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凶猛!如今的蚊子为何不复当年“温柔”?黑蚊子竟是外来物种

发布时间:2025-08-13 16:55  浏览量:3

这几年的夏天,越来越难过!

不仅是温度更高,还有越来越凶猛的蚊子!

细心的热门早已发现,如今的蚊子和之前大大不同,一是叮咬能力超强,即使穿着外衣都能直接叮透;二是飞行完全静音,没有之前蚊子飞行时的嗡嗡声,这也让人们防不胜防。

有人抓到这些蚊子,更是惊讶地发现它们“黑身白线”的外表,与中国土生的灰色蚊子完全不同……

这些黑蚊子究竟是什么来头?为何如此让人深恶痛绝?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揭开黑蚊子的神秘面纱。

通常所说的黑蚊子,学名为白纹伊蚊,也被称为亚洲虎蚊 ,属于蚊科伊蚊属。它原产于东南亚地区,如今却广泛分布于全球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从南方的海南到北方的辽宁,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这种蚊子体型较小,成虫体长约 5 - 10 毫米,身体主体呈黑色,却有着醒目的白色斑纹,就像身着黑白相间的 “时尚外衣”,这也是它被称为 “花蚊子” 的原因。它的翅膀透明,停歇时,身体与停留平面呈 45 度角,与常见的库蚊、按蚊等姿态明显不同 。

黑蚊子的习性与我们常见的蚊子有着诸多不同之处。

土著蚊子多在夜间活动,而黑蚊子却偏爱白天,尤其是清晨和傍晚,是它们最为活跃的时段 。早上 6 - 8 点,当人们刚刚从睡梦中苏醒,开始一天的活动时,黑蚊子便已 “摩拳擦掌”,准备享受 “早餐”;傍晚 17 - 19 点,忙碌一天的人们在户外休闲放松,也正好成了黑蚊子的 “晚餐” 目标。当然,在光线较暗的阴凉处,黑蚊子全天都有可能出来攻击人,让人防不胜防。

在繁殖方面,黑蚊子对繁殖地的选择有着独特的偏好。它不像一些蚊子喜欢在污水、池塘等大型水域繁殖,而是钟情于小型清洁积水 。家里的花盆托盘、花瓶、废弃的瓶瓶罐罐、树洞、竹筒,甚至是空调滴水处形成的小水洼,都可能成为黑蚊子繁衍后代的 “温床”。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一只雌性黑蚊子一次可产卵 100 - 200 粒,这些卵在 2 - 3 天内就能孵化成幼虫,只需短短 7 - 10 天,幼虫就能发育为成虫,开启新一轮的繁殖。

如此强大的繁殖能力,也是黑蚊子数量众多、难以彻底消灭的原因之一。

黑蚊子可不是简单的 “瘙痒制造者”,它还是多种致命病毒的 “超级传者” ,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登革热病毒就是其中之一,这种病毒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传播,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感染登革热 。被携带登革热病毒的黑蚊子叮咬后,患者通常会突然高热,体温可达 39℃甚至更高,持续数天不退 。同时,还会伴有严重的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那种疼痛就像被千万根针扎,让人难以忍受 。部分患者身上会出现皮疹,从最初的小红点逐渐蔓延成片,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出血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若不及时治疗,发展为重症登革热,会导致休克、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

最近广东佛山爆发的基孔肯雅热,也是黑蚊子传播的病毒之一。

感染后,患者会在短时间内突发高热,体温飙升至 39℃ - 40℃ ,伴随着剧烈的头痛、肌肉痛 。而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是关节疼痛,这种疼痛往往累及手腕、脚踝、手指等小关节,疼痛程度剧烈,患者甚至连简单的握拳、走路等动作都难以完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虽然多数患者在一周内症状会有所好转,但仍有 30% - 40% 的患者关节疼痛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痛苦 。

寨卡病毒也与黑蚊子紧密相关,孕妇一旦感染寨卡病毒,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导致胎儿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如小头畸形,胎儿头部明显小于正常胎儿,大脑发育不全,这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也给孩子的未来蒙上了阴影 。除了对胎儿的影响,普通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会出现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结膜炎等症状 ,虽然症状相对较轻,但也会对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扰 。

对于“黑蚊子”的治理,如今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除了化学杀灭和物理灭蚊,更多还需个人防范,不要让“黑蚊子”破坏我们的消夏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