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抗日救亡宣传运动
发布时间:2025-08-14 12:57 浏览量:3
全面抗战初期,云南省工委充分发动并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入民族解放战争,建立以工人、农民、青年、妇女为核心的各类外围组织。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云南民主青年同盟(简称民青)、抗日先锋队(简称抗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抗日救亡工作团(简称抗团)等相继成立,其宗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进步青年,打倒日本侵略者,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民主。这些外围组织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以党员为依托、抗日救亡为中心,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动员群众,成为推动当地的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骨干力量。
1938年底,罗平党支部在罗平乡村简易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罗平简师)建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进步学生杨守笃等20余人参加组织。同年12月,党支部又决定在罗平简师成立罗平抗日救亡工作团,推举在罗平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中颇有声望的进步教师尹兰冰任团长,共产党员丁建华、陈鸿图任副团长。抗日救亡工作团在罗平城镇及周边40余个村寨进行宣传演出。罗平中学党组织组建以班级为单位的“晨呼队”,每天沿着大街小巷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实行全民抗战!”等口号,高唱抗日歌曲,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这一时期,诞生了大量宣传抗日的本地歌曲,多为文字简练、朗朗上口的山歌小调,内容以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鼓励民众团结起来抗日为主。尹兰冰创作的《五队歌》(即儿童队、妇女队、青年队、壮年队、老年队)中的《老年队歌》歌词为:“我们是老翁,我们不昏庸。国若亡,家也破,老人不得寿终”。板桥小学工友王么自编自唱的山歌:“弟兄们来姐妹们,鬼子来了活不成;要想不当亡国奴,联合起来同他拼。月亮出来亮堂堂,抗日不分前后方;走出厨房闹革命,要为大家去烧汤。蚂蚁上树节节高,有心抗日不怕刀;抗日不怕刀下鬼,人头落地也英豪”广为流传。
为筹集资金支援前线,罗平党组织还在城区和板桥组织有200余人参加的抗敌后援会,号召共产党员带头募捐,发起向工商富户、人民团体、学校师生、政府官员募捐等活动,组织慰劳抗日将士家属,动员青年参军杀敌、保卫祖国。罗平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被当时中国共产党在重庆主办的《新华日报》和省特委主办的《南方》刊物发文报道。
按照省工委“办好学校,站稳脚跟,然后进行进步教育和革命力量培养”等指示,播乐党组织除认真教学外,还通过课堂、班会、文艺演出、社会调查等形式在学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如在国文课中讲授鲁迅、郭沫若、丁玲、冰心等进步作家的文章;在历史、地理课中讲授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苦难史、耻辱史;在班会活动中,讲“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和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抗日游击队抗击日军的英勇事迹和胜利消息,揭露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罪行;《义勇军进行曲》《延安颂》《吕梁山大合唱》《毕业歌》《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等革命歌曲随时在播乐的山间回响。这些活动,激发了师生的爱国热情。播乐党组织还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打靶、投弹、刺杀、班排连攻防等军事训练,推动播乐学生走上革命道路。
在校外,播乐党组织举办师资训练班,组织星期旅行团,利用假期带领师生深入城市和农村进行抗日救亡宣传。为揭露日军的侵略罪行,增强广大人民的抗日信心和勇气,广大师生举办演讲会,自编自演抗日歌曲、表演抗日宣传剧和开展抗日募捐。帮助军烈属收割时唱的《秋收歌》,词为:“七月鬼子动刀枪,千万壮士上战场,前方打仗后方忙,有了粮食才能打胜仗。九月太阳似火烧,田中谷子黄了了,一滴汗啊一粒谷,农民不忙粮草哪里找。大爹大妈你莫慌,你的儿子去打仗,我们大家都沾光,帮助收割个个都应当”。这些歌曲,在沾益等地广为流传,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爱国热情。为筹集资金,樊子诚亲自率领学生到附近承包了一段叙昆铁路路基开挖工程,赚取的资金由樊子诚集中上交省工委转交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再转送抗日前线。
省立宣威乡村师范学校、宣威县立中学和在昆明读书的一批宣威进步青年学生学习“播乐模式”,组织星火读书会、战时工作团,通过出壁报、演话剧的形式在学校和城乡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省立宣威乡村师范学校校长胡永桢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通过编校歌、购买进步书刊、组织宣传队等形式开展抗日救亡宣传。为进行革命思想和抗日救亡宣传,宣威地下党员柴爱国、徐可美等人,自筹经费在宣威城开办正路书店,从昆明购回大批革命书籍秘密出售。
曲靖县地下党员周子安受聘到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任教并兼任会计,他常年在学校秘密组织师生阅读革命书籍,宣讲时事,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并在学校公开成立抗日救亡工作团。工作团下设壁报组、宣传队、读书会等机构。壁报组长期半公开转抄《新华日报》中的有关重要文章,每半月或二十天出刊一期。宣传组下设宣传队、演讲队、歌咏队,队员深入基层,张贴标语口号,散发传单,进行演讲、演唱。周子安长期举办读书会,加强对进步学生的培养教育,帮助他们提高革命觉悟。为学习和交流经验,他还利用暑假,组织进步学生组成观摩宣传队,徒步到陆良马街中心小学参加当地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抗日救亡大联欢活动,进一步加强同陆良地下党的工作联系与相互支持,在学习交流中提升组织抗日救亡活动的能力。
平彝地下党员文自融、张家德、王正邦、何其良等人,按照播乐党组织布置的任务,积极利用假期回到家乡平彝熟地、腊寨、法界、洗羊塘等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
陆良地下党员张秉仁、骆彪、皇甫立本等人,成立了由多所学校组成的陆良暑期抗敌救亡宣传队,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省特委青年部李家鼎带领的抗日救亡宣传队,陆良旅省同学会会员曾耀轩、刘刚等组织的暑假抗日救亡宣传队也巡回陆良,在城乡进行广泛宣传演出。
县立马龙中学校长刘伟光从外地聘请进步教师到校任教,组织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教育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师宗和会泽,在昆明求学并加入党的秘密外围组织“民青”“新联”“民先”的赵家康、陈良俊、张宗容、陆子英、何汝昌等人,也利用暑假组织在昆明读书的部分进步学生回到家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
曲靖党组织在各地开展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深刻影响了一大批进步青年和学生,其中相当一部分骨干积极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逐渐成长为后期革命斗争的中坚力量。