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小学生送外卖日赚139元!网友吵翻天:是锻炼还是童工?

发布时间:2025-08-13 16:40  浏览量:3

文/蟠桃

最近,深圳华强北的“小孩哥”“小孩姐”刷屏全网:一群半大的孩子挂着二维码在写字楼里穿梭,动作比外卖小哥还灵活,做起了一块钱一单的 “最后100米代送” 生意。

这群风风火火的小家伙,被网友戏称为“小孩哥外卖军团”,在社会上引起了一番热议。

01.

四方絮语:或赞或忧

最开始发现这门“外卖代送生意”的还是附近的大妈们。华强北的一些高楼动辄七八十层,结构复杂,电梯分中低楼层和高楼层,转乘麻烦又难等。对于外卖员来说,超时扣钱是经常的事,所以宁愿分出一些配送费让大妈们完成最后一百米的配送。

没想到,暑假来临,不少“小孩哥”“小孩姐”也卷入了这条赛道。

孩子们的“打工日记”

加入这场大战的孩子大多是中小学生,每单收费1-2元,一天能挣几十块,多的时候能过百。一位年仅8岁的小女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从上午10:00送到晚上19:00点,第一天赚了139元。

这群孩子里,有人是被爸妈“赶”出来的:“他们说我在家抱着手机不动弹,不如出来干点活”;也有人是自己动了心思:“想体验下生活的‘毒打’,赚点钱开学用。现在时常为没单而发愁,开始共情父母,他们挣钱不容易。”

外卖员的两难账

相比大妈们,很多外卖员更喜欢让“小孩哥”“小孩姐”代劳:“小孩手脚快,收费也比大妈们便宜。拿到一个两个就走,客户不用等很久。以前大妈不攒到十个八个不愿意走。”

但也有骑手会忍不住感慨:“以前大妈大姐们靠这活儿贴补家用,现在孩子们一涌来,直接抢了她们的饭碗。”

家长的“放手与支持”

“小孩哥”“小孩姐”们的家长多半是华强北档口的老板,见孩子“参战”,大都笑着支持:

“从小锻炼一下赚钱能力挺好的。”

“让他体验一下以后赚钱的辛苦。”

“钱不钱的无所谓,主要是锻炼一下”。

网友的热评区:

谁来为孩子们的安全负责?

“小孩哥外卖军团”在网上火了之后,讨论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有人点赞:“靠劳动赚钱,比玩手机强多了。”

也有人担心:“写字楼人多手杂,是不是不安全?”“这算不算雇佣童工?”

02.

让娃送外卖,不止华强北

原以为华强北的“小孩哥外卖天团”只是特殊背景下发生的个例,翻了翻手机蟠桃(家长100编辑)才发现,原来全国不少家长都在带娃体验送外卖——只不过,他们开启了“安全护航模式”

山东有一位妈妈,为了让女儿体验“赚一百块需要多久”,自己注册了骑手资格,骑着电动车带女儿跑单。取餐时让女儿跟商家沟通,送餐时让她自己打电话确认地址。妈妈全程陪同并且会陪女儿一起研究规划最快和最熟悉的路线。

一天下来,两人一共挣了96.10元,离“赚100元” 的目标差了点,但妈妈看见女儿主动问路、仔细记地址,就知道这趟收获早已超标。

武汉的一位妈妈也在小红书分享了“外卖体验周”的故事。第一天收工,女儿豪气地拉她去喝奶茶吃点心:“我请客!”到了第四天,中午进了一家面馆,女儿看着22元一碗的面开始不愿意:“这要花掉我辛苦一上午才赚来的钱,有点不能接受。”

更让这位妈妈暖心的是,某天她对着突然刹车的外卖员按了喇叭,女儿立刻拽她的袖子:“妈妈你别按了,他是个外卖员,肯定是有突发情况。”

一周下来,女儿还不止一次地感慨:“学习的苦跟送外卖比起来不值一提。”

03.

中国人的劳动课:

“吃苦”是手段但不是目的

有人说,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总是热衷于让孩子“吃苦”。

蟠桃(家长100编辑)认为,与其说是“热衷”,不如说是一种深植于文化基因和现实需求的教育智慧。

我们国家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数千年来,在“春种秋收”的循环里,在“面朝黄土”的劳作常态中,在“靠天吃饭”的生存压力下,先民有了深刻的认知:耐受辛劳、抵御困厄是存续之本。这种生存智慧沉淀为文化基因,化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俗谚、“宝剑锋从磨砺出”的训诫。

中国的传统教育也始终坚信“温室难育栋梁”:儒家倡导“克己复礼”,将克制舒适、主动吃苦视为修身必经之路;道家主张“历劫成道”,认为磨难是成长的淬炼之火。

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教育逻辑又多了一层现实考量。当物质越来越丰裕,孩子们离“匮乏”越来越远,“吃苦”就成了对抗“娇骄二气”的解药。家长们怕的不是孩子少吃一块糖,而是怕他们觉得“一切都该唾手可得”,怕他们遇到一点挫折就崩溃,怕他们不懂体谅他人的付出,怕他们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躺平。

所以,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吃苦”是手段但不是目的。这也是为什么教育部年年都要强调“让劳动成为校园里的必修课”

04.

华强北“小孩送外卖”被叫停,但劳动教育不能停

事件发酵后,不少律师也站出来发声:外卖员直接招用童工,提供有偿性劳动的行为,违反了《劳动法》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是法律明确禁止的。

8月4日晚,华强北街道办事处发布了一则《关于不要让孩子参与代送外卖活动的通知》,正式叫停了“孩子代送外卖”。

有人觉得可惜,但蟠桃(家长100编辑)认为其实不必——叫停的是“穿梭在街道与写字楼里的安全隐患”,而不是劳动教育本身。

我们更应该琢磨的是:怎么给孩子的劳动体验加层 “安全防护罩”

或许可以像山东妈妈那样,陪着娃在熟悉街区体验;也可以从家务起步,让娃当“家庭采购官”,用50元预算买晚餐;还能去社区公益市集,整理旧玩具摆摊,把赚的钱捐出去……

有没有什么 “安全又好玩” 的劳动体验,是你带娃解锁过的?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咱们协力上好这堂“劳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