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阿弥陀佛【5】法藏比丘出家因缘 五十三尊佛次第示现
发布时间:2025-08-13 09:28 浏览量:3
阿弥陀佛艺术创作日记之四十七
AI画的阿弥陀佛
从佛经原文确认了阿弥陀佛AI绘画必须遵循的原则,也知道了可以自由发挥之处,对阿弥陀佛的形象认知再次升级。想要写一份阿弥陀佛简单,以方便更多的人了解阿弥陀佛,也方便AI制作出更加标准的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因地发愿的典故是佛教净土信仰的核心叙事之一,承载着极乐世界构建的深层教义与愿力修行的典范意义。根据《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译本)的详细记载,这一过程始于久远劫前,法藏比丘作为妙喜国国王世饶王,听闻世自在王佛说法后发菩提心,弃国出家,历经五劫思惟比较诸佛刹土,最终发下四十八大愿,通过兆载永劫的修行圆满愿力,成就阿弥陀佛果位与西方极乐净土。以下将依据经典原文,完整呈现这一殊胜因缘的全过程。
AI画的阿弥陀佛
"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锭光如来出兴于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于锭光佛后,复有光远佛、月光佛、 栴檀香佛、尸弃佛、智慧佛、无障碍佛、不退转佛、那罗延佛、慧胜佛、慧相佛、转轮王佛、伏藏佛、法藏佛、贤护佛、善住佛、善名称佛、大精进佛、空无佛、定无佛、解脱佛、如来佛、应供佛、正遍知佛、明行足佛、善逝佛、世间解佛、无上士佛、调御丈夫佛、天人师佛、佛世尊佛。如是等五十三佛,一一皆度脱无量众生成佛道,然后乃取灭度。"
这一段经文揭示了法藏比丘发愿的历史背景。在锭光佛(即燃灯佛)之后,经过五十三尊古佛的次第示现,每一尊佛都度化了无量众生,然后才示现涅槃。这五十三尊古佛的排列,不仅显示了法界众生的幸运,也体现了诸佛如来对众生的大悲不舍。其中,锭光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授记师,世自在王佛则是法藏比丘的亲教师,首尾呼应,形成完整的法界救度脉络。
AI画的阿弥陀佛
在世自在王佛示现成佛时,法藏比丘原为妙喜国的国王世饶王,听闻佛说法后心开意解:
"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
这一段经文描述了法藏比丘的出家过程。作为国王,世饶王拥有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却在听闻世自在王佛说法后,毅然放弃王位,出家修行,法号"法藏"。"高才勇哲"四字点明法藏比丘的非凡资质,而"与世超异"则强调其与一般世人的不同,为后续发大愿奠定了基础。
AI画的阿弥陀佛
出家后的法藏比丘,前往世自在王佛处请问:
"时彼比丘,稽首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以偈颂赞叹佛德已,向佛恭表愿心:'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至我国,快乐安隐'。并表示'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的坚韧道心。随即恳请求法:'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这段经文详细描述了法藏比丘向世自在王佛请问的过程。他首先以偈颂赞叹佛德,表达自己希望成为佛、建立第一国土的宏愿,并展现了"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的坚定道心。随后,他请求世自在王佛为其开示如何摄取佛国清净庄严的法门,以便自己能够快速成就佛果,拔除众生的生死痛苦。
AI画的阿弥陀佛
世自在王佛对法藏比丘的请问,首先给予勉励:"佛告比丘:'如所修行,庄严佛土,汝自当知。'"
这段经文表明,世自在王佛首先指出庄严佛土的修行应当从自性出发,但法藏比丘认为自己境界尚浅,无法完全明了:
"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唯愿世尊,广为敷演诸佛如来净土之行。我闻此已,当如说修行,成满所愿。'"
AI画的阿弥陀佛
世自在王佛看出了法藏比丘的高明与志愿深广,即以神通加持:"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
这一段经文揭示了世自在王佛为法藏比丘示现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的经过。"二百一十亿"并非实指具体数字,而是象征性地表示法藏比丘观察了无数诸佛刹土,包括清净庄严的净土与污秽痛苦的秽土,以及其中众生的善恶差别。世自在王佛通过神通力,让法藏比丘清晰目睹这些刹土的依正庄严与众生状况,为后续的五劫思惟提供了直观认识。
AI画的阿弥陀佛
目睹诸佛刹土后,法藏比丘产生了深入思惟的契机:"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一切世间无能及者。"
这段经文表明,法藏比丘在目睹诸佛刹土后,产生了发起殊胜愿心的冲动。他的心寂静无染,志向专一而不散乱,这种精神状态是世间难以企及的。
AI画的阿弥陀佛
法藏比丘开始进行长达五劫的思惟:"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五劫思惟的核心内容:
观察分析:法藏比丘对所见的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进行深入观察与分析,比较它们的善恶、粗妙之别。
选择摄取:他选择摄取那些清净庄严的刹土特质,摒弃那些污秽痛苦的刹土特质。
构思蓝图:通过五劫的思惟,构思出一个最理想的佛国净土蓝图,包括无恶道、寿命无量、光明遍照等核心特征。
五劫思惟的智慧含量极高,据法师开示,法藏比丘的智慧远超阿罗汉,甚至超过现代最先进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他通过这种不可思议的智慧,系统分析了诸佛刹土的优劣,最终确定了极乐世界的建设标准。
AI画的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