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边陲日记)听天由命
发布时间:2025-08-14 07:01 浏览量:1
文/李杰
▲ 基地运动会5000米比赛即将出发,左一为笔者。
昨个儿比赛了一天,根据作训处的安排,今天休息,明天一早上公路测验8公里越野,具体线路林参谋也没细讲,他只说:“就是往大板桥方向跑。”
我向林参谋提出一个请求
“林参谋,能否带我们熟悉一下路线?至少让我们知道跑到什么位置折返可以吗?”
“根本不需要,到时候我站在哪里,你们就在哪里折返就行了。”
我被林参谋来了一个烧鸡大窝脖,只能照他的意思去执行,基地的领导脾气大,这要是把他惹烦了,那指定是散场敲锣,没戏了。
记得1983年基地文艺汇演,802团宣传股选派北京兵王福龙、赵燕川、岳常虹三位深受战士们喜爱的吉他演唱组合去昆明参演,三人听说了特别兴奋,为了让演出更加完美,他们借钱购买了猪皮三接头皮鞋作为演出服。
三接头皮鞋是干部的标配,每四年发一双,皮鞋是上等牛皮制成,市场价格25元左右,而且只有大城市才能买到,这在当时绝对属于高消费,当战士的连想都不敢想。
猪皮三接头和牛皮三接头不在一个层次上,不论是皮革质量还是做工都土一大块,价格还不到牛皮三接头的一半,别看它土的掉渣,可到了县城,穿在当兵的脚上,立刻就像踩了电门一样抖起来。野战部队绝对禁止战士穿皮鞋,二炮部队生活在山沟要求不严,穿皮鞋的很多。
在千百双眼睛的注视下,三人走上舞台,那时用吉他自弹自唱的演出形式还不多见,一首节奏欢快的《踏浪》,让台下的干部战士听得如痴如醉。
常年生活在大山里的人,一旦自己的努力被认可,兴奋程度可想而知。来之前,他们一共准备了三首歌,第一首《踏浪》、第二首《大地,早上好!》;要是观众特别热情,返场时再唱一首《杜丘之歌》。
这几首歌都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尤其是《大地,早上好!》,它是日本电影《狐狸》的主题曲,原唱是用日语和英语,著名歌手沈小岑翻唱过,让这首歌更加红极一时。王福龙、赵燕川、岳常虹也是用原声演唱,不论从外语发音还是演唱风格上都具有相当大大难度。
谁知道,就在他们《大地,早上好!》刚唱到一半时,坐在台下的魏副司令不干了。
“停!停!骂了个逼得!你们唱的这是什么玩意儿!看看你们的样子,大长头发大皮鞋,一点也不像个军人!军人就要唱军人的歌曲,这些乌七八糟的玩意统统地给我撤掉!”
就这样,三人被灰溜溜地赶下舞台,军旅歌手的美梦从此破碎在昆明。说实在的,如果是观众投票,他们一定排在三甲之内,可惜军队是领导说了算,领导不喜欢,一切都是白搭。
▲ 八十年代初吉他在全国非常流行,生活在边陲的战士也不例外。
清早,我和顾志远自掏腰包,乘坐公共汽车去寻找折返点。光听林参谋说“见到两棵大树就是折返点”,具体在哪儿,我们也不清楚。
上了公交车,女售票员问:“你们去哪点儿?”
“我们要去有两棵大树的地方,具体是哪一站我也不知道。”
女售票员还以为我们去和女孩子约会,故意幽默地说
“我哪晓得你们约在哪棵大树噶?前面有的是大树,你们看看有没有认识的小妹噶”
我俩瞪大眼睛朝外看,一路上,都是挑担赶垓的老百姓,还真没发现林参谋说的两棵大树,公交车一路向前开,都快开到大板桥车站了,我们依然没看到哪里有什么两棵大树?
女售票员见我们一直专心致志地盯着外面,就热心地为我俩当起了参谋。
“我建议你们干脆就在大板桥下车,从大板桥一路往回找,肯定能找到你们想见的心上人。下次再约会时一定记住,手里最好拿点东西就好找了。”
我俩谢过了热心的女售票员,从大板桥下车一路往回走。昆明郊外的早上气温冰冷刺骨,没走出多远身上就被潮湿的寒气打透。我俩来昆明时很匆忙,谁都没穿绒衣,现在被寒气一打,冻得浑身直打哆嗦,结果累了大半天一点收获没有。
一路上,我俩在不停地嘀咕,基地领导不带我们看路线,莫非早就定下人选了?越野成绩我俩在所有选手里最好,投弹成绩一般,我们一直憋着要在越野上达标,弥补一下难看的投弹成绩,可是林参谋连折返点都不愿意告诉我们?这个比赛怎么跑?
越想越觉得这次选拔很蹊跷,但也只能服从基地领导安排,只要还没有宣布最后结果,就一定不能放弃,绝不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
经过一天的调整,我憋足了一口气,一定要打破30'。顾志远和小安也都跃跃欲试,身穿背心短裤打算最后一搏。
比赛一出发,我就感觉形势不乐观。原以为,我能跟着林参谋的自行车向前跑,可谁曾想,林参谋在前面50米远的地方,始终不让我接近,距离刚一缩短,林参谋就玩命往前骑,这样的越野跑特别枯燥乏味,还不如场地跑有意思。场地跑虽然要绕20圈,但至少能见到选手和观众,在郊区公路上跑越野四周看不到人,激烈程度和比赛成绩都会大大降低。
最可气的,中途我总算追上了林参谋,他边骑边问我:“小安上来没有?小安现在什么位置?”
林参谋左一个小安,右一个小安,似乎我的存在完全就是多余。这小安也不是给了他什么好处?让他这样惦记着小安。现在也别说是小安了,就连第二名的顾志远,这会儿都不知道被我甩到哪里去了。林参谋这样关心小安,让我产生了一股无名之火,今天我非要让你看看我的实力。
▲ 笔者(右3)在基地5000米比赛中
我使出浑身的力气跟住自行车,林参谋晃着身子拼命蹬,汗水把他的衣服都湿透了。慢慢地,林参谋开始体力不支,我没有减速,果断地超过了林参谋独自向前跑。跑着跑着我又开始了迷茫,我一个人在前面,终点在哪儿呢?可要是放慢速度等林参谋,今天就功亏一篑了。
我漫无目的在前面跑着,猛然听到林参谋在身后喊:“小李,别跑了,跑过了!”我停下脚步回头一看,林参谋站在百米开外正向我挥手。
“林参谋,我的成绩是多少?”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今天是否达标。
林参谋看看秒表说:“30'42〞”
“啊!不会吧?玩了这么大命,这成绩还没有在场地跑的好,这距离准吗?”
“猫得问题(武汉话:没有问题),我们用小车和大车测过两遍呢。”
我真的有些灰心了,原本以为今天一定能达标,结果成绩比场地跑还差,这下算是彻底没戏了。尽管没有达标,不过我比第二名的顾志远快了七分多钟,其他选手就更不用说了。事已至此,我已经尽力了,选的上选不上就听天由命吧。
作者简介:北京人,1964年出生,祖籍辽宁丹东,网名“北京老兵”。1982年10月入伍,1984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1985年进入广州解放军体院学习。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分校学习新闻,1990年在央视体育部实习,参加过亚运会的转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