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交易的空间,正在打开

发布时间:2025-08-13 17:26  浏览量:1

美国那边的靴子落地,卡在8月12日这个期限的最后一天,美国确认了中美之间关于新增关税暂停执行协议再次延期90天。应该说这是一个符合大多数人预期的结果,没有什么惊喜,好在也没有什么惊吓。

这个期限延期90天之后,那么下一轮谈判的最后期限,就会顺延到11月中旬。那么在11月11日之前,就有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对应着几个关键的变量。

一个是接下来即将举行的美俄首脑会晤,对于俄乌停火的谈判,最后会取得什么样的结果?一个是9月中旬美联储的议息会议上,美元会不会降息,如果降息,会降多大的幅度?还有一个是10月底之前,特朗普是否会访华?

应该说这三件事情,很可能会对接下来全球的局势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这三件事情的进展,也会反过来对中美之间关于贸易协议的谈判,产生直接的影响。

事情开始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现在来看,中美之间对于一系列重大关系的推进,总体上是在往双方预期的方向发展。这一点来说,其实是不太容易的,因为此前大家一直在进行全面的对抗,所以天然地缺乏信任。

但是随着这些事件的推进,对于双方来说,都随之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在全面对抗的局面缓和下来之后,彼此都可以将更多的资源,从对抗的前线,转到自身内部,去调和更多的矛盾。

这就是我在前天的文章《形势变了,从全面对抗,走向中美共治?》中所说到的,一旦中美切实的推进这个交易,那么我们就会有更多的资源,倾斜到内部的消费上。

随着这些事件的推进,国内陆续开始推进对婴幼儿发放现金补贴,推动学前教育免费,最新的又有了对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我相信随着外部局势的缓和,后面应该还会有进一步的政策继续推出。

机会确实来了,应该说这是一个通过外部斗争战略的应用,给我们争取到的一个新的时间窗口。也就是宏观层面推动内部分配和消费结构改善的机会,有了一个窗口期。

之前在美国挑起的全面对抗之中,为了应对外部的威胁,我们将很多资源投入到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这些国际组织中。主要是为了给我们的经济和国家安全,找到一个战略缓冲和托底机制。

现在我们更多的是把相关的资源调整到内部,那么此前被搁置的一些议题,可能会快速的推进。包括此前很多人所担心的经济通缩风险和消费降级的状况,未来可能都会有较大程度的改观。

当然很多人关心的,是会不会是通过大放水来进行刺激。目前来看,我觉得不大可能。主要的可能还是会通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用真金白银来四两拨千斤。

一个有可能推动的方向,就是推动底部人群的福利改善,来拉高人力相关的生产要素成本,从而改变这种结构性通缩的趋势。简单点来说,就是要提收入,提消费,提价格,从而稳住核心资产的价格走势。

与此同时,在中美将战略资源转向内部之后,那么在那些冲突前线的国家和地区,所获得的资源投入,将不可避免地大幅减少。这种内外部资源的此消彼长,正是我前面长文章中的一个核心逻辑。

我们所获得的消费空间,除了我们自身内部的财政政策支持之外,理论上来说,还需要汇率和外汇的支持。这主要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汇率需要走强,来增加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购买力。另一个是海外的资金需要回流结汇。

就前一点来说,只要中美的交易在继续推进,那么后面有可能会出现美元再次走强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的节奏可能会与美元趋同。就是人民币兑美元的涨幅,可能不一定会很大,但是对欧元日元可能会更强。

对于后一点来说,就是随着美元在9月开始降息的预期展开,国内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存留在海外的美元回流结汇,进而大幅改善国内的流动性预期。

这两点的外部条件,应该说是初步具备的,只是需要借助美联储降息的东风。那么这个东风一来,国内在金融层面,汇率和流动性方面都将有大幅的改善,会为推动提消费,提价格,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空间。

这其实就是我前面长文章的一个核心逻辑往下的具体延伸,但是最好不要把它套到股市上面,因为那有可能恰好相反。

扩展阅读:

形势变了,从全面对抗,走向中美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