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任正非后,为啥感觉没用?8个字告诉你,“灰度”有应用之妙
发布时间:2025-08-14 09:25 浏览量:2
“我很认真学了任正非,他的的名言、语录我都会背了,可我为什么还不成功?”
这是一个老板的吐槽,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给出答案。
其实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觉,不管是学习华为学习任正非,还是学习别的企业和企业家的理念,学习的时候觉得很有用,可回到自己的公司就不行了。
我在学习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我自己觉得其中99%都浪费了,但反过来想,如果没有这99%的浪费,也不会有剩下来的1%啊。
比如你读一本书,最终能帮到你的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句话,但你如果不把书读完,你也就得不到这句话。
但除此以外,还有方法论层面的原因。
学了任正非后,为啥感觉没用?8个字告诉你,“灰度”有应用之妙
先讲个故事,《列子·说符》里说鲁国的施氏有两个儿子,他们一个靠学问一个靠兵法,都受到上位者的赏识,家族也跟着发达起来了。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齐侯,齐侯纳之,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
施氏有个邻居孟氏,他也有两个儿子,所学跟施氏的两个儿子一样,但学不见用,于是向施氏请教窍门,施氏的儿子把自己的经验和盘托出。可当孟氏的儿子跑去秦国和卫国求职的时候,不仅没有获得重用,反而是受了刑罚回来。孟氏认为肯定是施氏欺骗了自己,当他带着儿子去责骂的时候,施氏就告诉他们一番话:
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智苟不足,使君博如孔丘,术如吕尚,焉往而不穷哉?
这段话的关键就是“投隙抵时,应事无方”8个字,如果你觉得学任正非或学其他人没有什么用,也可以从这八个字里找到答案。
就是说你学了任正非的理念和方法后,还需要以灰度为心法才行。
投隙抵时,应事无方:适者生存。
时不至不可强成,君子修身以待时而动。同样一件事,不同的时间去做结果不一样。所以,花开当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施氏和孟氏两家人的差异不在于所学,而在于应用的时机,后者所为不合时宜。秦国要富国强兵,争霸天下,你去说仁义道德,肯定不合适。而卫国是在强国的夹缝之中,如果穷兵黩武,那也会自取灭亡。所以天底下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所学要跟实际对应才行。
“投隙抵时”的意思是抓住时机,见机行事。“应事无方”的意思是做事不能囿于一隅,食古不化,不知变通。
简单说就是实事求是,毕竟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不能刻舟求剑,要懂得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无方即思想不自我设限,洞察机遇,通权达变,以变应变。
我们看任正非就是智慧通达,说话做事既有原则又不拘泥,他也看过很多书,学过很多东西,但他绝不是书呆子。这是我们学习时候要小心的地方,书应该越读越厚,接着越读越薄,再越读越厚,再越读越薄。读书的关键是活学活用,否则太多的方法论会相互抵消,这就是书读得越多越蠢的道理。
这个世界是矛盾的统一,你必须灵活机动才行。
“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而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让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的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要理解任正非的灰度心法,上面这段话必须熟读、苦思、实践才行。
举个例子,我们知道历史上曾国藩打仗强调“结硬寨、打呆仗”,说穿了就是步步为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你站在他的对立面,你如何破他的这种打法?
假如是任总这样的人带兵打仗,他一定是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曾国藩的兵力多就难免不够灵活,而我就可以通过运动和变化来调动敌人,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最终跳出包围圈。
商场如战场,我们在市场竞争中也是如此,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先发制人,创造时机。哪怕形势不利也不自乱阵脚,思考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能作茧自缚。
从自己的角度看,竞争对手就是你的“敌”,而从竞争对手来看,你才是“敌”。那么,如果你是站在竞争对手的角度呢?这就破了“非此即彼”的局限,可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大脑能同时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并行不悖,这才是一流的智慧。明白这点,我们就会理解任正非把竞争对手视为友商的内涵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要知道,大家都是在一个生态体系里,“敌、彼”也可以是自己的助力的。
不懂灰度,就难以驾驭千军万马。
每个老板都想用德才兼备的人才,可人心惟危,人性复杂多变,人都是善恶一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一个绝对完美的人。
用人最怕是求全责备,好的老板就是用人所长,容人所短。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看人要看主流,看事要看本质,唯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你才能驾驭复杂的局面。
“大非易辨,似是之非难辨。窃谓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曾国藩此言就指明了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老板要有全局观点,系统思维,人的大脑其实就是红蓝对决,世界是矛盾,人生也是矛盾,因此我们要以灰度来调和平衡,而平衡就需要适当的、不以丧失主动权为前提的妥协,“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凡是人性丛林里的智者,都懂得恰当时机接受别人妥协,或向别人提出妥协,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
最后,如果思想有了一定的高度后,做人做事就返璞归真,大道至简了。心系一处,不东张西望,不胡思乱想,认认真真磨好自己的豆腐,才是最有效率的成功之道。
- 上一篇:电影《六谷儿》回“家”记
- 下一篇:上汽集团:变革浪潮中的系统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