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为生态产品“定价” 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14 07:19 浏览量:2
录音报道:本市为生态产品“定价” 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主持人:昨天,市发改委在中新生态城举办 2025 年全国生态日天津主场活动,首次公布本市多个区域近三年的GEP,也就是生态产品总值的核算报告,通过为生态产品“定价”,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来听记者翟婧秋的报道。
“GEP”也就是生态产品总值,一般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年内提供的所有生态产品的货币价值,本市从2022年起率先在蓟州区、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津南区等生态重点区域开展GEP核算试点,目的就是要摸清生态家底,天津市生态学会副秘书长闫维介绍说:
(录音:我们通过核算生态产品总值就相当于给我们的生态资源贴上一个价格标签。通过这指标的核算可以用来评估我们生态保护建设的成效、生态系统对人类福祉的贡献,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支撑作用。)
在全国生态日天津主场活动上,各区进行了园区绿色低碳转型、绿屏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等经验交流。蓟州区作为本市唯一的山区和重要水源地,始终牢记生态保护责任,打“山水牌”、吃“绿色饭”,蓟州区发改委副主任郭勇介绍了过去三年的核算情况:
(录音:推进绿水青山“可量化”,对全区森林、矿产、水、湿地、农林产品等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建立了完整的生态产品目录。初步完成了22年到24年生态产品总值核算,三年间从597亿元增长到665亿元,其中水源涵养、空气净化等生态调节服务价值占比超过60%。)
借助优质的生态资源,蓟州区还探索发行了生态保护类专项债券19个项目,使用债券资金达到69.1亿元。
中新天津生态城从2008年建设之初就秉持着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样板示范的理念,今年上半年更是交出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2%的亮眼答卷,中新天津生态城发改局局长黄永浩说:
(录音:今年是第一年,我们生态产品的总值突破了100亿,我们2021年是89.4,到2024年111.2亿,这个比我们2008年开发建设之初增长了近21倍,实现了从盐碱地到我们叫绿富美的这种转变。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更多的是面向未来的产业,面向创新机遇、绿色发展。)
天津市生态学会副秘书长闫维分析说,过去三年中新天津生态城GEP增长了25%,这意味着区域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了生态修复、绿地建设、海洋保护等领域:
(录音:随着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的建设,生态城依托40座公园,围绕生态环保、科技创新、海洋保护等主题,充分的挖掘文旅资源,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一个焕新,从而带来文化服务价值的一个增长。)
摸清家底,更有利于本市双碳工作的深入推进。市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李芃说:
(录音:深入推进一些重点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然后包括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这些领域的重点转型,稳妥有序的实施碳排放的双控,完善碳排放双控的核算体系,建立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的这种管理制度。同时持续加大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的力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以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