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还没开学,有娃已经把语文课文全背完了……资深语文老师却有不同意见

发布时间:2025-08-14 12:52  浏览量:2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丽珍

距离新学期开学还有半个月,最近不少家长开始暗戳戳打听:“新学期内容预习到哪儿了?”有的晒出娃的暑期计划表,从语数英预习到兴趣班打卡,每天安排得明明白白,成果肉眼可见;更狠的是,一些“超前跑”的家长,直接甩出娃的“暑期战绩”,连新学期语文的课文都全部背完了。

这波操作瞬间在家长群炸开了锅。有人羡慕:“这效率,妥妥的学霸预备役。”也有人眉头一皱:“课文都提前背完了,上课还听啥?会不会让孩子养成课堂摸鱼的习惯?”

图片来源于CFP

同小区娃熟背语文新课文

杭州妈妈有些坐不住了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杭州妈妈冯靓(化名)很有成就感,每周跟孩子商量一份计划表,白天由爷爷奶奶在家落实。

“没有报任何学科类的兴趣班,孩子有时间放松,但也不是完全躺平,该抓的也都抓了。”冯靓的女儿新学期上二年级,暑期里学校有统一发下来一本作业本,都是一年级基础知识的再巩固,女儿认真完成;根据数学老师建议,她让女儿背好了九九乘法表,并且每天保持100道口算题的训练;语文方面,她给女儿买来了练字本,提前了解掌握一点新学期新字,每天也会保证半小时以上的阅读,背诵一些古诗词。

总的来看,女儿还算乖巧,每天都认真执行,确实也收获了不少。

原本冯靓还挺满意的,结果前几天跟同小区一个小朋友交流,才发现人家早就“跑”到前面,连新学期的语文课本都全部背诵完了。

“新学期的课本内容老师不是会教吗?从来没有想过要自己提前教,我这样会不会耽误了孩子?”冯靓有些坐不住,又向身边一些朋友和家长打听,发现提前背课文的有不少。

有家长说,新学期语文要求背诵的课文已经全部背完了,数学已经预习尾声。“背诵课文本身就是老师的建议,我们只是执行而已。”

还有家长说,语文生字词写了一遍,课文也是全部背完了,数学乘法口诀背熟了,除了口算外还会做一些应用题,英语课文也已经全部会背,单词会读,理解意思。

为什么连课文都要提前背诵?

“肯定要提前搞啊,就为了开学可以早睡。”面对冯靓的疑问,有朋友的回答很干脆,“语文一类字会写,二类字认识,课文背一遍,古诗和日积月累更要滚瓜烂熟,这是假期预习的基本操作。”

家长带着孩子购买新学期书籍

提前背课文“性价比”低

有家长直言:宁愿让娃干点别的

提前背诵新学期的语文课文,有必要吗?

有过来人家长坦言,这得区分不同孩子。“接受能力强的孩子,假期预习一眼不看都行,接受能力弱的不提前预习,到新学期只能备受打击。”这位家长说,大纲的问题老师会解决,家长就是把能预见的提前安排好,让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自己会提前自学,这才是假期提前学习的意义。”

也有家长直言,提前背诵一些古诗能够理解,背课文大可不必。“都没给孩子深入讲解过,孩子不理解课文的意思,背诵起来比上课学过之后,花费的时间要多得多,而且容易遗忘。”

有家长就发现,上课后回来背诵课文,孩子基本稍微读几遍就会了。“背诵是有目的的,要么积累优美的语句,要么是课文本身有规律,经过讲解可以更好更快地背诵,在家死记硬背,背得慢,忘得快,也没有很好地感受到文章的美感。”

最让一些家长担心的,是这种提前学,会不会带来一些反作用。

“尤其课本,不准备给孩子看,也不准备预习。时间投入少,预习没效果,时间用得多,和提前学没差别,性价比低。”家长说,他宁可把提前学课内内容的这个时间,用在看课外书,补充课外知识或者户外运动上。

还有家长说,这样死记硬背,孩子记忆好的还行,要是本身基础弱的,搞得看见课本就烦,更加得不偿失。“假期还不如带他们旅游逛展,把生活里的知识学一学。”

语文老师集体“反内卷”

假期背课文不如做这些事

对于提前背诵新学期的语文课文,语文老师们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意义不大,学校里要学的知识为什么还要占用孩子假期时间?我的观点是:学校里学的家里不学,要学学校里不学的。”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班主任李平直言,暑假开始前,她就对班里的同学说,“不用提前学,开学好好听课就行,李老师都会教的。”

不仅这么跟学生说,李老师也用同样的标准对待女儿的学习。“难以想象吧,我女儿说要预习,但我连语文书都没给她准备,我说开学好好学就行了。”

在李老师看来,语文学习还是要保持一点新鲜感。“假期里学得半瓶酱油半瓶醋,对老师的教学来说更不利。知识点学不扎实,自己又认为学会了,纠正起来很麻烦。超前学没有学到位,语文要素把握不准,又缺少学习新鲜感,得不偿失。”

李老师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很广,不能局限于薄薄的一本课本。

对此,杭州市江晖小学石舒怡老师也深表认同。

“强记效果有限,孩子在不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的情况下,单纯靠机械记忆去背诵,过程会很吃力,而且容易遗忘。即使背下来了,也往往是‘小和尚念经’,对真正提升语文能力帮助不大,甚至可能影响课堂专注度。”石老师说,如果孩子对课文内容过于“熟悉”,课堂上的新鲜感和探索欲就减弱,他们可能会觉得“我都会了”,导致上课分心、不愿意积极参与朗读、思考和讨论。这反而不利于培养孩子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好习惯,长远看对学习是不利的。

石老师坦言,提前背诵语文课文,也是偏离语文学习的本质。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重在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死记硬背恰恰忽略了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理解’和‘感受’环节。”作为老师,她更希望孩子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多种形式的朗读、互动和讨论,真正走进文本,体会语言的魅力和情感,“在理解的基础上,配合课堂的反复朗读,孩子掌握背诵任务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那么,暑假里做什么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打好基础”,让新学期更轻松呢?

石老师建议,最核心的是“悦”读。“低段多进行亲子共读,选择孩子喜欢的绘本、故事书,享受阅读时光,多聊聊书里的内容,培养语感和兴趣。鼓励孩子自己翻翻书,养成阅读习惯。广泛的阅读是语文素养的基石。”

另外,生活是语文的大课堂,可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观察、谈谈所见所闻,参与简单的社区活动或家庭事务,比如超市购物、做家务等等,在真实场景中学习词汇和表达。通过听故事音频、童谣,鼓励孩子多说见闻、讲故事,玩一些词语小游戏,保护和发展他们的表达欲。

总之,让孩子拥有丰富的体验、保持对阅读的热爱、对世界的好奇心,这些才是让孩子在新学期乃至今后语文学习中游刃有余的“硬实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