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代与变新——太原零售业的“达尔文时刻”
发布时间:2025-08-14 06:15 浏览量:1
亿家亲学府街店 王韵菲 摄
永辉超市(龙湖万达广场店)商品琳琅满目 邓寅明 摄
美特好超市滨河店外景 郭苑甫 摄
本报特别报道组 边素庭 武永清 梁 丹 李 静
开栏语
本报今日起推出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追求“真”,直面转型发展之艰难复杂、之义无反顾。
特别报道,追求“新”,致力于挖掘变革中的新事物、新趋势、新力量。
特别报道,追求“美”,在呈现复杂之真、变革之新的同时,努力追寻叙述之美。
特别报道, 一并来看。
从这里,希望您能感受到真,感受到新,感受到美。
在这里,期待让您读懂转型,读懂城市,读懂时代。
夕阳之下,晚霞如织锦般绚烂铺开,宁静地漫过太原建设路的山姆士超市。望着紧闭的卷闸门,以及货架叉车拖离时在地面上留下的黑色胶痕,攥着购物袋的退休教师李桂兰万般不舍,和老伴念叨着,“在这儿买了10多年东西,它就像老朋友一般陪着我,舍不得啊!”
不远处的并州路上,经过“胖改”后的永辉超市中正天街店,却是另一番景象——顾客熙攘、人声鼎沸,正迎来一天中最红火的时段。
这一幕,仅是太原商超江湖剧烈震荡的冰山一角。如今的太原商超江湖,既有闭店潮,也有火出圈;既有调改自救,也有业态颠覆性创新。
这一刻,太原零售业进入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达尔文时刻”。
1 老牌商超风光不再
在太原商业零售版图上,超市业态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2024年前,商超格局本土品牌主导,伴随全国性连锁品牌分布,呈现多元化竞争态势。而到了今年,超市零售业则上演了“江湖大洗牌”。
作为“老前辈”,美特好和山姆士曾风光无限,但眼下并非孤例的闭店,却震动了全市零售市场。1999年创立的山姆士超市,以大店模式和亲民定价策略深耕20余年,垄断众多区域客群,今年6月,兴华、建南等多家核心门店集中关闭,折射出传统商超的困境。
山姆士兴华街店闭店前3天,货架上的“买一送一”标签在日光灯下格外刺眼,老顾客推着塞满各类特价商品的购物车,向“老朋友”告别。“我们输给了时间。”闭店当晚,一位山姆士前员工在朋友圈写道。按照公告,山姆士已经与亿家亲合作,闭店后将升级调整。
便利店社区化“渗透”,电商解决“低价出售”,亿家亲锁定“品质精选”,胖东来出圈“信任情感”,左右夹击之下,老牌商超的传统商业模式短板尽现,被市场抛弃只是时间问题。府东街北京华联超市,绿底白字的标识牌覆着薄灰,诉说着无奈的前情往事。门前区域脱落的墙皮,斑驳中藏着岁月的喃喃自语与曾经的繁华喧嚣。
20多年前,这家营业面积9000平方米的大型商超,曾是太原北部商业地标。今年以来,两层大卖场萎缩至一层,关闭家电销售区,人工收银机减少。6月份迁移转至地下室,7月20日,地下室也封闭上了锁。
曾经门庭若市的沃尔玛、家乐福,如今纷纷收缩战线,荣光不再。岁月流逝中,传统商超“疲态”不断,举步维艰,黯然落幕。随着超市卷闸门一同落下的,是一个传统零售时代的光影。
2 调改之下涅槃重生
在这波震荡潮中,永辉超市另辟蹊径,通过胖东来模式调改,完成了一场自救重生。
4月18日,永辉超市中正天街店调改开业当天,商场地下停车场车位全满,顾客排到了并州路。这种逆转源于永辉对胖东来模式的深度复刻:门店取消了强制动线,拓宽了过道。货架布局方面,中岛货架高度由原本的2米至2.4米降低到1.6米,层数减少至5到6层,视野更加开阔,品质感显著提升。
“此次调改升级不是简单的业态调整,是与城市发展同频的战略选择。”永辉超市行政经理秦震介绍,调改后,超市商品实现“大换血”,汰换率超60%,下架9631个单品,新增6927种商品,烘焙、熟食等鲜食比例从5%跃升至25%,调整后的商品结构接近胖东来商品结构的90%,进口商品占比达24%,为消费者带来全新购物体验。
步入超市,人性化细节满满。食品百货货架处增设的放大镜,方便老年客群查看商品信息;散装食品区域,清晰标注着“每斤约几个”字样;海鲜柜台提供周到的清洗服务,还能为顾客购买的海鲜打氧,确保海鲜的鲜活;肉禽柜台免费提供切丝、剔骨、绞肉等服务;设置了剖鱼间、易碎品打包处、海鲜打包加冰处;在毛巾、袜子等区域还精心设置了隔离袋;推出免费寄存行李服务,方便外地游客轻松游览周边的双塔寺、晋商博物院等文旅节点……
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0%,客流提升超80%,骄人成绩推动调改加速。6月26日,太原第二家自主调改店、永辉龙湖万达广场店“胖改”亮相,现场人山人海,早早前来等候的市民排起了百米长队。“胖改”人气爆棚,好评如潮。
目前,永辉超市在太原开设的6家店,调改2家、关闭3家,余下的多彩城店已提上调改日程。秦震表示:“将扩容便民服务区和休息区,优化商品结构,做太原最有幸福感的品质超市。”
3 新锐势力强势崛起
火爆的不只调改店,更有新锐力量。
近段时间,一家名为亿家亲的超市强势崛起,仅半年多时间已风生水起,开设了多家门店,人气颇高。去现场凑过热闹的市民王晓军笑着说:“水泄不通,排队的人群望不到尽头,火爆程度堪称‘超市春运’。”
去年10月25日,在东中环路与龙堡路交叉口西北角的亲海国际负一层,亿家亲首次亮相。面积达1万平方米,经营商品涵盖蔬菜、水果、肉蛋奶制品及家居百货、家电等1.8万余种,满足顾客一站式购物需求。作为在太原的首店,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消费体验。开业当日人流量10万余人次、销售额500万元。
半年多后,亿家亲推出第二家店。6月14日,亿家亲森海湾店开业当天,尽管乌云密布、暴雨如注,也未能阻挡消费者的热情。购物广场外的“一元西瓜”广告牌下,撑着伞的市民排起百米长队;店内的“榴莲抢购”专区,工作人员用扩音器维持秩序:“每人限购一个,先到先得!”场景化营销助力超市赚足了人气。
扩张步伐“加速度”,接连两次均不到一个月便再次扩容。7月13日,亿家亲兴华街店开业,依旧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排队长龙超300米。连日来,多种产品陆续推出优惠,人气爆棚。超市外墙仿佛燃烧着赤色的浪涛,102幅朱红贺幔自楼顶倾泻而下,金线刺绣的恭贺语在晨风中轻漾,流转着细碎的金芒。8月8日,亿家亲学府街店开业,火爆依旧。
“目前基本稳定于单日客流上万人,年内将增至8家店。”亿家亲购物广场董事长郭瑞平表示。舒适的环境、物美价廉的商品,除了超市的基本功能,亿家亲还紧抓风口,领头人自己出镜,用年轻人喜欢的、最真实自然的方式直播。流量运营能力让传统商超望尘莫及,其抖音账号“春宇四哥”粉丝量近20万,每条商品视频的评论区都充斥着“求补货”“什么时候再来”的留言。
与此同时,赵一鸣省钱超市、乐享折扣、零食有鸣等新兴休闲品类中小型商超持续涌现,聚焦下沉市场的平价零食连锁模式,通过精细化运营和成本控制实现快速扩张,并以种类齐全、价格适中、性价比拉满,迅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4 本地龙头自我变革
在这场超市大战中,本地老牌龙头美特好也在悄咪咪地干大事。“巨变在即,逐层重生!”7月份到美特好滨河店的消费者发现,封闭的3层入口立着块醒目的宣传板;进入8月,1层也开始改造为停车场。9月底,该店将迎来大变身。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美特好集团董事长储德群坦言,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跟上时代步伐,多年来,美特好数次调改,比如引入餐饮业态,打造“购物+美食”消费场景;积极发展电商,推出线上购物平台;大力发展自有品牌,推出定制化产品;对门店装修进行升级,优化购物环境等。
如今,这场调改升级为“推倒重塑”。今年以来,美特好团队数次深入沈阳、上海、深圳等地,向零售行业的标杆——山姆的全球供应链、奥乐齐的硬折扣哲学、沈阳开心农场的市集烟火气“取经”,并创新提出美特好的全新品牌“开心大集”,旨在为太原打造“有烟火气的山姆”。
“并非传统超市的简单升级,而是业态的重构。”储德群向记者透露,此前改造是修修补补,此次是在革自己的命,要实现颠覆式重造。据悉,“开心大集”将呈现“央厨前置+档口现制+生熟一条龙餐饮联动”的黄金三角烟火气,届时,消费者所点餐品的每道制作工序可尽收眼底。比如,从活生生的海鲜“被选中”捞起,在水龙头下冲洗后于案板上完成切割,再到下一步明厨亮灶、现场烹饪,最终成为热腾腾的海鲜饭端至面前。同时,将打造“高质价比自有品牌大单品”的消费场景。据悉,美特好正洽谈多家企业,去掉多位中间商,真正做到“一件也是批发价”。
按照规划,今年美特好将在太原东南西北4个方位布局4家“开心大集”。9月27日,胜利桥东滨河店和汾东大街店率先开业;12月12日,迎宾店和迎西店也将完成重建。
5 零售生态升维布局
“这不是简单的闭店或调改,而是零售生态的自我革新。”山西省零售商行业协会会长王仂指出,顾客永远是C位,好的商品加上好的服务是零售的本质,如今更是从“货架逻辑”到“生活提案”等的探索与破局。
这种革新体现在3个维度:一是场景创新,如永辉将胖东来的“情感化服务”植入超市,增设宠物寄存处、免费行李寄存等便民设施;二是供应链革命,美特好的央厨前置、亿家亲的产地直采,缩短商品流通链路;三是文化赋能,永辉的山西特产专区、美特好的“晋商文化”主题陈列,将地域特色转化为消费黏性。
今年2月,太原市领导重点考察山姆会员超市预选址地块并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迎泽区明确,将积极引进落地山姆超市、盒马鲜生。这意味着,太原市将迎来更多新超市。作为头部仓储会员超市,山姆会员店与盒马鲜生主打的是品质化、会员制、精品化服务,对于本地商超而言,这既是压力,也是机遇。
“从政府层面看,年初的工作报告中就提出,鼓励企业适应多元化消费需求,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推动消费市场提档升级。从市场主体层面看,这是传统零售行业应对当前市场新变化的一次自我革新,面对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不改变就没出路,不改变就会被淘汰!”太原市商务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夏文武表示。同时,他希望升级改造能更加理性、更加持续、更有效果,激发新的消费动能,更好服务广大消费者。
新锐势力接连登场,老牌劲旅变革自救,一时间市场“鲶鱼效应”显现,都在前进路上“各显神通”,赋能升级,寻找更多增量,实现质的飞跃。随着越来越多商超企业加大投入、持续创新提升消费供给端能力,市民的购物选择将更加丰富,消费体验将进一步提升。
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有人在旧跑道里徘徊,有人在新赛道上奔跑,而太原商超的变局,正是中国零售业升级重塑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