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行政规划细则

发布时间:2025-08-13 20:00  浏览量:3

德阳市,别称“旌城”,四川省辖地级市,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地处龙门山脉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西北部为山地垂直气候,东南部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古为百濮之地。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即秦惠文王更元九年,秦灭巴蜀二国建巴蜀二郡,今德阳地区属蜀郡。郡下设县,县下有乡亭。唐武德三年(620年),始析雒县、绵竹县部分地区置德阳县,为建制之始。辖区总面积5911平方千米;德阳市下辖2个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旌阳区、罗江区、中江县、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市人民政府驻旌阳区长江西路一段37号。截至2023年末,德阳市常住人口345.3万人。2024年,德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265.4亿元。车辆牌照代码为川F。

德阳市

德阳市地处龙门山脉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按地形分,有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呈西北至东南的蚕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市域地貌分为西北山区、中部平原、西南低山丘陵。德阳市西北部山地区和东南部的平原、丘陵地区气候有着明显的差异,西北部为山地垂直气候,东南部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德阳市

德阳市河流分属沱江和涪江水系,主要河流有绵远河、石亭江、鸭子河、清白江、凯江等。市域西北部山区,属什邡、绵竹的北部,为龙门山陷褶断束,地下水类型为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岩浆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层问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中部平原为川西台陷的成都断陷盆地的一部分,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东南部丘陵区主要属川西台陷龙泉山穹褶束,地下水以碎屑岩类裂隙水为主,仅在凯江及其支流的河漫滩和阶地为松散岩类孔隙水。

德阳市

旌阳区,四川省德阳市辖区,是德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成都平原东北边缘,东邻中江县,西连绵竹市,北接罗江区,南靠广汉市,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辖区总面积648平方千米;旌阳区辖6个街道、7个镇:东湖街道、孝感街道、旌阳街道、旌东街道、八角井街道、天元街道、黄许镇、孝泉镇、柏隆镇、德新镇、双东镇、新中镇、和新镇;旌阳区人民政府驻黄河东路99号。截至2024年末,旌阳区常住人口83.3万人。2024年,旌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02.47亿元。

旌阳区

罗江区,隶属于四川省德阳市,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边缘,东接中江县,南连德阳市旌阳区,西靠绵阳市安州区,北邻绵阳市涪城区。罗江,作为江河名始于晋,作为县名则始于唐 。罗江区自古为出川入蜀的交通要道、物资集散地和兵家必争之地,史称为“三国险阻之区,实两川咽喉之地”。罗江区具有2600多年的悠久文明史和1700多年的建城史,汉设潺亭、晋设万安、唐定名罗江,自清代开始,历史上三撤三复。辖区总面积447.88平方千米;罗江区辖7个镇 :万安镇、鄢家镇、金山镇、略坪镇、调元镇、新盛镇、白马关镇;罗江区人民政府驻万安镇景乐北路88号。截至2023年末,罗江区常住人口20.8万人。2024年,罗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2.4亿元。

罗江区

中江县,隶属四川省德阳市,地处四川中部偏北,川中丘陵区西部。东邻三台县,南连大英县、乐至县,西接金堂县、广汉市,北毗旌阳区、罗江区、涪城区。中江县,以古中水(今罗江)而得名。三国,析郪县、涪县地置五城县,为中江建县之始。是黄继光的故乡。辖区总面积2200平方千米;中江县辖26个镇、4个乡:凯江镇、南华镇、回龙镇、通济镇、永太镇、黄鹿镇、集凤镇、富兴镇、辑庆镇、兴隆镇、龙台镇、永安镇、玉兴镇、悦来镇、永兴镇、继光镇、仓山镇、广福镇、会龙镇、万福镇、普兴镇、联合镇、冯店镇、积金镇、太安镇、东北镇、柏树乡、白果乡、永丰乡、通山乡;县人民政府驻中江县公园街2号。截至2024年末,中江县常住人口94.3万人。2024年,中江县地区生产总值(GDP)488.50亿元。

中江县

广汉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德阳市代管,古称汉州、雒县,是四川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市)。北距德阳市区19千米,南临成都市区20千米,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龙泉山脉西麓。广汉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西汉高帝置广汉郡,因“疆域之广,至于汉水”而得名。曾于1983年3月短暂划入成都市,因1983年8月设立地级德阳市而划转。广汉市位于“天府之国”腹心地带核心区,自古就有“益州门户、蜀省要衢、通京孔道”之说,是成都的北大门。辖区总面积548.69平方千米;广汉市辖9个镇、3个街道:雒城街道、汉州街道、金雁街道、三水镇、连山镇、高坪镇、向阳镇、小汉镇、金轮镇、金鱼镇、南丰镇、三星堆镇;市人民政府驻雒城街道汉口路二段102号。截至2023年底,广汉市常住人口62.7万人。2024年,广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600.2亿元。绵竹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德阳市代管,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背倚龙门山脉,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绵竹市古为蜀山氏地,有“古蜀翘楚,益州重镇”之誉。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县,因其地滨绵水,多竹,乃命名绵竹。199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绵竹县,设立绵竹市。素有“洞天福地、人杰地灵”的美誉,是全国著名的年画之乡、名酒之乡、生态旅游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剑南春”兴于盛唐,“绵竹年画”源于北宋,“赵坡茶”唐代贡茶,三者并称为“绵竹三绝”。辖区总面积1246.2平方千米;绵竹市辖2个街道、10个镇:紫岩街道、剑南街道、汉旺镇、孝德镇、富新镇、新市镇、九龙镇、广济镇、麓棠镇、什地镇、玉泉镇、清平镇;市政府驻紫岩街道回澜大道中段393号。截至2023年末,绵竹市常住人口43.7万人。2023年,绵竹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3.73亿元。什邡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德阳市代管,位于川西平原西北部。地势由北偏西向南偏东逐渐倾斜,东与绵竹市和旌阳区相邻,南与广汉市接壤,西与彭州市毗连,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什邡市古为方国,故名“十方”,秦时置县,有着5000多年文化史和2300多年建县史,曾因大禹的足迹而享有“禹迹仙乡”之美誉,秦代著名水利学家李冰曾在此治水并仙逝于此,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什邡还是佛教南禅八祖马道一的故里,汉代名将雍齿的受封之地,故什邡城又名雍城。辖区总面积821平方千米;什邡市辖2个街道、8个镇:方亭街道、雍城街道、洛水镇、禾丰镇、马祖镇、马井镇、蓥华镇、南泉镇、湔氐镇、师古镇;市人民政府驻蓥峰北路1号。截至2024年末,什邡市常住人口40.6万人。2024年,什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07.7亿元。

什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