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在哪?| 一分钟看懂高标准农田
发布时间:2025-08-14 08:36 浏览量:2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中,提出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优先在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以及粮食产量高和增产潜力大地区开展建设,可不局限于永久基本农田。
限制建设高标准农田区域包括水资源贫乏区域,水土流失易发区、沙化区等生态脆弱区域,历史遗留的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严重损毁且难以恢复的区域,安全利用类耕地,易受自然灾害损毁的区域,沿海滩涂、内陆滩涂等区域。
禁止在25度以上坡耕地、严格管控类耕地、生态保护红线(红线内集中连片梯田或与保护对象共生的连片耕地除外)、退耕还林区、退牧还草区,河流、湖泊、水库水面及其保护范围等区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依据区域资源禀赋、耕作制度和行政区划等,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分为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7大区域。
东北区
东北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以及内蒙古东部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4盟(市),重点加快完善农田灌排设施,加强田块整治和黑土地保护。
黄淮海区
黄淮海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5省(直辖市),重点着力提高灌溉保证率,完善现代化耕作条件。
图片来源:央广网
长江中下游区
长江中下游区包括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6省(直辖市),重点突出田间设施现代化配套升级,开展旱、涝、渍综合治理。
图片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东南区
东南区包括浙江、福建、广东、海南4省,重点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逐步改善田块细碎化问题,增强农田防御暴雨能力。
图片来源:新华网
西南区
西南区包括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加强水平梯田改造建设,完善田间道路,补齐工程性缺水短板。
图片来源:新华社
西北区
西北区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省(自治区),以及内蒙古中西部8盟(市),重点加强田块整治,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破解“卡脖子”旱问题。
图片来源:山西省永济市委宣传部
青藏区
青藏区包括西藏、青海2省(自治区),重点完善农田防护设施,改善机械化作业条件。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