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卫城镇上水村:旅居产业结硕果 “村晚”点亮幸福路
发布时间:2025-08-14 10:58 浏览量:3
夜幕降临,清镇市卫城镇上水村长田组的山坳里,篝火跃动,鼓点激昂。
上水村“村晚”现场。吴秋芋 摄
村民与旅居客围坐一团,山歌与欢笑交织,每周六雷打不动的“相约星期六”村晚如期上演。曾经寂静的山村,因乡村旅居项目落地和“村晚”持续举办而焕发新生,这团篝火不仅温暖了夜色,更照亮了村民与游客共赴幸福生活的“常甜”之路。
上水村长田组夜景。吴秋芋 摄
今年6月20日,上水村长田组乡村旅居项目正式开门纳客。项目启动前,村“两委”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抓手,深化农村“五治”,发动村民共建共享。党员示范户带头整治,村民齐动手清理房前屋后,昔日杂乱处变身“小菜园、香草园、共享果园”。乡土风貌从静态背景板变为可参与的鲜活场景,游客可亲手采摘、认养果蔬,深度融入乡村生活,优美环境成了吸引旅居客的“第一眼缘”。
上水村“村晚”现场。吴秋芋 摄
为让旅居体验从“住得下”升级为“留得住、融得进”,村“两委”创新推出“相约星期六”村晚。自项目开业后,这场联欢从未缺席——村民放下农具拿起鼓槌、走上舞台,本土山歌队唱响自编的《两清两改两治理》,百艺鼓舞队擂响《赛马鼓》;游客被热情感染,纷纷加入舞蹈队伍,方言与普通话交织,陌生界限在欢歌中消融。
上水村“村晚”现场2。吴秋芋 摄.
篝火的磁吸效应迅速显现。一个多月来,湖南、重庆、四川等地游客慕名而来,不少人一住就是半月以上。四川游客陈先生在“上水任家”小院感叹:“太安逸了,舍不得走,还要多住一个月!”这份“舍不得”的背后,是60余名经“乡村创客学堂”培育的“旅居管家”和“菜园代种人”提供的专业服务,让“住得安心、舒心、暖心”成为现实。
旅居产业更给村民生活带来甜蜜变化:庭院微景观通过采摘、认养二次创收,山货借游客口碑和电商出山,农闲时光被排练鼓点和收获欢笑填满。产业与村集体深度捆绑,形成“产业兴村、村民反哺”的良性循环。
“长田组171间旅居客房已累计接待游客550余人次,上周刚接待四川宜宾近60人团队,目前仍有约120位客人入住。”上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红介绍,“村晚”品牌效应还辐射周边,邻村歌舞队和贵阳老年艺术团纷纷专程参与。
如今,卫城镇以上水村长田组等为核心示范点,正构建集生态康养、文化体验、农旅融合于一体的乡村旅居产业新格局。长田组的篝火,恰似乡村振兴奋进曲中的闪亮音符,点亮着更多山村的振兴梦想。
通讯员 田勇
编辑 刘晓丽 杜琳娜
二审 杨厚信
三审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