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厂打螺丝时光
发布时间:2025-08-13 02:12 浏览量:3
“追魂夺命流水线,暗无天日鬼车间,生死轮回两班倒,累死累活拼命搞……”当这首打工人的自嘲之歌在网络流传时,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歌里描述的一员,走进电子厂的流水线,开启一段“打螺丝”的日子。
那是一段迷茫的时期,学历不高、工作经验匮乏的我四处碰壁,在人才市场一次次失望而归后,看到电子厂招聘普工的信息,几乎没有犹豫就报名了。心想,先有份工作安定下来再说。
入职那天,清晨5点,手机铃声就像尖锐的哨声,打破了我的美梦。简单洗漱后,我匆匆出门,去赶6点的班车。此时,天还未完全亮,路边的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路上行人寥寥,只有和我一样去赶班车的工友,大家都神色匆匆,满脸倦意。
6点15分,班车准时驶入工厂大门。换好工装,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车间。车间里,流水线已经开始运转,嘈杂的机器声扑面而来,让人有些耳鸣。组长把我带到工位上,简单教了我操作流程——用电动螺丝刀,把螺丝拧到手机外壳的指定位置上,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需要高度的专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刚开始,我手忙脚乱,螺丝总是拧不紧或者拧歪,旁边的老员工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无奈。一天下来,我的手指酸痛无比,脖子也因为一直保持一个姿势而僵硬。晚上回到宿舍,累得倒头就睡,连饭都不想吃。
在电子厂,时间仿佛被按下了重复键。每天都是同样的工作,同样的流程,从早到晚,周而复始。早上7点到晚上7点,中间除了吃饭和短暂的休息,几乎没有停歇。有时候赶订单,还需要加班到晚上10点甚至更晚。加班是没有加班费的,美其名曰“义务加班”,如果不加班,还会被领导批评,扣绩效奖金。
宿舍是8人间,条件简陋,夏天没有空调,热得像蒸笼,蚊子也特别多,一晚上能被咬好几个包。冬天没有暖气,冰冷的床铺让人难以入睡。食堂的饭菜更是难以下咽,每天都是那几样,不是土豆就是白菜,肉也少得可怜。
工作的枯燥和环境的艰苦还不是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更让人窒息的是压抑的工作氛围。车间里严禁聊天,一旦被发现,就会被罚款。每个人都像机器人一样,机械地重复着手上的动作,眼神空洞,面无表情。领导和线长总是板着脸,稍有差错,就会被大声呵斥,仿佛我们不是人,而是他们的出气筒。
在这里,我结识了一群和我一样的工友。有和我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对未来充满迷茫;也有一些中年人,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忍受着这份辛苦。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故事,但在这里,我们有着共同的身份——打工人。
隔壁工位的小李,是个95后的小伙子,性格开朗,总是笑嘻嘻的。他说自己不想一辈子打螺丝,打算攒点钱后,去学一门技术,开个小店。休息的时候,他会拿出手机,看一些关于汽修和烹饪的视频,还会和我分享他的创业计划,眼神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还有同宿舍的老张,他是个老实憨厚的中年人,家里有两个孩子,都在上学,老婆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他每个月的工资,除了留下一点生活费,其余的都寄回了家。他常说:“只要孩子们有出息,我再苦再累都值得。”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工友都像他们一样乐观和有目标。有些人在流水线的消磨下,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变得麻木和消极。他们下班后,不是喝酒就是打牌,用短暂的快乐来麻痹自己。我也曾陷入这样的迷茫和消沉中,觉得自己的人生看不到希望,每天都在重复着无意义的劳动。
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也有一些温暖的瞬间,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有一次,我在工作时不小心划伤了手指,鲜血直流。旁边的工友们纷纷围过来,有的帮我找创可贴,有的安慰我,让我去休息一下。那一刻,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个陌生又冰冷的地方,原来还有人关心我。
在电子厂打螺丝的日子里,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和底层劳动者的艰辛。这里的每一颗螺丝,都凝聚着我们的汗水和泪水;每一个日夜,都是我们对生活的坚持和无奈。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珍惜,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改变命运的决心。
后来,我离开了电子厂,去学习了一门专业技能,找到了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但那段打螺丝的日子,我永远不会忘记。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生活的真实模样,也让我明白了,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摆脱命运的束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