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坝镇:绿水青山蕴富路 产业兴旺绘新篇

发布时间:2025-08-14 10:58  浏览量: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河坝镇,这片被大自然偏爱的土地,凭借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三河坝镇境内群山环抱,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大河小溪交错,沟壑纵横,雨量充沛 ,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多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温床,也为三河坝镇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立体经济 土地增效新探索

在三河坝镇的青山绿水间,一场“立体经济”实践正火热开展,地面桶装天麻与上层山茱萸套种的模式既实现了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更给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其中,桶装天麻种植技术借助塑料桶模拟最佳生长环境,打破传统地域限制,让闲置山坡、庭院都成了种植“风水宝地”,相比传统种植产量更稳定、品质更有保障,2025年全镇已经发展10万桶,预计产值500多万;而作为上层植物的山茱萸,不仅为天麻提供适宜遮荫,自身也具备高药用和经济价值,通过套种进一步优化土地配置,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今年预计加工干货5吨左右,能收入35万元。

天麻生香 青山沃土育金药

三河坝镇位于甘肃省康县南部65公里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种植天麻历史悠久、品质上乘。近年来,三河坝镇当地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山林荒坡,大力发展林下天麻种植,林下经济培育成为带动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随着天麻种植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种植户效益逐年攀升,天麻已经成为三河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三河坝镇全年栽种天麻近2000余亩,预计产值可达2000多万。

青冈木耳 青山深处增收田

走进三河坝镇青冈木木耳种植基地,一列列整齐的木耳菌棒在林间错落有致,一朵朵水墨色的木耳形态饱满,在青山环抱中竞相生长。依托镇内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高森林覆盖率的林业资源,以及适宜仿野生种植的气候条件,三河坝镇瞄准仿野生食用菌价格攀升的机遇,积极引导村民在林下发展青冈木木耳种植。这种林下经济模式让林业资源与食用菌种植业优势互补,不仅培育出肉厚质佳、口感鲜美的特色木耳,更通过“林菌共生”的协调发展,为群众拓宽了增收致富路,让绿水青山间的林下土地成为实实在在的“增收田”。2025年新点种青冈木食用菌9721架,预计产值567万元。

魔芋种植 生态田里致富方

如今,行走在三河坝镇深耕细作的田畴间,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作物—魔芋,破土而出,绿意盎然。曾经以传统作物为主的田地里,如今已被一片片油绿茁壮、长势喜人的魔芋苗所覆盖。从零星种植到全民参与,从观望犹豫到信心满怀,一场以“魔芋”为名掀起的绿色变革,正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强劲动能。今年全镇魔芋种植646亩,出苗率88%,预计年产量484吨。

林下经济 野生菌撑起增收伞

几场雨水过后,三河坝镇的山林间便冒出了一朵朵胖乎乎的野生菌,牛肝菌、鸡纵菌等纷纷探出头来,宛如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这些被当地人视为“山野珍品”的小小菌菇,如今正化身“金疙瘩”,铺就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致富新路径。采拾野生菌已成为三河坝镇广大群众的季节性增收渠道,群众一天拾菌收入可达300 - 500多元,有的拾菌能手一天能卖到1000元左右。三河坝镇每天上山捡菌群众达300余人,野生菌收入颇为可观。

沃土育生机,匠心铸品牌。三河坝镇以道地的天麻、红彤彤的山茱萸、爽口的黑木耳、清香的野生菌,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业故事。诚邀四海宾朋走进这片希望之地,品生态珍馐,觅合作良机,共绘乡村振兴的壮美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