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做了83天的皇帝,陵墓造价75万,为何称_袁林_不叫_
发布时间:2025-08-13 19:39 浏览量:3
萋萋春草掩盖着青色的坟墓,岁岁诉说着草木的兴衰。尽管中国的殡葬行业持续进行变革,然而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依旧是回归故土,民间的习俗是将离世的亲人隆重安葬,让其入土安稳。在城市里,大多是同一区域的公墓,像北京就有一座颇为知名的万安公墓。
在乡村,部分家庭会把亲人安葬在田头或屋后。通常,经常乘坐火车的人会留意到,铁轨两边有一些零散分布的墓地。不过,普通百姓的墓地大多是由亲人们前去祭奠。
中外人士怀着崇敬与好奇之心,纷纷前往名人墓地瞻仰。这些名人无论是生前的事迹,还是身后的故事,都极具吸引力。尤其是那些颇具争议的人物,像至今评价仍不统一的袁世凯,更是让人着迷。
不少人都曾玩过这样一个游戏——吹袁大头。袁大头是刻有袁世凯头像硬币的简称,往它上面吹一口气,再放到耳边,若能听到响声,那便是真的袁大头。袁大头是民国时期所发行的货币,全称为“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于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开始发行。
真正的袁大头较为稀少,在钱币收藏领域被称为“银元珍品”,它是对中国近现代银币影响颇大的一类银币,见证了中国银币的变革历程。
袁世凯可谓家喻户晓,他生于清朝时期,曾是北洋军阀的关键人物,是历史上仅有的既当过总统又做过皇帝的人。
有人认为他堪称大英雄,缘由是在辛亥革命期间,他迫使溥仪皇帝退位,终结了清政府腐朽衰败的统治,进而荣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位。也有人觉得他是大逆贼,原因在于1915年末他骤然宣布称帝,这“洪宪帝制”的闹剧激起了全国各界的反对。
护国运动如烈火般迅猛兴起,这位仅当了83天伪皇帝的大总统被迫退位,一年后因尿毒症与世长辞,成为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
站在客观角度而言,较为理性的历史学家会这样评价:袁世凯本质上是传统的权力争斗者,不过也受到了爱国主义与民主主义的深远影响,他在中国近现代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他人生最大的污点便是那场称帝的闹剧。
“袁项城”指的就是袁世凯,由此能看出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士。不过,他因家族纷争未能回到故乡安度晚年,离世前立下遗嘱,希望自己能葬于安阳。
1916年,袁世凯的陵墓动工修筑,历经两年时间最终建成,现今称作袁林或者袁公林,民国首任大总统袁世凯和他的夫人于氏合葬于此。
袁林坐落于安阳市北关区胜利路太平庄之处,南边临近洹水,北边遥望韩陵,东边与御道相连,西边靠着京广,此乃风水绝佳之地,袁世凯墓呈现出东西融合的建筑风格。1982年,袁林被确定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3A级旅游景区。
不少网友听闻相关信息后前往安阳,到了安阳必定会去袁林游览一番,既为了深入认识袁世凯,也为了了解民国时期的历史。袁林和孔林都以“林”相称,由此能看出其规格颇高,仅在帝王墓之下。
在袁世凯的墓地里,游人数量不算多。拱桥两侧,芦苇正随风摆动。墓地最初种下的数千株树苗,都完好无损。在松柏交错之间,一座牌楼隐约可见。墓碑上刻着“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这几个字是他的嫡系徐世昌所题。仿佛袁世凯的帝王美梦,在另一个世界仍在继续。
袁世凯曾跟身边人提及,他们家族先辈中无人能活到59岁。因此,他在1910年就给自己挑选好了墓地,地点选在了洹上村,实际上袁世凯在儿时就知晓这个村名了。
商朝的宰相伊尹曾于这个小村庄隐居,安阳还是袁世凯远祖的发家之处。由于袁世凯一直对安阳怀有好感,在天津小站练兵时便在安阳购置了200多亩土地。
听闻袁世凯之子曾打算把父亲的墓地称作“袁陵”,然而徐世昌觉得这样做不合适,鉴于林和陵读音相近,提议不妨叫做“袁林”,并且还借鉴了圣人的理念,此乃妙处其一。
袁世凯的陵墓仿照美国总统格兰特的坟墓建造,采用的是从日本进口的钢筋水泥,每一处缝隙都灌注了铁水,简直坚不可摧。
1952年,主席曾亲临安阳袁林。当时有人报告称袁林被一些人盯上了,不少人打算扒掉袁坟,主席听闻后摇了摇头,表示不同意,觉得应当将其妥善保护起来以教育后人。这一指示也成为了对袁林保护的最高指令。
特殊时期,有歹徒曾试图用炸弹炸毁袁坟,然而袁坟异常坚固,他们只能放弃。这让人联想到袁世凯生前也曾躲过炸弹袭击。1911年,革命党人企图暗杀袁世凯,在东华门附近设下埋伏。
然而,两次投掷炸弹都未能将袁世凯炸死。他匆忙返回家中,下车之后,强装镇定地放声大笑道:“今日有人和我打趣呢。”后来,又有人朝袁世凯的住处投掷炸弹,依旧未能对袁世凯的身体造成任何损伤,或许袁世凯命中注定不会死于炸弹之手吧。
除了生死,其余皆为小事。中国人存在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惧怕谈及死亡,另一方面老人会提前安排好身后之事。在农村,不少老人会在年纪尚轻时就着手筹备寿衣和棺材,觉得准备得越早越能长寿。
大家同样极为重视墓地的风水,部分有影响力的人物会把自身的成功归结为祖坟风水佳。民间还存在一种破坏坟地的传统做法,要是想让某个家族运势衰败,就去挖掉他们家的祖坟,所以人们时常以“往祖坟上刨”来调侃,当然,这一说法也有深入探究根源的含义。
坟墓也被叫做阴宅,多数人都期望自己离世后能有一处好地方安身,免得无处可去变成孤魂野鬼,当然,也有一些向往自由的人希望把骨灰撒入大海。
如今,部分阴宅的价格竟比阳宅还高,要隆重安葬一位逝者需耗费大量钱财,不少人都感慨“既难以生存,死后也难以安息”。相比之下,袁世凯当年花费72万所建造的墓地可谓极其奢华,该墓地未遭破坏,对袁家而言实属幸事。
在袁世凯的后代里,有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涌现,并且他们也贡献卓著。世间之事往往蕴含着千古的哀怨,人在离世后也会历经万年的喧嚣与变迁,折腾了一生,终究会迎来永恒的长眠。这一生究竟该怎样度过,历史又会如何记载,只能留待在世之人静静观望。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