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幽恬淡疏影图——张光明先生书画赏析

发布时间:2025-08-14 10:55  浏览量:3

清幽恬淡疏影图

——张光明先生书画赏析

山东大学吴开晋教授给张光明先生的信中,写道:“画作是人格美的体现。”这一评价非常的中肯。

画如其人,人亦如其画。张光明先生擅长于花鸟画,尤其是梅、竹、荷,画作清新明朗、淡雅脱俗的静中之美,给人精神上的陶冶和身心的审美愉悦。其画作《朔风摇玉映乾坤》古朴遒劲,竹枝疏叶半压积雪,铁干嶙峋,俱以水墨烘晕出凌雪傲霜之姿,用笔生动老辣,运用繁与简、直与曲等对比手法布局,竹竿以淡墨轻抹,叶以浓墨点出,疏密相间,富有变化,笔势遒劲奔放,墨色浓淡参差,境界幽雅淡逸。

一幅好画,能让人杂念顿消,洗尘净心,渐入佳境,其《村舍》《桥畔》等画作,体现文人画家所推崇的审美志趣,张光明先生取梅花的清丽雅致与江南水乡的幽静闲适,内容朴实,技艺精湛,超拔于世俗之上的境界,可见他的技艺、修炼的功力非同寻常。

他创作的《野塘雪月惊双禽》,画面令人震撼,雪月下的枯荷,有神韵横斜之妙,荷杆曲中有直,直中有曲,残荷用泼墨、泼彩的的方法画出,双禽目光炯炯,在寒风的夜色中,“静”的意境油然而生。

恭敬,端正,心平气和,张光明先生把自己的心全然安定下来,心无旁骛,不疾不徐,泰然自若,于是创作出了画作《逢春》,笔力老辣,气势雄强,布局新颖,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色泽浓艳,红紫相间,笔墨酣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

张光明先生的梅花图中所贯穿的是我们国人的精神也是国人热爱梅花象征的意义。他创作的《白梅》所画梅花正侧偃仰,千姿百态,犹如万斛玉珠撒落在梅枝上。白洁的花朵与铁骨铮铮的干枝相映照,清气袭人,深得梅花清韵。《石涛诗意》中的梅花插入古瓶,相映成趣。梅花多作墨色,墨梅以焦墨画出,枝干以大笔泼洒,浓淡相间。

张光明先生喜欢以记忆里的人物形象入画,画作《民以食为天》中老农民端着碗的形象,带来的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力,不逊色于罗中立油画《父亲》。画作《花季》无论是题材还是技法,皆有推陈出新,画中的新疆女人,和蔼可亲、淳朴善良,充满青春活力,不乏当代女性的气息与风采。

当然,张光明先生还创作了多幅山水画作,这些画作融入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画作《九丈崖》气势磅礴,景象宏伟。画中淡墨与赭石交织,又加以淡红与黄色调和,赋予了色彩的美感,远山近水相映成趣,展现了他高超的绘画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婺源》系列作品,画中峰峦叠翠,江水如镜,渔舟唱晚,小桥流水,一派水乡风光。他运用干湿浓淡的墨色,色彩调和,巧妙地勾勒出山川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画面既具有写实性,又富有诗意。

山东大学文学院原副院长耿建华曾说:“张光明淡然处世,潜心作画,以‘净翁’自居。”可见,张光明先生早已远离喧嚣的环境,甘做丹青世界的一“净翁”。其作品令人赞赏,其人格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