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好好走”,57岁的央视主持人王小丫,病床前的留言催人泪下
发布时间:2025-08-13 17:07 浏览量:1
编辑丨tx
"病魔虽可怕,但我的心永远不会倒下。感谢你们,让我在黑暗中看见光。"
当央视名嘴王小丫在病床上写下这行字时,无数80后90后突然意识到:那个在《开心辞典》里永远笑着问"确定吗"的女主持,竟已消失在荧幕前整整9年。
王小丫的父亲是报社编辑,他的书房里总弥漫着油墨和纸张的混杂气味,这让她小小年纪就与文字结缘。父亲给她取名“小丫”,偏爱那“大俗即大雅”的趣致,没想到,这个名字却成了她童年被嘲笑的由头。
可谁知,同学的戏谑,反倒推着她走进了图书馆的深处,让她学会用知识给自己披上盔甲。这,或许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置换”:笨拙地应对社交,换来了精神世界的丰饶。
高考那年,她原本心系中文系,结果却阴差阳错地滑入了四川大学的经济系。这算得上是她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路线偏离”。白天,她强迫自己啃着枯燥的经济学理论。
到了晚上,却悄悄溜进新闻系的课堂,成了一名“编外学生”。她似乎很早就明白,人生的真正主修课,有时得自己说了算。
毕业时,面对多家金融机构递来的橄榄枝,那是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安稳坦途。她却轻轻摇了摇头,一头扎进了当时濒临倒闭的《四川改革时报》。
起初的工作,是抄写信封地址,一份单调得能磨损指尖的活计。她从未抱怨,反而做得比所有同事都快,只要有一丁点空闲,就缠着老记者下乡,深入调研国企改制。
当面对一堆冰冷数据时,她能把它们瞬间转化成“50座西客站”这样的生动比喻,让抽象的报道瞬间变得鲜活可感。这种把复杂事物通俗化的天赋,日后成了她主持生涯中最锋利的武器。
报社最终还是倒闭了,她揣着所有的积蓄,毅然北上,考入了北京广播学院进修。为了纠正口音,她对着镜子一遍遍苦练发音,甚至连嘴唇都磨出了血泡。付出总有回报,机遇很快就来了。央视一档节目突然缺主持人,她被临时拉去代班《经济半小时》。
直播中途,导播设备竟出了故障,但她临危不乱,随手拈来“家庭账本”来解释复杂的财政赤字,既专业又接地气。这次教科书般的救场,让她一战成名,也让她正式敲开了央视的大门。
从此,王小丫这个名字,便与《开心词典》《经济半小时》等央视王牌节目紧密绑定。镜头前,她永远精神饱满,思路清晰,以独特的幽默感和扎实的专业素养,牢牢占据了“国民主持人”的独特位置。
然而,事业的版图越是无尽扩张,她个人生活的领地却越发收缩。她将几乎全部精力都投入了工作,与第一任丈夫吕成功聚少离多,频繁的争吵最终耗尽了五年的婚姻。离婚后,她更是变本加厉地投身工作,仿佛事业,成了她唯一能填补内心空缺的出口。
这种选择的代价,身体最先发出警报。她常年忍受着肾绞痛,后台的药瓶成了公开的秘密。到了2007年,身体开始频繁“报警”,起初只是头晕,她只当是过度疲劳。
直到有一次录完节目,她扶着墙都站不稳,才被同事硬生生送去医院。诊断结果是肾功能损伤,医生严令她停工休养。她口头答应着,转头却把诊断书塞进包里,照常排满了工作日程。她选择靠止痛药硬扛,靠调整站姿和话筒支架借力,苦苦维持着镜头前那个完美的微笑。
爱是最好的解药她就这样硬撑了将近十年。直到2016年春晚彩排,连续工作六小时后,她刚走到侧台,便双腿一软,直直栽倒在地。这一次,身体的反抗彻底不容置喙。“急性肾衰竭”,医生说,需要终身透析。再怎么热爱舞台,也不得不停下。她递交了辞呈,告别了奋斗多年的聚光灯下。
在漫长的病房日子里,丈夫曹建明成了她最坚实的依靠。透析带来的水肿让她浑身发胀,曹建明就每天花费数小时为她细致按摩,从脚踝到肩膀,轻柔却有力。康复训练时,他耐心搀扶着她,在走廊里一步一步挪动,即使自己额头渗出汗珠也顾不上擦。
在她高烧不退的夜晚,他通宵不眠,每半小时换一次湿毛巾,在她耳边轻声低语:“别怕,有我在。”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让她彻底明白了:知识或许是攻克难关的铠甲,而爱,才是抵御所有苦难最坚固的盾牌。
病榻上,她在本子里写下那句鼓励自己的短语:“病魔虽可怕,但我心不会屈服。”那一刻,她只觉“余生好好走”便是最大的福气,不再和过去的自己较劲。
回望与传承康复后,她没有选择彻底隐退,而是优雅地换了一条赛道。她转型做了《回家吃饭》的总导演,将台前的经验用于幕后。生活节奏被刻意调慢,慢走、练字、画画成了她的日常。她还在社区组织读书会,雷打不动地与邻里分享阅读心得。
她也选择回到了人生的起点。作为志愿者,她重返四川大凉山,给家乡的孩子们当助教。站在黑板前,她握着粉笔的手,因为透析后遗症而微微颤抖,却依然一笔一划写得认真、清晰。
那个曾从大山里走出,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女孩,如今又将知识带回了那里。她对后辈的提携,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当年《开心词典》挑选男主持时,她力排众议,独具慧眼地看中了专业不算顶尖、却阳光开朗的尼格买提。正是她的拍板,让小尼拿到了通往央视的“金钥匙”。这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传承,她的影响力,远不止于屏幕上的音容笑貌。
如今,57岁的她出版了新书《向光而行》,讲述自己的经历与感悟。网络上关于她的消息已不多见,而她的搭档尼格买提却时常更新动态,分享着改造房屋、制作节目的忙碌生活,意气风发。
他们像是两条在某处短暂交汇后,又各自奔向不同方向的河流:一个仍旧在急流中勇进,另一个,则汇入了一片开阔而平静的湖泊。
她的人生,充满了主动或被动的选择,每一次选择都对应着清晰的获得与失去:用安稳换理想,用健康换声名,最后又用声名换回了时间和从容。
那么,现在的她,究竟是失去了曾经拥有的,还是得到了不曾奢望的?这或许没有确切的答案。她只是不再与自己为敌,坦然接受了每一份选择附带的账单,然后,继续向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