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乌烟瘴气,冯巩为何不管?“下场整顿”的姜昆就是前车之鉴
发布时间:2025-08-13 20:23 浏览量:3
文/筱晓
编辑/筱晓
相声界这潭水,从来就没清静过。
从庙堂到澡堂的路线之争,三位关键人物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姜昆举着反三俗的大旗冲锋陷阵,冯巩捧着保温杯笑看风云,郭德纲则在江湖里摸爬滚打。
这场持续十九年的拉锯战,把传统艺术撕扯出三条截然不同的生存路径。
2006年4月,姜昆在《人民日报》掷地有声,为了相声的发展,特列出3大禁忌。
姜昆兴致勃勃,势必要让相声曲艺往好的方向传,更得做到不俗不媚不下流。
然而,这一连串的宣言倒像是三把刀,直指郭德纲的吃饭家伙。
从此以后,不让拿姐夫小姨子关系开玩笑,不让用屎尿屁谐音梗,更不要地域歧视的倒口活。
基层演员们心里直骂娘,某区级曲艺团演出量暴跌,同行纷纷转行开起了网约车。
不过郭德纲的反击倒是有些“流氓”了,没多久,作品《我要反三俗》横空出世。
台上他把自己扮成三俗表演艺术家,火遍大街小巷。
最绝的是他玩起文字魔术,把荤段子改头换面成了安全版。
传统段子《白事会》删掉棺材瓤子之类的词登陆央视,点击量一路飙升。
海外巡演加上英文字幕,伦理哏换成损人梗,上座率照样看得过去。
在北大的讲台上,他抖着包袱说透生存哲学:“老百姓不是爱听脏的,是恨听假的。”
从此郭德纲的相声里多出了许多变化,俗改哏,荤换损,票照样卖得风生水起。
这场雅俗拉锯打到2025年,曲协发布的《反三俗十九周年白皮书》透着尴尬。
小剧场低俗投诉是降了七成,可观众流失六成五,剧场都快活不下去了。
深圳非遗相声大会的门票被送去废纸厂时,德云社伦敦巡演返场环节。
观众合唱《探清水河》的声浪掀翻屋顶,彼时,姜昆还在序言里写下了“反三俗永远在路上”。
结果郭德纲在台上隔空接茬:“十九年了,某些人还在路上,我们已到站拉客了”。
没想到,当冯巩2018年接过曲协主席的接力棒,他把反三俗的令箭直接收进库房。
德云社趁机开疆拓土,张云雷把《探清水河》唱成流量密码。
孟鹤堂也抖机灵,在《黄鹤楼》里把潘金莲换成女企业家。
于是,被疑暗讽董明珠的视频在B站狂揽过亿播放量。
结果,一帮多年的同行们都坐不住了,直播镜头前指着冯巩鼻子骂。
骂他这主席当得可真省心,由着德云社把相声往澡堂子里带!
没想到,冯巩照样乐呵呵拍他的短视频,跟闫学晶合拍的段子点击量倒是节节高升。
然而这一系列相声江湖的恩怨情仇,在侯耀华身上集中爆发。
他在直播放狠话要清理门户,语气矛头直指侯耀文的大徒弟贾伦和郭德纲。
杨议在直播间当场拆台,更抖出陈年旧事,侯宝林当年压根不想让儿子说相声。
但侯耀文是硬拜到赵佩茹门下,侯耀华偏和父亲对着干投了常宝华。
网友翻出他争弟弟遗产、收女徒弟的旧账,谁清理谁还说不定。
当然,德云社的戏台子这几年也不稳当。
张云雷拿地震灾区砸挂被官媒点名,陈霄华醉酒闯女邻居家直接进了局子。
张九南前妻晒家暴记录时,秦霄贤的绯闻在热搜上挂成了连续剧。
2025年天津卫视相声春晚收视率扑街,《德云斗笑社》第三季讨论区更是一片冷清。
三月份五百元罚单贴在德云社大门上,看客们哄笑。
怎么都挣几个亿的大买卖,如今倒栽给了五百块罚款?
不过,这道相声江湖的分水岭,却也越来越清晰了。
卢鑫玉浩的西安相声新剧场开业时,姜昆在镜头外笑咧了嘴,被传关系缓和不少的郭德纲,却未到场。
但当七零后还在纠结三俗该不该绝迹时,德云社的伦敦场子里,老外正跟着“于谦爸爸吃大肠刺身”的梗笑得前仰后合。
十九年争斗留下个黑色幽默,传闻姜昆悄悄出现在德云鼓曲社看王惠唱京韵大鼓,被粉丝认出后落荒而逃。
郭德纲申报《卖布头》为濒危曲艺,评审席上坐的正是当年骂他三俗的老先生。
现在最怕的不是郭德纲俗,是他越来越雅,去年给北大捐传统曲艺基金,这还怎么反?
这场仗没有赢家,倒印证了郭德纲早年说的,相声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活着。
相声从街边撂地摊到登上人民大会堂,活命的本事始终没变。
澡堂里的嬉笑怒骂和庙堂上的字斟句酌,不过是同一件大褂的正反两面。
当洋观众为“民俗不是低俗”的定场诗鼓掌时。
满屏飞过的“雅俗共赏”弹幕,或许才是对这场纷争最通透的注解,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