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普会果然掉入“陷进”,普京踏上美国国土,泽连斯基马上就到?

发布时间:2025-08-13 17:08  浏览量:2

普京与特朗普将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会晤。这是普京自2015年出席联合国大会后首次访美,也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他首次踏上西方国家领土。

地点选择充满象征意义:阿拉斯加与俄远东隔白令海峡相望,最窄处仅88公里,而这片土地在1867年前曾是俄罗斯领土。

然而随着会晤临近,德国《图片报》爆出惊人内幕:这场备受瞩目的峰会竟源于一场巨大的外交误会。特朗普派驻的乌克兰特使将俄方提出的 “乌军应从卢顿两州撤出” 错误理解为“俄罗斯应该撤出卢顿两州” 。

这场峰会从一开始就笼罩在“鸿门宴”的阴影之下。美西方近期释放的三个信号揭示出普京可能面临的战略陷阱。

据《国会山》报道,白宫正考虑在特普会期间临时邀请泽连斯基加入会议。这一操作在外交领域极为罕见——在如此高级别会晤前不足一周突然变更参会名单史无前例。

对普京而言,这无异于外交绑架。若泽连斯基突然现身,普京将陷入两难:拒绝会面将承担破坏和谈的骂名,接受则等于承认乌克兰政权的合法性,推翻俄罗斯三年多来“乌克兰政府是纳粹政权”的官方立场。

更棘手的是,泽连斯基曾亲自签署不与普京政府对话的法律文件,至今未变。美国副总统万斯8月10日公开表示:“美方正推动普京与泽连斯基直接会晤”,几乎是在为这场“突袭”造势。

就在普京准备赴约之际,北约秘书长公开宣称:“不论美俄会谈达成何种结果,北约将持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支持” 。这一表态直接削弱了俄罗斯的核心诉求——乌克兰非军事化。

在欧盟多国支持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态度更加强硬。他通过闭门会议向欧盟表态 “绝不放弃任何领土” ,而欧盟则明确表示“不会接受绕开欧洲达成的任何协议”。

随着特普会临近,欧洲大陆弥漫着被边缘化的恐慌。欧盟最担心的噩梦正在成为现实——美俄可能在没有欧洲参与的情况下达成协议。

英国已紧急召集美欧乌会议,试图在特普会前统一立场。波兰议员发出严厉警告:“今天出卖乌克兰,明天就会轮到波兰”。这种焦虑促使欧盟紧急追加30亿欧元援乌,试图保住对局势的影响力。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陷入更深困境。当5月19日特朗普与普京通话两小时后,美国对乌态度立即转变,甚至传出 “若乌克兰不配合,将减少援助” 的信号。

当时特朗普特使向泽连斯基通报情况后,乌总统立即提出三点强硬要求:必须首先实现停火;对俄实施新制裁;美国不得替乌克兰做决定。但这些要求都被美方视为“缺乏妥协意愿”。

如今泽连斯基面临更残酷的选择:要么接受美俄安排的领土现实,要么冒险失去西方支持。乌克兰驻美大使馆人士透露:“我们感觉正被放在菜单上,而美俄坐在餐桌旁”。

表面看,特朗普手握主场优势,实则暗藏政治风险。

对特朗普而言,此次会晤是兑现竞选承诺的关键一搏。他曾在竞选时夸口“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如今距离当选已过去多月。超过千亿美元的援乌支出引发国内不满,结束战争成为巩固执政合法性的必然选择。

特朗普的前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在电视节目中尖锐批评:“特朗普犯下致命错误”,可能被普京“推向他原本不想触及的领域”,比如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的主权。

博尔顿更以一句“他只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完成对前老板的终极讽刺。

普京会晤前,密集致电中国、印度等五国领导人,就乌克兰局势协调立场。作为仍被海牙国际刑事法院通缉的领导人,踏上美国领土需要巨大勇气,也表明他对特朗普有特殊信任。

俄罗斯的核心诉求明确:推动乌克兰承认领土现状,解除制裁,打破西方孤立。战场上的优势为此提供筹码——俄军已控制卢甘斯克全境及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地区超70%土地。

这场会晤的影响远超俄乌边界,可能重塑整个欧亚大陆的权力平衡。

若美俄达成协议,东欧政治地图或永久改写。特朗普被曝正推动一项和平协议,使 “乌克兰放弃大片领土” ,以换取短期停火。这可能导致美国战略重心加速转向印太地区,增加对华竞争压力。

欧洲将面临战后最严峻的安全挑战。法国总统马克龙等欧洲领导人已明确表示,因涉及欧洲安全,必须参与危机解决方案。但特朗普被曝视欧洲为“不可信任对象”,计划将三方会谈限定为美俄乌,排除欧洲代表。

更微妙的信号藏在时间选择中。8月15日恰逢日本宣布投降80周年,东京方面已感受到特殊政治寓意。而普京计划9月访华参加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届时中俄协调更受关注。

历史教训也警示着和平的脆弱。2014年《明斯克协议》因执行不力最终失效。波兰媒体爆料,此次协议可能仅为 “短期停火” 安排,非彻底和平。若缺乏欧洲背书和监督机制,新协议可能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