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构建全域文商旅融合生态!禅城发布“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文旅IP
发布时间:2025-05-16 19:43 浏览量:8
5月16日,禅城区举办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正式发布“千年佛山·烟火岭南”文旅IP,推出《禅城区文商旅生态融合发展计划》,持续提高禅城文化发展的岭南味、时尚感、年轻态和国际范。
大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大会正式启动文旅精品体验区建设,将通过系列政策和措施,打造“街巷有chill流、村落有乡情、美食有镬味、服务有温度”的烟火禅城,实现全时可游、全景创新、全新体验的全域文商旅融合发展格局的目标,加快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助力禅城实现从中心城区到城市中心的重大跨越,为“再造一个新佛山”贡献禅城力量。
会上发布《禅城文商旅生态融合发展计划》,该计划通过空间、环境、内容、服务、机制五大生态构建,构建“全时可游、全景创新、全新体验”的文商旅融合发展格局,为塑造“千年佛山,烟火岭南”城市IP目标提供支撑。
大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空间生态上,聚焦焕新公园、街巷、村落、锈带、滨水五类城市空间,利用“公园”+赋能,打造更多公园文商旅融合空间,吸引主理人打造更多格调街巷,佛山古镇为粤港澳大湾区理想旅游目的地,季华路潮玩经济轴为湾区时尚潮流名城,打造南风古灶为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重塑东平河水轴线—打造湾区水岸经济文旅消费高地,环罗格休闲活力区—打造湾区水岸经济文旅消费高地。
内容生态上,围绕培育“六大新赛道”文旅新业态,以“八大精品”文化特色,创新“十大民俗”,通过三大类型“十大主线主题线路”将文旅新场景串联呈现,实施SHOWpass计划,构建2+4+n演艺资源体系,打造演艺全产业链,每年举办至少1000场演艺活动,打造“大湾区演艺会客厅”。在获得全省唯一微短剧备案发行“绿色通道”基础上,提升数字文旅,联动支付宝落地城市文旅AI智能体,力争2025年举办潮流赛事超20场,塑造潮流生活生态圈,三年内打造广佛“文商旅综合体”示范点10个,完成引进新业态项目100个。
环境生态方面,深化“公园+”创新赋能,重点推进文华公园、中山公园、青年公园、澜石记忆公园、活力新港公园开展“公园+”融合拓能试点运营项目,打造多元化活动场景,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幸福感。加强城乡环境治理,发展“绿色”+旅游,以生态绿带、亲水碧道、旅游公路、赏花经济为抓手,做好城乡绿化美化,推进生态与文旅融合,将绿水青山的“颜值”不断转化为文旅产业的“价值”。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升土地使用效能,三年力争实现建设用地整理和产业导入3800亩。探索交通赋能文旅,完善城市交通慢行系统升级,探索人车分离,打造有温度的城市出行空间。
服务生态方面,优化城市经营管理机制、城市营商环境软服务、文商旅活动审批流程、实施临街街户的经营划线管理工作指引和临时摆卖点的管理工作方案,支持夜市、市集等新型商业业态,在公共空间和自然中提升各类商业发展的多样性。继续深化“禅心办”政务服务品牌,成立文旅实体化招商办专班,加大“六大新赛道”和文旅产业的招商力度。优化文商旅活动审批流程,推动更多文商旅活动在禅落地。推出100万方物业空间,对艺术家、设计师、主理人等实行免租低租、流量扶持等政策措施。鼓励发人人参与,自觉当好禅城文旅的参与者、代言人、宣传员,共同讲好“千年佛山”的传奇故事,展示“烟火岭南”的时代风采。
机制生态方面,搭建“岭南文化合伙人计划”机制,鼓励在不同空间、不同场景为岭南文化的推广做出贡献的企业、机构和个人成为岭南文化合伙人,通过构建构建“孵化中心+品牌基地”双创体系,优化传承人的队伍结构,连三年内我们会推出100个以上的新增的非遗传人。作为岭南文化合伙人制度的配套机制,与国内头部潮牌合作开展IP首秀,推动佛山首个非遗IP活化合作地,每年遴选100个文化赋能产业创新案例。
大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同时,打造主题线路机制,推出工业游、商圈游、古镇游三套精品阵地,聚焦情绪价值和夜经济推出推出“多巴胺”悦己主题、“内啡肽”成长主题、“血清素”陪伴主题线路,创新开发“昼+夜”全时段产品,推动打造大湾区首个园林夜游品牌——梁园戏语夜游品牌建设,联动推出祖庙光影秀、岭南天地夜市、创意产业园livehouse等“夜游禅城”演绎项目,增强越夜越美的城市生命活力。三年内打造chill流街巷8条、烟火村落5条、镬味美食50家。
另外,禅城区利用“离境退税”“港车北上”政策和外国人过境免签由原来144小时放宽到240小时多出的96小时机遇,制定推广“4896小时”计划,积极联动交通、文旅活动、本地住宿、特色餐饮等力量,推出主题旅游路线定制以及多语种服务、跨境支付适配等服务配套,满足多元化客群需求。
文/禅城融媒记者李晓燕 通讯员禅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