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深处的文化微光,93号院博物馆里的非遗活化记

发布时间:2025-08-14 07:50  浏览量:1

北京城的历史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悠久的古都底蕴与优越的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幽深的胡同里,人们既能探寻珍藏的历史遗迹,聆听岁月沉淀的故事,也能在青砖灰瓦间寻觅那些曾令人怦然心动的记忆……

在西城区琉璃厂铁树斜街93号,藏着一家仅有160平米的小微博物馆:93号院博物馆。通俗来讲,它就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却藏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个不起眼的院落,正默默承担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艺术的传和体验重任。院落的每个角落都摆放着稀罕的老物件,每间房屋都展示着非遗艺术品,连屋脊、房梁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走进正房,古色古香的家具、屏风、台灯、地灯、花瓶等物件错落摆放,每一件都极具艺术性,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明明是普通寻常的小院,却让人恍若走进了底蕴深厚的豪门宅院。墙壁的格子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非遗物件,无声地诉说着:非遗技艺就藏在民间,藏在院落的寸土之间。

无意间抬头,屋脊上方的金柱、抱头梁、穿插枋等木构件都附有清晰注解。这一刻恍然明白,这座博物馆虽不敞亮雄伟,每一件老物件却都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与匠心。

院落中精美的石狮子、龙壶,搭配周边的花花草草,让参观者对小院刮目相看。十余年来,这座小微博物馆通过对老建筑的修缮与再利用,让沉睡的文化遗产实现了“复活”与“活化”。

临街的两间房屋更是别出心裁:一间用于展示非遗艺术品,同时举办各类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另一间则打造成阅读、会客、品咖啡的现代休闲空间。古老文化与非遗技艺的传承在此与现代生活巧妙融合,让这座小院成为了胡同中最亮眼的文化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