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茨未与盟友通气就限对以军售,德执政联盟裂痕公开化

发布时间:2025-08-14 13:00  浏览量:3

基民盟和社民党执政联盟已执政一百天。两党都存在领导力问题,这一点已显而易见。

拉尔斯·克林贝尔在6月份的社民党党魁选举中惨败。他很可能因其残酷无情的统治而暂时受到惩罚。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仍然拥有足够的权威。

总理兼基民盟领导人弗里德里希·默茨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首先,当他放弃先前的计划并放松债务刹车时,他的民众发起了抗议。随后,他在总理选举首轮中落败。之后,基民盟/基社盟议员反对弗劳克·布罗修斯-格斯多夫当选宪法法官,而他曾在联邦议院竞选该职位。

那么,当默茨最近决定限制向以色列运送武器时,这在短时间内看起来像是他自己队伍中的一场叛乱。

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发展。过去,执政党只有在几年之后,对所谓的错误决策和不受欢迎的妥协积累了足够的不满情绪后,才会提出领导权的问题。尤其是在基民盟/基社盟内部,不满情绪通常比较低落;执政才是首要目标。

这种变化可能有几个原因。其中一个因素可能是,年轻的议员不再愿意对所有事情都说“是”。他们看起来比前几代人更加自信。

基民盟前文化国务部长莫妮卡·格吕特斯指出,今年1月,基民盟/基社盟与德国选择党就一项移民政策议案联合投票,而这项议案正是默茨要求其党员提出的,结果却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长期的抗议。格吕特斯表示,在议会党团内部工作需要技巧,而专制的领导风格并不受欢迎。

在安格拉·默克尔担任总理的16年间,人们或许对一位能比她采取更果断行动的领导人的渴望与日俱增。奥拉夫·朔尔茨短暂的总理任期或许加剧了这种渴望,他承诺发挥领导作用,但行动却相当低调。这种渴望或许也促使一位像默茨这样的人当选,后者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声名鹊起,如今已成为基民盟领导人和总理候选人。

但在这种渴望之中,个人与世界、与权力、与权威之间的关系显然被忽视了。

默克尔刚上台时,社交媒体的使用才刚刚开始逐渐普及。但现在,任何想发声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扩音器”将自己的声音放大无数倍。那些意识到这种潜力的人不太可能屈服。与此同时,议员们比以往更迅速、更直接地感受到对政治的不满。

个性化不断推进的原因还有很多,所有这些原因自然都对如何领导人们有着影响。

如今,每家严肃的公司都比二十年前更加重视领导力,这并非巧合。大多数时候,他们关注的是如何平衡果断与平易近人。因此,政治因素也难逃此类问题的掣肘,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一发展与世界各地威权政治领导人庆祝成功的现象并不矛盾。人们对昔日的世界怀有憧憬,这些人也迎合了这种憧憬,但他们所遵循的规则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永远无法遵循的。

默茨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大选前,他承诺将实现基民盟/基社盟所珍视的一切:健全的财政、社会制度改革以及无条件地声援以色列。大选之后,他意识到执政的种种限制并不符合某一党派的意愿。

他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增加新债务,部分停止向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的政府提供武器。他显然认为基民盟/基社盟会盲目跟随他。在以色列做出决定之前,他显然甚至没有和基社盟领导人马库斯·索德通电话。任何一位总理都不能再容忍这种行为了。

默茨并非特别擅长打造一种恰好融合当代风格的领导风格。他已经拥有上世纪90年代领导人的魅力,现在他需要学会捍卫自己的事业。否则,他的总理任期可能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