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底部未明,下一步怎么走?

发布时间:2025-08-13 17:09  浏览量:2

特约分析师侯芝芳 粮油市场报

2025年08月13日 16:04河南

近期,内外盘玉米价格均呈现探底走势。

全球市场:2025/2026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创历史新高,供应端压力毋庸置疑。虽然2025/2026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在需求增长的预期下,同比小幅下降,但是在当前宏观环境下,市场对于需求端的疑虑仍然比较大。供应端压力兑现预期下,外盘价格呈现不断刷新低点的走势。

数据来源:同花顺,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国内市场:前期受到旧作缺口逻辑支撑,国内玉米市场呈现震荡偏强走势。7月份进口玉米拍卖兑现构成市场转折点,随着进口玉米不断投放,缺口逻辑被打破。同时,新季玉米产量预期稳定,期价也不断走低。

目前来看,无论是全球玉米市场,还是国内玉米市场,均为供需宽松预期,尚看不到能够明显打破宽松背景的驱动,内外盘期价继续探底走势。

南半球玉米丰产上市

当前,南美玉米收获进入后期,产量预期较前期变化不大,整体为丰产兑现。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称,截至8月6日,2024/2025年度阿根廷玉米收获进度为89.3%,其对产量的预估为4900万吨,与上月持平,同比下降5%,处于历史高位水平。

CONAB称,截至8月初,巴西2024/2025年度的二季玉米收获进度为75.2%,去年同期91.3%,五年均值77.5%。其对巴西玉米总产量的预估为1.32亿吨,较前期预估上调372万吨,同比增长14.3%,为历史新高水平。南美丰产上市构成阶段性压力。

北半球玉米预期乐观

当前,北半球玉米进入生长中期。

美国:今年玉米种比较顺利,未见明显异常天气,6月底USDA预估玉米实播面积为9520万英亩,同比增长5%,并且为2013年以来最高水平。同时,进入生长期天气也比较顺利,玉米优良率持续为近五年最高水平,产量前景偏于乐观。

中国: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稳定略减,机构预估,2025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6.07亿亩,同比减少170万亩,生长期部分产区存在天气扰动,但是未出现特别大范围的影响,整体产量预期维持稳定。

数据来源:USDA,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欧盟:受天气影响,欧盟玉米种植面积有所下滑。欧盟委员会7月预估2025/2026年度玉米产量为6010万吨,较6月预估减少450万吨。

乌克兰: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预估维持稳定,乌克兰谷物贸易联盟预计2025年玉米产量为2926万吨,同比微幅增长。

整体来看,美国玉米产量预期增量完全抵消了其他主产国的减量,乐观预期构成新季压力。

美玉米出口表现良好

今年以来,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形成了比较大的扰动,美玉米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过,由于中国对美玉米的需求量有限。所以,分歧比较大的中美贸易政策对美玉米出口的影响程度较小。本年度以来,美玉米出口销售量一直保持同比增长的表现,目前仍然延续这种态势。

数据来源:USDA,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USDA周度出口销售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当周,2024/2025年度美玉米累计出口销售量为7062万吨,同比增加1493万吨;2024/2025年度美玉米累计出口装船量为6280万吨,同比增加1318万吨。

同时,下一年度出口表现也较良好。截至7月31日当周,2025/2026年度美玉米累计出口销售量为1494万吨,同比增加886万吨。后期来看,随着美国和其他国家达成关税协议,美玉米出口继续维持稳定预期。

国内玉米供需转向宽松

今年以来,玉米市场一直困扰于“旧作缺口预期”,1月至6月市场一直围绕这个逻辑波动。6月下旬,市场开始出现进口玉米拍卖的传闻,7月1日进口玉米拍卖如期而至,缺口逻辑被打破,玉米市场也由偏紧转向宽松。

机构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进口玉米累计投放量为288.71万吨,成交量为120.8万吨。新季玉米初始产量预估同比略增,近期部分产区虽有天气扰动,但不构成大面积影响,尚不足以改变稳产预估。

需求端仍然维持偏弱预期,既有生猪行业去产能的潜在干扰,还有深加工利润不佳所形成的消费抑制,当前对于新季玉米维持平衡略宽松预期。另外,对于新季玉米,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种植成本下滑所带来的估值支撑下降。总体来看,市场依然缺乏明显支撑,继续兑现压力为主。

芝商所提供全球指标性的CBOT玉米期货 (交易代码: ZC),其在亚洲时段交投活跃。CBOT玉米期货是实物交割合约,为玉米买家和卖家提供管理风险的高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