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为何能长盛不衰?从古到今稳居强者之列,地形藏着关键密码

发布时间:2025-08-14 12:38  浏览量:3

四川是中国唯一长盛不衰的地方,不管是在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还是现代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不管是陆地经济时代,还是海洋经济时代。四川都是雄起的。今天的四川GDP已经是全国第五,还拿着最多的转移支付,领最大的红包。这是为什么?我分现代、古代两个篇章来细说。

本期说的四川主要是指四川盆地,包括重庆在内。先说现代,自大航海时代开始,全世界所有的沿海地区都会超过内陆,唯独深居内陆腹地的四川盆地打破了这一规律,2023年四川的GDP是6万亿,重庆是3万亿。如果川渝没分家,9万多亿的GDP与山东持平,全国GDP前4的省份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这些省都是最先享受改革开放特殊红利的地区。而西部大开发比沿海晚发展将近20多年。

东南沿海省份还有特区、计划单列市这样的经济引擎城市,每个省都有双子星。那么四川盆地的双子星,成都重庆完全能与沿海省份的双子星媲美。晚发展了20年的地区还是赶上了沿海。并且是在没有海运的劣势情况下,成渝是如何做到的?

而在古代,四川更辉煌,特别是成都。中国有两条重要的国际贸易线路,一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丝绸之路,还有一条就是西南的茶马古道,这是中国2000多年里,最重要的经济贸易通道。

在古代有一种朝廷重点管控、独家经营的稀缺的物资——盐巴,四川盆地就是重点产地。盐,最早出自重庆的巫山,四川的自贡也因为盐,拿到了川C的牌照。古代富甲天下的两个地方,是扬一益二,指的就是贸易枢纽扬州和天府之国成都。

古代沿海地区属边疆,以内陆经济为主,很多地方占据地理优势而富甲天下,比如江西,凭借赣江大运河与陶瓷产业,辉煌了近1000年。山西与草原相连,成为进出口大省,晋商在明清两朝无比辉煌。甘肃拥有河西走廊,成为东西方的经济咽喉。而这些地方都会因为朝代更替,时局变化而随之沉浮。

但四川盆地不会因为朝代更替,江山易主而浮沉,秦国得巴蜀而灭六国,汉王从巴蜀出发而得天下,唐朝最繁华的两座商业城市,就是扬州和成都宋朝时期,在四川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比欧洲早发行600多年,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金融交易方式。

四川盆地除了盐巴以外,还有一样象征身份与财富的蜀锦。汉朝在成都设立了专管织锦的官员,后来成都被称为锦官城。1995年在新疆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就是蜀锦护臂。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出境展览的国家一级文物。

清朝后期,沿海城市开埠,整个中国的经济迅速从内陆转向沿海。此时,四川盆地的黑马,重庆开始上位。特别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搬迁重庆,几乎把长三角所有的轻重工业,教育资源都集中到了这里,让他一举成为世界知名城市。

四川盆地为什么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一直都这么繁荣,国家还特别重视。要彻底弄明白这个问题,就必须在立体地形图上来揭秘。要看经济和历史,不能看平面图。

总体看四川盆地,处在中国地理位置大致的中间,是绝对的内陆腹地,最主要的是他特殊的地形,北边是海拔3000多米高的秦岭和大巴山,东边是海拔2000多米的巫山和雪峰山,南边是云贵高原,西边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贡嘎山,龙门山。中间就是四川盆地,重庆在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成都是大平原,关键他有来自都江堰丰富的水资源,这里完全可以与江苏的平原环境媲美。

在地形图上看四川盆地,就非常的直观明了,小孩都懂他为什么叫盆地,地形特征非常明显。盆地内的平均海拔500米左右,盆地周围的山是成就他富裕的关键,北方的风沙、冷空气等全部被秦岭挡住,所以气候非常稳定,四季分明,农耕时代占据先天优势。更重要的是神仙在四川盆地的东边,开凿了夔门,让长江成为黄金航道,成为南方的经济命脉。让丰富的物产运送到全国。

当你有了这幅立体的中国地形图以后,就会看懂很多经济发展规律,军事战略要地等等,他是根据真实的中国地形地貌3D生成。比如新疆叫三山夹两盆,在平面图上你不知道什么意思,在立体地形图一看就懂了。这是新疆的整体地形,三山是指昆仑、中间的天山,北边的阿尔泰山,就形成了准囯尔盘地和塔里木盆地。在看东部最高的山是台湾玉山,真实的台湾是这样的地形,军事战略价值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