年报显示,2024年金地集团共录得营业收入约753.44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61.15亿元,同比下降约788.54%。从销售数据来看,2024年金地集团签约金额仅685.1亿元,同比下跌55.39%,彻底跌出“千亿房企”阵营;签约面积471.4万平方米,同比减少46.25%。

这也是自2024年3月“接棒”董事长以来,徐家俊交出的首份完整的年度答卷。进入2025年,金地集团1-7月累计实现签约金额197.3亿元,同比下降53.26%;累计实现签约面积14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9.5%。

亏损也在继续,金地集团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4亿元到-42亿元,预计扣非净利润为-32亿元到-40亿元。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包括公司近年销售规模下降,报告期内可结转面积同比减少,营业收入同比下滑;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经营及销售策略,加大去化力度,使得部分项目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

据克而瑞监测数据,金地集团2024年共有9笔境内债、1笔境外债、3笔ABS(资产支持证券)到期,全年偿付共约200亿元的公开市场到期债务。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金地集团持有货币资金约193.8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4.82%。

金地集团如何扭转持续亏损,仍待市场考验。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艳玲 孙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