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卫校女同学每天分我半盒饭,15年后在饭店后厨发现她我愣了

发布时间:2025-08-14 06:29  浏览量:3

我真吃不下,你帮忙吃了吧。”

时隔十五年,当我再次听到这句话时,说话的人正站在饭店后厨的门口,手里端着一盘刚出锅的菜。她的声音还是那么轻,但已经带着岁月的沧桑。

有些人,有些话,一辈子都忘不掉。

01

1983年秋天,我17岁,刚进县卫校读护理专业。那时候父亲刚从工厂下岗,母亲又生病在家,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每个月二十几块钱的生活费,我都要掰着指头算着花。

卫校的食堂是大锅菜,白菜萝卜土豆丝,偶尔有点肉沫已经算是改善了。我住的是八人间宿舍,上下铺挤得满满当当,晚上熄灯后总有人偷偷点蜡烛看书。

秀娟是我们班最安静的女生,长得清秀,话不多,但学习特别认真。她家是县城下面农村的,每次回家都要坐两个小时的班车。我们虽然是同桌,但平时交流不多,她总是埋头看书或者做笔记。

第一次她给我分饭,是在10月份的一个中午。

食堂里人挤人,我端着饭盒找到位置坐下,看着盒子里稀稀拉拉的几片白菜叶子,肚子咕咕叫得厉害。秀娟坐在我对面,她的饭盒里菜比我多一些,还有两块土豆。

“今天这菜有点咸,我吃不惯。”她说着,就把自己饭盒里的一半菜夹到了我的盒子里。

我赶紧摆手:“不用不用,我够吃的。”

“你帮我吃点吧,要不浪费了。”她的声音很轻,但很坚持。

那一刻我觉得脸烧得厉害,想拒绝但肚子实在饿得慌。最后还是接受了她的好意,大口大口地吃完了那些菜。

从那以后,几乎每天中午,秀娟都会说同样的话:“我真吃不下,你帮忙吃了吧。”然后把饭菜分给我一半。有时候是说菜太咸,有时候说太淡,有时候说吃不惯萝卜丝。但我知道,她只是在照顾我的自尊心。

我既感激又自卑。感激的是她的善良,自卑的是自己的窘迫。每次接受她的饭菜时,我都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报答她的恩情。

那时候的卫校生活很简单,也很充实。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点熄灯,中间除了上课就是自习。我们学解剖学、药理学、护理学,背那些复杂的医学名词,记各种注射方法。

秀娟的成绩在班里中等偏上,不算特别出色,但她很踏实,每一个知识点都记得很仔细。我的成绩比她差一些,特别是解剖学,那些骨头肌肉的名称总是记混。

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我和秀娟之间的交流也多了起来。她不仅会分饭给我,还经常借笔记给我抄,遇到我不懂的地方,她总是很耐心地给我讲解。

“这个股骨头的位置你记住了吗?”她用铅笔在解剖图上画圈,声音很轻很认真。

“记住了,谢谢你。”我总是这样回答,心里涌起一阵暖流。

班里有几个城里来的同学,看不起我们这些家境不好的。有一次,一个叫小王的男生当着大家的面说:“有些人啊,饭都吃不饱,还来读什么卫校,以后能当好护士吗?”

我当时脸红得要命,不知道怎么回应。秀娟放下手里的书,淡淡地说:“王同学,饭吃得饱不饱和能不能当好护士有什么关系?我们老师不是说过吗,当护士最重要的是有爱心和责任心。”

小王被她说得哑口无言,灰溜溜地走了。我感激地看着秀娟,她只是对我笑了笑,什么都没说。

02

慢慢地,我发现秀娟其实也很节俭。她只有两件外套,一件蓝色的,一件灰色的,轮换着穿。鞋子也是很普通的解放鞋,洗得干干净净的。但她整个人总是收拾得很利索,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衣服虽然旧但很干净。

有一次周末,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去县城逛街。路过小卖部时,秀娟买了一根5分钱的冰棍,掰成两半,一半给了我。

“天这么热,你也吃点。”她说。

那个午后的阳光很刺眼,但秀娟的笑容比阳光还要温暖。我咬着那半根冰棍,甜味一直蔓延到心里。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开始留意秀娟的一举一动。她笑的时候眼睛会弯成月牙,专心看书的时候会轻咬下唇,遇到难题时会皱起眉头。我开始喜欢上了她,但从来不敢表达。

我知道秀娟的家庭情况。她是家里的独女,父亲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母亲一个人撑着家里的农活。秀娟读卫校,就是希望毕业后能有份稳定的工作,给家里减轻负担。

“我妈说了,只要我好好读书,毕业后分配到卫生院,每个月能挣几十块钱,家里的日子就好过多了。”秀娟曾经这样对我说过。

那时候卫校是包分配的,但前提是考试要过关。所以大家都很用功,图书馆里总是座无虚席,宿舍里也经常有人熬夜看书。

我也很努力,但学习底子比较薄,总是觉得跟不上。秀娟就经常在晚自习后给我补课,讲解白天上课没听懂的内容。

“秀娟,你对我这么好,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有一次我忍不住说道。

她摆摆手:“咱们是同学,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再说,你不是也经常帮我打水吗?”

是的,虽然我学习不如她,但力气比她大,经常帮她打水、扫地,做一些体力活。但我总觉得自己为她做的太少,而她为我做的太多。

03

三年的卫校时光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1986年的毕业季。分配结果出来的那天,整个班级都沸腾了。

我被分配到县人民医院,这算是比较好的单位了。秀娟被分配到镇上的卫生院,虽然条件差一些,但离她家近,方便照顾父母。

“你分到县医院,以后前途肯定不错。”秀娟替我高兴,眼里没有一丝羡慕。

“你那个卫生院也挺好的,离家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毕业那天,学校食堂特意改善了伙食,每个人都分到了一个鸡蛋。秀娟照例把饭菜分给我一半,还把自己的鸡蛋也塞到了我的盒子里。

“你留着自己吃吧,这是最后一次了。”我说。

“正因为是最后一次,所以你更要好好吃。”她笑着说,但眼中有些不舍。

吃完饭后,我们在校园里走了很久。梧桐叶正绿,蝉声阵阵,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但也那么短暂。

我想对她说很多话,想告诉她这三年来她对我有多重要,想说我喜欢她,想问她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我觉得自己配不上她。她那么好,那么善良,将来一定会遇到更好的人。而我只是一个家境贫寒的同学,除了一颗感激的心,什么都给不了她。

“小刘,以后要好好工作,别辜负了这三年的学习。”临别时,秀娟对我说。

“你也是,保重身体。”我的声音有些哽咽。

我们交换了通讯地址,约定以后要保持联系。但那个年代通信不便,没有电话,写信也不方便。工作以后大家都很忙,慢慢地就失去了联系。

我常常后悔,为什么当时没有勇气说出心里话。也许她会拒绝我,但至少我不会留下遗憾。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有些话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说了。

04

到县医院报到后,我被分配到内科做护士。医院的环境比卫校好多了,同事们也都很专业。我努力工作,希望能在这里闯出一番天地。

刚开始的几年,工作很辛苦。上夜班是家常便饭,经常一连几天都见不到太阳。但我年轻,也有干劲,慢慢地从普通护士升到了护师,工资也从最初的几十块涨到了几百块。

28岁那年,我结了婚。妻子是医院里的化验员,人长得还可以,性格也挺好。我以为生活会就这样平静地过下去,但没想到婚姻只维持了三年就结束了。

“你就是个没出息的,一辈子就只能当个护士。”离婚前妻子曾经这样说过我。

她觉得我没有上进心,不够努力,挣钱太少。虽然我们没有孩子,但离婚对我的打击还是很大。从那以后,我就一个人过,也没有再找对象的打算。

工作上我倒是越来越熟练,同事和病人都挺认可我。但生活上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每天下班回到空荡荡的家里,心里总是有些空虚。

偶尔我会想起卫校的同学,想起秀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是不是已经结婚生子,在镇卫生院工作是否顺利。有时候路过邮局,我想给她写信,但又不知道她现在的地址。

1998年的秋天特别凉,我记得那是10月份的一个晚上。我上完夜班,已经是第二天早上8点了。走出医院大门,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有种说不出的孤独感。

平时下夜班我都是直接回家睡觉,但那天不知道为什么,就想在街上走走。经过一条新修的小街时,看到一家刚开业的饭店,门口挂着“老乡饭店”的招牌。

“进来尝尝吧,都是家常菜,便宜实惠。”老板娘在门口招呼客人。

我想反正一个人在家也是闲着,不如进去吃点东西。饭店不大,装修也很简单,但很干净,客人还不少。

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要了一份西红柿鸡蛋,一份土豆丝,还有一碗米饭。菜很快就上来了,味道还不错,让我想起了卫校食堂的饭菜。

正吃着饭,我无意中抬头看向后厨的玻璃窗,隐约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戴着白色围裙,头发扎成马尾,正在水池边洗菜。

我揉了揉眼睛,仔细看去。那人的侧脸让我心跳加速,虽然比记忆中显老了一些,但那个轮廓,那个神态,怎么看都像是...

不可能吧?我摇摇头,觉得是自己看错了。怎么可能这么巧,时隔十五年,在这样一个小饭店里遇到秀娟?

但我还是忍不住继续观察。那人洗菜的动作很熟练,偶尔抬头和别人说话时,我看到了她的正脸。

是她!真的是秀娟!

我的心砰砰直跳,手里的筷子都握不稳了。十五年了,我没想到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见到她。她怎么会在这里?为什么不在卫生院工作了?

我犹豫着要不要进去相认。她现在在后厨工作,会不会觉得没面子?如果她不想见到老同学,我贸然进去会不会让她尴尬?

正在我纠结的时候,后厨的门开了,秀娟端着一盘菜走了出来。她穿着厨师服,头发有些凌乱,脸上还沾着水珠。当她经过我桌子的时候,我们的目光相遇了。

那一瞬间,时间仿佛停止了。我们都愣在那里,谁也没有说话。

“你...你是小刘?”几秒钟后,她先开口了,声音有些颤抖。

“秀娟,真的是你?”我站起身来,心情既激动又复杂。

她点点头,眼中有惊喜,也有慌乱。

“你怎么会在这里?”我问。

“我...”她欲言又止,看起来很紧张。

这时候老板娘走过来了:“秀娟,你认识这位客人啊?”

“是我们以前的同学。”秀娟小声说道。

“那好啊,老同学见面,多难得。秀娟,你好好招待人家。”老板娘笑着说完就走开了。

秀娟站在我面前,显得有些不自在。她比十五年前憔悴了很多,眼角有了细纹,手也变得粗糙。但那双眼睛还是我记忆中的样子,清澈而善良。

“你坐下吧,咱们聊聊。”我说。

她犹豫了一下,在我对面坐下了。

05

“你现在在这里工作?”我小心地问道。

秀娟点点头:“在后厨帮忙。”

“那卫生院呢?你不是分配到镇卫生院了吗?”

她低下头,半天没有说话。我看得出她很为难,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如果不方便说,那就算了。”我赶紧说。

“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她抬起头,“我早就不在卫生院了,已经好多年了。”

正说着,后厨里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秀娟,菜洗好了没有?客人还等着呢!”

“马上就好。”秀娟赶紧应声,然后对我说,“我得先去忙一下。”

她匆匆走向后厨,那个男人的声音听起来很不耐烦:“你在那里磨蹭什么呢?”

过了一会儿,一个40多岁的胖男人从后厨走出来,就是刚才说话的那个。他走到我桌前,皮笑肉不笑地说:“这位同志,你是秀娟的同学?”

“是的,我们以前在卫校是同班同学。”我回答。

“那真是太好了,老同学见面,多不容易啊。”他的话听起来客气,但眼神有些阴沉,“我是这里的老板,姓张。秀娟在我这里干活,人很勤快,就是话少了点。”

我点点头,不知道该说什么。

张老板又说:“你们慢慢聊,我还有事忙。秀娟,别忘了还有菜要洗。”

说完他就走开了,但我感觉他好像在监视我们。

秀娟又在后厨忙了半个小时才出来,这时候饭店里的客人少了很多。她坐到我对面,看起来很疲惫。

“你想知道我为什么在这里?”她问。

“如果你愿意说的话。”

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开始讲述这些年的经历。

“毕业后我确实去了镇卫生院,工作了五年。那时候我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平静下去,虽然不富裕,但也算稳定。”

“后来呢?”我轻声问。

“1991年,我父亲去世了。”她的声音有些哽咽,“本来他身体就不好,那年冬天特别冷,他又舍不得烧炭,就这样去了。”

我心里一紧,想安慰她,但不知道该说什么。

“父亲去世后,我母亲一个人在家,身体也越来越差。1993年的时候,她突然中风了,半身不遂,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那你...”

“我必须回家照顾她。”秀娟说得很平静,但我能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卫生院的领导也理解我的情况,同意我辞职回家。”

“你照顾了她多久?”

“五年。整整五年。”她的眼中闪着泪光,“那五年我几乎没有离开过家,每天给她喂饭、擦身、按摩。为了给她看病买药,我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还借了不少外债。”

我听得心疼不已。原来这些年她过得这么辛苦,而我却一直在埋怨生活的平淡。

“我母亲是1998年春天走的。”秀娟继续说道,“她走的时候很安详,我想她应该是满足的,因为我陪伴了她最后的日子。”

“那之后呢?”

“之后我就成了一个33岁的农村女人,没有工作,没有积蓄,还欠着一屁股债。”她苦笑了一下,“我想重新回到医院工作,但是...”

“但是怎么了?”

“年龄大了,又断档了这么久,没有医院愿意要我。我去过很多地方,县医院、镇卫生院、私人诊所,人家一听我的情况,都摇头。”

“后来我只好到处打零工,做过保姆,当过服务员,也在小作坊里干过活。”她的声音越来越低,“后来经人介绍来到这家饭店,在后厨帮忙。虽然辛苦,但至少有口饭吃。”

听完她的讲述,我的心情五味杂陈。我想起当年那个爱学习、有理想的秀娟,再看看现在在后厨洗菜的她,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秀娟,我...”我想说什么,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别这样看我。”她反而安慰起我来,“人各有命,我不怨谁。至少我妈走的时候我陪在身边,这比什么都重要。”

06

接下来的几天,我经常想起和秀娟重逢的那个晚上。她的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回响,我无法想象她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周末的时候,我又去了那家饭店。这次我特意选了个客人少的时间,希望能和她多聊几句。

“你怎么又来了?”秀娟看到我有些意外。

“想吃你们家的菜了。”我开玩笑说。

她笑了笑,给我端来一碗面条:“老板不在,我给你加了个鸡蛋。”

“谢谢。”我看着碗里的鸡蛋,想起了当年她分给我的那半盒饭。

“你现在过得怎么样?”她问我。

我把这些年的经历简单说了一遍,包括工作、结婚、离婚。她听得很认真,偶尔点点头。

“你结过婚啊,那挺好的。”她说。

“已经离了,没孩子。”

“哦。”她没有再问什么。

我们聊了一会儿工作,聊了一会儿以前的同学。气氛虽然有些拘束,但也算融洽。

“秀娟,你现在住在哪里?”我问。

“城中村租了个小房间,一个月一百五十块钱。”她说,“虽然简陋了点,但一个人住够了。”

“你现在每个月能挣多少?”

“两千出头吧,扣掉房租和生活费,也剩不了多少。还要还当年的外债,手头一直很紧。”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当年那么优秀的她,现在却要为几千块钱的工资辛苦工作。

“张老板对你怎么样?”我试探性地问。

她的脸色暗了下来:“能有活干就不错了,别的不敢要求太多。”

从她的表情我能看出,张老板对她并不好。后来我又去了几次,观察到张老板经常对秀娟大声说话,有时候还当着客人的面训斥她。

有一次我看到秀娟的手背上有个很明显的烫伤疤痕。

“怎么弄的?”我关心地问。

“前几天端汤的时候不小心洒了,烫了一下。”她轻描淡写地说。

但我从其他员工那里听说,是因为张老板嫌她动作慢,推了她一把,才导致她被烫伤的。

我很生气,想去找张老板理论,但秀娟拦住了我。

“别惹事,我需要这份工作。”她说。

“可是他这样对你,太过分了。”

“我一个农村女人,年纪又大了,能有人要就不错了。”她的声音很平静,但我听得出其中的无奈。

又有一次,我看到她在后厨里偷偷哭。问她怎么了,她说是想起了母亲。但我猜测,应该是又被张老板骂了。

“秀娟,你不能一直这样下去。”有一天我忍不住说。

“那我能怎么办呢?”她反问我。

我想帮助她,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帮。直接给她钱,她肯定不会要。介绍其他工作,以她现在的条件也很难找到更好的。

“人各有命,我已经认了。”她经常这样说,“至少现在能养活自己,不用靠别人。”

我知道她是个要强的人,但看着她这样的处境,我心里很难受。当年那个每天给我分饭的善良女孩,现在却要在后厨里受这样的委屈。

“秀娟,你有没有想过...”我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停住了。

“想过什么?”她问。

“没什么。”我摇摇头。

其实我想问她,有没有想过重新开始,有没有想过换一种生活方式。但我知道,这些对现在的她来说,都太奢侈了。

07

一个月后的周日下午,我在医院附近的公园里散步,意外地遇到了秀娟。她也是一个人,坐在湖边的长椅上发呆。

“今天不用上班?”我走过去问她。

“饭店周日下午休息。”她抬头看见是我,露出了笑容。

“介意我坐下吗?”

“当然不介意。”

我们并肩坐在长椅上,看着湖水上的几只野鸭。秋天的阳光很温暖,公园里的人不多,显得很安静。

“秀娟,我一直想问你一件事。”我鼓起勇气说。

“什么事?”

“当年你为什么要分饭给我?”

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因为你太瘦了,看着心疼。”

“就这么简单?”

“还能有什么别的原因?”她反问我,但脸上有些红晕。

“那时候你自己也不富裕,为什么要照顾我?”

“可能是因为...”她停顿了一下,“因为看你人挺好的,又努力学习,觉得应该帮你一把。”

我们又聊起了当年的卫校生活,那些青涩的回忆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美好。

“其实我一直想对你说声谢谢。”我说,“不光是谢谢你分给我的那些饭,更是谢谢你当年对我的好。”

“都过去这么久了,还提这些做什么。”她有些不好意思。

“对我来说这些永远都不会过去。”我认真地说,“那段时间如果没有你,我可能撑不下来。”

她转过头看着我,眼中有种说不清的情绪。

“小刘,我也想对你说个事。”她的声音很轻。

“什么事?”

“其实当年...”她犹豫了一下,“其实我也挺喜欢你的。”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我的心。我怔怔地看着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说什么?”

“我说我当年也喜欢你。”她重复了一遍,声音更轻了,“但是我不敢说,觉得我一个农村女孩,配不上你。”

“可是我也觉得我配不上你啊。”我激动地说,“我一直以为你看不上我这样的穷学生。”

我们面面相觑,都有些苦笑。原来当年我们都喜欢对方,却都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所以谁也没有说出口。

“如果当年我们其中一个人勇敢一点...”我说。

“别说了。”她摇摇头,“都过去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意思?”

“有意思的。”我坚持说,“至少我知道了我当年没有看错人。”

08

夕阳西下,湖水波光粼粼。我们坐在那里,都陷入了沉思。

“秀娟,现在还来得及。”过了很久,我突然说道。

“什么来得及?”

“我们还来得及重新开始。”

她摇摇头:“你想得太简单了。我们都不再年轻了,都有各自的生活包袱。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我现在这个样子,你确定还会喜欢我?”她苦笑着说,“一个在后厨洗菜的老女人。”

“在我眼里你还是当年那个善良的秀娟。”我认真地说,“我可以帮你,我们可以一起面对困难。”

“我不想拖累你。”她站起身来,“而且我也不想让人觉得我是因为生活困难才...”

“你想多了。”我也站起来,“我不是因为同情你才这样说的,我是真心的。”

她看着我,眼中有感动,也有犹豫。

“让我想想吧。”最后她这样说道。

接下来的几天,我想了很多。我想帮助秀娟,不仅仅是因为当年的恩情,更是因为我真的还在乎她。虽然我们都已经人到中年,虽然现实有很多困难,但我觉得还有机会。

我托人在医院里打听,看看有没有适合秀娟的工作。虽然她没有执业证了,但可以做一些后勤工作,比如清洁或者护工。

一周后,机会来了。医院的清洁公司需要招几个人,虽然工资不高,但比在饭店要稳定,而且工作环境也好一些。

我找到秀娟,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

“真的可以吗?”她有些不敢相信。

“当然可以,我已经和负责人说过了,你明天就可以去面试。”

“可是我没有什么经验...”

“这个工作不需要什么经验,主要是人勤快就行了。”

她犹豫了很久,最后点了点头:“那我试试吧。”

第二天面试很顺利,秀娟被录取了。虽然只是做清洁工,但工资比在饭店高一些,而且还有保险。

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张老板的时候,张老板很不高兴。

“你要走就走吧,不过这个月的工资别想要了。”他恶狠狠地说。

我当时就在现场,忍不住站出来:“凭什么不给工资?人家干了一个月的活。”

“你算老几?这是我的店,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张老板瞪着我。

“你这是违法的。”我据理力争。

最后在我的坚持下,张老板还是给了秀娟工资,但态度很恶劣。

“以后别让我看见你们。”他最后扔下这句话。

秀娟很感激我为她出头,但也有些担心:“会不会给你惹麻烦?”

“没事,他能把我怎么样?”我安慰她。

秀娟到医院上班后,精神状态明显好了很多。虽然还是做体力活,但环境比饭店好太多,同事们也都很友善。

09

我们经常在医院里遇到,偶尔一起吃饭或者散步。同事们开始议论我们的关系,但我不在乎。

“小刘,你和那个新来的清洁工是什么关系啊?”有个同事八卦地问我。

“老同学。”我简单回答。

“就是老同学?”她显然不信。

“就是老同学。”我重复道。

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我心里对秀娟的感情确实在升温。看到她重新有了稳定的工作,看到她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我心里很高兴。

秀娟对我也很感激,经常给我带一些小菜或者水果。

“你帮了我这么大忙,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她说。

“咱们是老同学,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我用当年她的话回答她。

她笑了:“你还记得我说过的话?”

“你说过的每句话我都记得。”

我们的关系在慢慢升温,但都很谨慎。毕竟我们都不再年轻,都经历过生活的波折,不会像年轻人那样冲动。

有一天下班后,秀娟主动邀请我到她的住处坐坐。那是城中村里的一个小房间,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很干净。

“条件简陋,你别介意。”她有些不好意思。

“挺好的,至少是自己的空间。”我环顾四周,房间虽小,但很温馨。

她给我泡了茶,我们坐在简单的沙发上聊天。

“小刘,我一直想问你,你为什么要帮我?”她突然问道。

“因为你当年帮过我。”

“就是因为这个?”

我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不只是因为这个。还因为我在乎你,从当年开始,直到现在。”

她的脸红了:“我们都这个年纪了,说这些合适吗?”

“年龄只是数字,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我说,“秀娟,我们还有机会,为什么不试试?”

她沉默了很久,然后说:“我害怕。”

“害怕什么?”

“害怕重新开始,害怕再次失去,害怕自己配不上你现在的生活。”

“你想多了。”我握住她的手,“我们可以慢慢来,不用着急。”

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多,关于过去,关于现在,关于未来。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承诺,但我感觉我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10

一年后的秋天,我又一次来到那个熟悉的公园。秀娟已经在医院工作了一年,她的生活基本稳定下来了。债务也还清了一大半,住处也换成了一个更好的小区。

我们的关系也在这一年里慢慢发展着。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有着中年人特有的相知相伴。我们经常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回忆过去,一起规划未来。

“你后悔吗?”有一天秀娟问我。

“后悔什么?”

“后悔和我这样一个有过这么多波折的女人在一起。”

“不后悔。”我坚定地说,“我只后悔当年没有勇气表白,让我们错过了那么多年。”

她笑了:“其实这样也挺好的,如果当年在一起,说不定我们都没有现在这么珍惜彼此。”

也许她说得对。年轻时的爱情往往热烈但脆弱,中年后的感情虽然平淡但坚实。我们都经历过生活的磨难,都知道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我们没有急于结婚,也没有住在一起。各自保持着独立的生活空间,但心灵上越来越亲近。

医院里的同事们都知道我们的关系,但没有人说什么。在这个年纪,能找到相知相伴的人,是件值得祝福的事情。

有时候我们会去医院的食堂一起吃饭。秀娟会给我多打一些菜,就像当年给我分饭一样。

“还是老习惯。”我开玩笑说。

“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她笑着说。

是的,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比如她的善良,比如我对她的感情,比如我们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

我们都明白,这可能不是最完美的结局。我们都不再年轻,都有各自的包袱和遗憾。但能在人生的下半场重新遇见,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撑,这已经是生活给我们最好的礼物了。

有些故事不需要轰轰烈烈的结局,平淡的温暖有时候更珍贵。就像那半盒饭,虽然简单,但温暖了整个青春。

现在的我们,就像两个经历过风雨的人,终于在一个避风的港湾里相遇。我们不再年轻,但我们的心还是当年那颗心,善良、真诚、彼此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